《系统之美》读书笔记

按照天赋测试得出的优势强化计划,首本被推荐的书籍叫做《系统之美》。
书名很美,但是读起来却不那么美,文中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概念,同时这些理论又包含在另外一些理论的框架中,想要消化全意,需要反复阅读。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同一本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以我近期感悟来理解本书,做上简略的读书笔记,7年后回看此文,不知是否有新的理解。

《系统之美》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首先《系统之美》是一本帮助人们理解周围复杂且动态变化环境的工具指南书。

所谓系统小到超市要不要买一盒牛奶,大到国际关系比如最近要不要和印度开战问题。

简单地说,《系统之美》这本书定义了系统的概念,包含了3大特征,8大陷阱和对策,12大变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则。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系统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模式,那么需要长期反复阅读本书。

本读书笔记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浅显输出部分阅读笔记,主要分为3大块:
1. 什么是系统?
2. 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影响运作?
3. 如何与系统相处?

什么是系统?
我们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系统主要由3个构成部分: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在一个商业组织在中个人可以称之为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称为连接,不同的要素之间的连接形成某些特定的功能,例如财务职能,人力资源职能;或形成某些特定的目标,例如商业系统的目标是销售量,或者成本控制等。

那么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
系统本身是动态变化的,造成系统变化有两个关键因素,存量与流量。举个例子,一个家庭的储蓄为存量,家庭收入则属于正向流量也叫增强回路,家庭支出属于负向流量也叫做调节回路。收入,支出,储蓄组成了一个家庭的生存系统。当我们能够理解各种存量和流量的动态特性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

最近看到几个统计数据,拿出来套用一下系统运作概念。首先我们获知几个数据:
目前中国14亿人口对应的房地产市值为300万亿,
2016年中国GDP总量为74万亿,
国民银行净存款为26万亿元,
货币供应量为160万亿(其中基础货币只有30万亿,剩余的都是信用货币)

如果将GDP比作收入(增强回路),银行净存款比作存量,货币供应量比作支出(调节回路)
收入+存量-支出得出的结果为负。也就是国民负债总额为60万亿元,并且大部分的负责都是流向房地产行业。
在过去,人们通过净存款来撬动货币杠杆来实现房地产的增值,而目前中国人均面积至少在20平方(由以上数据得出,没有参照国家统计口径),存量资金如何寻找另外一个撬动资产增值的标的呢?
一旦找到新的投资增长点(例如股市,股权众筹),过往以房地产投资为国民财富增长的系统将会逐渐过渡到另外一个财富增长系统。

那么如何影响一个系统的运作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系统运作的3个特征: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

还是简单地房地产来举例社会系统中的适应力,房价从2000至今的涨幅已远超GDP,但以人为要素组成的社会系统能够自我调节修复涨价来带来不适应,在社会系统整体对于房价的容忍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容忍度低的群体(刚需而不买房者)就会被“淘汰”,直到这个群体重新回归大系统并与整体保持同样的节奏。

什么叫自组织呢? 首先自组织是一种适应力的产物,同时自组织可能使系统演变成新的结构。比如当国家政策规定大城市外地单身不能买房,家庭二套房贷款利率上浮等规则出现后,由适应力而演变出了假结婚,假离婚的各类现象。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例子。

至于系统的层次性,一般而言是自下而上进化的。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也就是说层级性的目的是帮助各个子系统更好地完成其工作。不幸的是,系统的层次性越高或者越低,就容易忘记这一目的。在过去,我们看到很多一刀切的政策就是不考虑层次性的表现。

93年海南地产崩盘源于国务院政策要求“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
90年代日本地产泡沫破灭的导火索是一年内日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一倍,忽略了系统结构间的承受能力,从而引发经济系统性风险。
再看看近期的几项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取消银行的购房贷款折扣率而不是一刀切地提高贷款利率,中央文件下的各城市试点推出不同的限制政策,而围绕的同一目标是: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炒的。

我们知道系统是有其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本身会随着内在的联系发生演化和进化。如果想要影响系统的运作而不破坏系统运作,要做的就是调整或改变系统的目标。

想要改变系统,最重要的是先跳出所在系统中固有的位置,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力求看到系统整体的全貌。重构信息流,目标,增强,减弱或改变反馈回路等,就能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最新的国家目标是: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炒的,首先已经在目标上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接下来就是系统结构的重新设计方法了。

人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要素和连接,无法控制系统,但我们可以与系统共舞。包括,

一. 跟上系统的节拍
如果你想干预系统之前,首先要观察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包括系统中具有哪些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互相连接的。

二.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
把模型拿出来,放在阳光之下,让它们尽可能精确,用各种证据对其进行检验,如果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撑,也应该勇于舍弃。

三. 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定义或者测量正义,民主,安全,自由,真理或者爱,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定义或者测量任意一种价值观。

四. 追求整体利益
层级组织存在的目的是服务于最底层,而非最顶层。不要因为优化某件根本没有必要做的事而招来更大的麻烦。

五.聆听系统的智慧
帮助并鼓励那些有助于系统自我运行的力量和结构。

六. 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是不完整的,而世界如此复杂,因此一定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必须保持谦逊,不断学习。试错意味着犯错,并且需要承认错误,这很困难,拥抱失误需要很大的勇气。

七. 庆祝复杂性
大千世界是混乱不堪的,非线性的,动态变化的。我们根本无法精确测量,也算不出平衡点。但是当某件事倾向于保护社会群体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自然之美时,它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

2017年阅读《系统之美》,仅从当下的认知中来浅显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之美》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