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小县城,叫登封。刚知道它是因为小时候跟着奶奶去看戏,一句“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对于舞台上所出现的人物和地点充满了好奇。于是, 我问奶奶,登封小县在哪,奶奶说,可远。
一句可远,就让我把注意力快速收回到各种小吃上。至于戏唱的是什么,随他去吧。
后来,有一首歌曲传唱深远“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很好听,据说是一部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
上学时期,跟同学有一天在郑州火车站闲逛,遇到小中巴车一直吆喝少林寺一日游,说当天去当天回,就上了车。
到了景区门口,一溜的简易棚堆砌而成的小吃一条街,看起来一片混乱,而我们恰恰就到了吃午饭时间。先不说菜很贵,点菜也有点不容分说,吃的啥也忘了。
吃完饭要出发,遇到一个摊点说是租相机,我们恰好也没有,就想着租个吧。一问押金300元,租金多少我忘了,记得是不贵,想着难得来一次,就租吧。身上现金不够,又加了一块表,算是凑够300元,看着摊主装上胶卷后,我们带着相机一路拍着照,摆着各种现在看起来很“二”的POSE,兴奋地下了山。
退回相机的时候,遭遇了一盘虾OR一支虾的标价问题,争执了半天,最后只把表退回了,其他的钱都算是租金。
想想也算了,少林寺没来过,也算来了。
回郑后,把胶卷送到柯达去冲洗。两天后去取照片,老板说,胶片上啥也没有。我问为啥,他说,你拿来的根本就是一个废胶卷。
这是我的初识印象,自那时,发誓不再去少林寺。之后许多年,几乎隔绝了那个地界,走路都绕着走。
后来,慢慢地跟朋友约着爬山,总去嵩山,几乎各个山头爬遍,不近少林寺。或许是潜意识的隔离,各种有关它的信息,也充耳不闻。
去年,总是有各种原因,让我再次走近。三月底,陪几位外地的朋友相约少林,近景区大门的一刻,天空飘起了雪,我们伸手,接着雪粒,看着一点一点在手心融化。之后变成雪花,我们一路欢呼,蹦跳着向前走,几百米后,雪没了,若隐若现的晴。
此时想来,少林,春末时节天降雪,你是有冤屈么?
接着,关于嵩山的林林总总,在我的脑海里,心里逐渐变得伟岸、厚重。
河南地理,总是以说河南的风水为前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怎么都绕不开嵩山。
这一切的厚重,都不及有一天,我听到了关于嵩山在地质领域的地位。
嵩山,是亚洲最早高昂的头!
36亿年前,地球还是水球,灼热的岩浆从地球深处冲出地壳,遇地表水而凝固。在冰与火之歌中,地球成陆时代来临,诞生了包括嵩山在内的六个古陆块。
嵩山领先其它5亿年,是众山之祖,万山之母!
也就是说,当嵩山在沧海横流中显露高山本色的时候,喜马拉雅山和秦岭都还在海底沉睡。嵩山小范围地区连续完整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世同堂”的地层,被誉为“地质史记”,为世界之绝唱。
我们闭眼想像,当地球还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汪洋一片。这时候,从水面下涌出第一个山头,那景象……
这便是嵩山!
关于这些,嵩山地质博物馆道尽一切,如果有时间就一定去看一看。
再次近前少林寺,心里没有急燥,没有期待,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知道的是少林寺是佛教重地、禅宗祖庭。
我无法预知,许多人听到少林寺三个字的时候,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到底是什么。
之前一直有一个感受,就是总觉得跟其他的佛门圣地有些不一样。究竟是怎么个不一个样,说不清。
这次,第一次,把禅宗两个字浓重地跟少林作了个链接。
知道了,佛教的八大宗派,禅宗为其一。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疑惑的是,禅宗与其他宗派,如果有一个特点快速地区分开来,那么,那个元素是什么?
出于习惯,经常说“差异化”,我把它用到这儿了。请教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对禅有深深体悟的朋友,他笑后,给我一个字——
悟!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我能来讲讲禅,只能说,我来说说我所理解的禅。
说到禅宗,就要说到,菩提达摩的故事,是为禅宗佛教的创立者。
于是,在朋友的安排下,请一位应该是比较优秀的讲解员,带我们体验禅文化。
首先我们来到了禅缘阁。
进门,沐手,薰香,入内。
一桌,一椅,一灯,一笔,一纸。
抄经,我刚开始,听到她在耳边说,给的抄经的时间是20分钟。我心里便无法安定,因为我不知道20分钟我能不能抄完。6抄完后让禅师盖章留念,如果我抄不完,是不是都不能盖章留念了?
心底杂念丛生,这时,我心里怪她,为啥要说出来抄经的时间是20分钟呢?如果她不说,我心里便安定了,20分钟到,抄到哪算哪。
仅是一闪念,后又觉察,她说是她说了,影响我的,不是她的话,是我的心性。我抄经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那一方印吗?
这样一想,便放下了。静心抄经,抄完,禅师还在,给我盖了章。
悟到:放下即圆满。
接着体验禅茶。我们经常听说禅茶一味,是什么呢?与端坐在我对面泡茶的女孩,对视,轻聊。从她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慢慢去体悟,什么是禅,什么是禅茶?
聊到禅宗,聊到菩提达摩,聊到之前的小乘佛教,和之后的大乘佛教。知道了菩提达摩九年面壁,也慢慢悟到了一点,禅宗的这一宗派的特点:静虑。
即用静坐的方式修行,观内心,是最为简单的一种修行的方式 。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
禅宗更重于顿悟,而其他宗派,是也支持渐悟的。是谓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讲究的是以心传心,不依赖于经书。
禅——简单!
然而,在少林寺,所感受到的佛教氛围要远远低于其他的寺院。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台湾的佛光寺。
在这里,却有很大的不同。
直到我看到了这个——混元三教九流图。
嵩山是三教的策源地,对三教的形成和传播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三教为:儒,释,道。
太室山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太室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是嵩山儒家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再入少林寺,知道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十三棍僧救唐王,具体的故事可以查相关资料。在此只说,唐王后来设宴答谢十三棍僧,设的是全宴。有荤有素,十三棍僧都不能动筷。这时唐王(这里指李世民)随口说了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自此,少林僧人可以吃肉,可以喝酒。据说还可以娶妻。
少林僧人的修行,是苦修。不仅仅打坐念经。依然是劳作,历来少林寺被封田地很多,他们日常都是要耕作的。
因为原来少林寺旁边只有两个小村庄,山深林密,为了保安全,也不得不练防身之术。
由于,林中木取之方便,又不至于致命,所以演化出了威名赫赫的少林棍术。也由于要砍柴做饭,为了炒菜方便,练出了“倒挂金钟”。
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嵩山与少林在心中的地位与厚度。以前关于信仰的种种不明晰,也慢慢悟出一二。但是,佛学博大精深,择其一宗派,仍长时不得其门,更妄谈其他。
但是,所有的信仰,在高处都是一致的,教人向善。
禅、 武、 医 是少林三大法宝!
层出不穷的武侠小说和电影算是彻底将少林寺这座寺庙从僻静山林推向了喧市闹尘,而近年来各种与之相关的负面新闻也隔三差五地将其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人们似乎习惯了以鄙夷的目光和嘲讽的语气来对待这座千年古刹。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那些武侠题材的艺术作品给了人们太过深刻的印象,少林寺更多呈现出的只是武术。偶尔试图想向外界流露出它还是一座禅寺的自我认定时,公众往往只会把这当成是一种广告式的牵强附会和附庸风雅。
这或许,算是少林之路遇到的尴尬。
但无论如何,诞生于嵩山少室之阴的少林寺,以顾自的姿态,多少年来,如一地走着自己的禅宗之路。
我心清净,世界便一片清净!
~漫林有约~扫一扫~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