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三国》(上):谁犯规,谁吃亏

《博弈三国》(上):谁犯规,谁吃亏_第1张图片
文/爾匆匆


近来再读吴闲云的《博弈三国》。

三年前还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这本书,还有他的四大名著系列的《黑水浒》和《煮酒探西游》,被其中很多颠覆性的观点深深吸引。尽管许多人评论其故意曲解名著,强加观点,硬找理由,属于哗众取宠的典型代表,不过吴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是为读者呈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文章,读起来滋味甚足,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百家讲坛的袁腾飞就说过自己历史讲得再好,也抵不过一部《甄嬛传》的效应。如果有人能用吴闲云逻辑思路去重新拍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著故事,那真的是要刮起一阵旋风了。

吴闲云的文章可以以后有机会再谈。

言归正传,回到这本书,《博弈三国》的角度很正,完完全全围绕“博弈”两个字来讲,抛开了一切小说和影视的演绎,就像从一个恢弘的体系中加了一层滤镜,呈现出一条新的逻辑线,并且从头串到底,酣畅淋漓。如果从博弈论的角度上讲,真可谓算得上是极好的教材资料。

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三国的兴趣都是从里面的故事开始的,魏、蜀、吴三国争霸,各式英雄人物,争相登场,好似一场绚烂的表演,一下子复兴了春秋战国的风采,又一下子耗尽了魏晋南北朝的势能。回溯这段故事的时候,我们容易被其华丽的外表所惑,而少了些逻辑和因果。

那应该如何去看待这场三国的博弈呢?不仅仅是魏、蜀、吴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均衡,而应该将其标签化,分为最强、次强、末强三种势力,各个势力所扮演的角色经常相互变换,但一直维持一个均衡。之所以三国故事好看,也正是因为维持这样一个均衡需要付出的高智力对决和强势力斗争,处处体现智慧与谋略,每个事件都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即便如此,还是能呈现出不同的精彩结果。

试举几例。

末强官僚集团必须联合次强外戚才可以对抗最强的太监,但又必须促成次强者与最强者的残酷斗争才能从中斡旋取利,于是有了第一次只杀了为首的太监,又逼迫太监杀掉了何进,最后才一举屠戮太监,最后官僚集团获胜。

末强袁绍想夺取冀州,则必须和最强韩馥对抗,于是策动次强公孙瓒加入博弈,在最强和次强的都斗争中获得机会一举拿下冀州。

次强王允想联合末强曹操去杀最强董卓。从曹操角度出发,刺杀失败且不论,就算成功最大的获益方是作为次强的王允,而曹操反而会被以刺杀大臣治罪,所以刺杀董卓的计划从一开始就不具备可行性,只要是理性人,换成李操或者王操都会放弃。曹操,逃离京城才是正选。

次强曹操主动与末强吕布和刘备联盟对抗最强袁术,是为正选,袁术最该做的就是狠狠打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次强曹操,可是几次三番,他不是进攻吕布就是攻打刘备,称帝后四处树敌,就是不打次强曹操,每次都采用劣选方案,根本还没有博弈的思维,败亡是必然。

再说赤壁之战,作为次强的江东集团必须主动寻求末强的刘备集团的结盟才可以对抗曹操大军,本来作为末强的刘备方大可以向主动联盟的孙权方提条件,趁机勒索利益,而孙权方为了大局必然会让步,结果孙权深思熟虑不主动表态,惹得诸葛亮主动亮牌,舌战群儒,变成末强主动联合次强,让孙权方狠狠宰了一把,结果承诺荆州归东吴,刘备只是租借,才有了后来持续多年的荆州扯皮事件。

说完这几例三方的博弈,可以看出其中的游戏规则,在斗争这件事上,并不是说刘备有关张赵武力牛逼,这其实是个人英雄主义给大家的错觉。有猛将固然好,但真正的斗争拼的还是钱粮、兵力、各种资源,所以袁术好像没什么名将,但在当时的博弈中,还是最强一方。在具备各项斗争的条件后,还要遵守游戏规则,赢,不是必然的,但是输,却是必然的。

用书中一句话作为结尾:谁犯规,谁吃亏。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弈三国》(上):谁犯规,谁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