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特尔的壮士断腕,看芯片商们都是如何开挂火拼的

新一波浪潮中会诞生新的巨头吗?新的交互方式会推动操作平台的革命?

英特尔今日发布了上一季度最新财报,接着为了转型裁员1.2万人的消息再次震惊行业。事实上,除了英特尔,芯片厂商都各有动作。

在仙童半导体之后,硅谷后来陆续诞生了多家芯片企业,包括英特尔(Intel)、高通(Qualcomm)、英伟达(NVIDIA)、AMD等。围绕PC与手机行业,这些芯片厂商在过去几十年的竞争激烈中逐渐成长为各有专长的巨头。

然而,纵使他们曾经都扼住某个领域的咽喉,但随着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PC产业步入萎靡衰落期,与之唇齿相依的传统芯片商也是“步履维艰”——营收连续下滑甚至亏损,以及连续大规模的裁员。当PC产业正面临整体需求的下滑时,移动不怎么成功的英特尔比谁都焦急;手机产品没有取得突破、各手机厂商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时,高通的裁员简直丧心病狂。

根据高通去年公布的2015财年Q3财报,公司营收和净利分别为58亿美元和1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和47%。高通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并宣布战略调整计划,15% 的全职员工将遭到解雇。英特尔今天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示将裁员1.2万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是近 10 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动作(去年也刚裁了近万人)……当然,传统芯片商的艰难并不因为时代在变,而是对“下一代计算平台”关心得太晚。如今,在一片片唱衰声中,这些传统芯片商业在喊着两个字——转型。

随着世界都开始涌向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AR/VR增强/虚拟现实,芯片商们也在纷纷布局。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转型还是顺利地跟着趋势走,新兴技术的出现也将为这个格局保持了几十年的芯片行业带来了一次洗牌。变革之际,谁笑得最灿烂?

转型大观

计算物联网

英特尔:发力可穿戴

首先,随着个人电脑普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

从2013年开始,Intel在物联网上有了一些严肃的尝试:引入新的产品线Quark,Edison和Curie是此后基于Quark两个主推的开发平台,而RealSense逐渐从PC配件变成“感知物联”的核心。它引以为傲的“计算力”会再次助它登顶吗?那个时候,智能可穿戴的火热让人以为,它是物联网最好的入口。

去年1月,英特尔在CES上发布了仅有纽扣大小的可穿戴模块产品Curie,计划借此全面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Curie采用了英特尔为可穿戴设备推出的第一个专用系统芯片,该模块包括英特尔Quark SE系统芯片、蓝牙低功耗无线电,以及传感器和充电电池。同时,Curie还支持蓝牙BLE技术,配备加速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

当然,除了不太新鲜的Edison和Curie,英特尔也推出了RealSense 实感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运用在人脸扫描、即时编辑、3D打印、体感游戏等等方面,为新交互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伟曾表示,“对于英特尔来讲的话,目前首先需要沉到垂直行业里面去,真正挖掘用户体验,才能把商业模式做透。”

人工智能(AI)之芯

借力移动通信的高通

高通无疑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制造商。

Qualcomm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基于可广泛应用的Qualcomm 骁龙 212处理器的智能家居参考平台,旨在面向家庭中控和智能扬声器提供计算、语音识别、音频、显示、摄像头、连接和控制功能,并将随着应用演进拓展至家用电器和多媒体终端。当然,这一点也属于IoT时代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无人机通讯芯片方面,高通计划测试4G网路及正在快速发展的5G通讯技术。高通已推出Snapdragon Flight公板设计,整合无人机飞行和工作所需的处理器、通讯芯片、飞行控制芯片及高空摄影芯片。

2015年初,准备进军无人机芯片行业的高通,找到零度智控合作研发基于高通手机芯片的无人机,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给手机增加了飞起来的能力。高通表示,这款产品可以让高品质无人机带入主流市场,可以将4K摄像机无人机价格从1200美元下降到300或400美元。

人工智能领航者英伟达

本月初,NVIDIA英伟达宣布推出新的GPU芯片TeslaP100。Facebook、微软和其他公司的深度学习研究员此前试用了英伟达这款芯片。他们表示,这款芯片能带来更庞大的神经元网络,从而加速研究进度。

擅长于可编程图形处理器的英伟达无疑是显卡界的技术领袖,全球各地众多OEM厂商、显卡制造商、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都选择NVIDIA的处理器作为其娱乐和商用解决方案的核心组件。在PC应用领域,NVIDIA公司的图形处理器视觉效果性能出色。和英特尔、高通等还在承受着阵痛的老牌芯片商不一样,英伟达可以说是较早搭上人工智能的班车,最早,我们可以从奥迪开始。在友商遭遇寒冬时,虽说在移动端失势,但在人工智能、PC端英伟达仍旧一路高歌。

2009年,奥迪汽车引入新式导航系统,并首次采用英伟达Tegra片上系统处理器;2013年11月,IBM和英伟达联合开发超级计算机。除此之外,Nvidia在图形处理方面积累的功底,与其悉心经营的CUDA架构为其带来了Tesla这样一个强力合作者。早期的Tesla车型曾使用过英伟达的Tegra 2,但处理能力远远不够,所以后来升级到了Tegra 3。新款的Model S、Model X将会搭载Tegra 4,甚至Tegra K1。这都是早晚的事,Model S也成为了Nvidia在高度智能化的汽车上的最佳代言者。

VR/AR背后的芯片之战

如今,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芯片厂都或多或少地宣布了自己在VR方面的动作。有媒体此前曾表示“虚拟/增强现实火热背后,更像是一场芯片厂商大战”。

动作最大的高通

高通针对虚拟现实提供了一个底层SDK,方便开发者调用传感器数据,同时还对GPU渲染方面和功耗做了一些优化。同时,外媒称,Snapdragon 820的推出预示着高通将加入虚拟现实应用的硬件研发中。

火拼英伟达的AMD

相对于英伟达,AMD在VR上动作似乎更为激进。前不久,万众期待的GDC2016游戏开发者大会拉开序幕。在这次盛会中,AMD为VR做了3件事情——推出全球最快的显卡Radeon Pro Duo;联合Sulon推出AR+VR头盔Sulon Q;与Crytek合作,为VR开发者提供GPU技术支持。

事实上,谁都掺和了一下

据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此前报道,国外方面,除了高通,三星Exynos驱动着Gear VR和大朋VR一体机;HoloLens、暴风魔王和3Glasses Blubur W1用的是Intel的芯片;负责设计芯片架构的ARM也在为VR做优化。国内的瑞芯微推出了RK3399芯片;全志则即将在在21日发布一套基于自家芯片的VR硬件解决方案。

然而,虽然各芯片厂都在试图布局VR领域,但真正引领行业的仍然是智能手机上的芯片巨头高通和三星以及顶层的ARM。国内芯片厂要么还没什么动作,要么仍然像智能手机时代那样走低端路线。

新一波浪潮中会诞生新的巨头吗?

从各大芯片厂商的实践来看,大家的步伐基本跟着IoT、AI、VR与云计算几个方向走,MIT等出发晚的掉队也不足为奇。可以说,新领域对芯片商来说也是一次新的起跑,那么,是否有谁能够借此机会成为某个领域新的崛起者呢?

比如英伟达,由于它早年就开始关注汽车领域,并向人工智能的轨道或许只是一个偶然。但因为汽车上的大屏处理器和全球各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需要的设备这两块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域发展相对较早,英伟达就顺势想成为芯片领域中的人工智能领航者了。那英伟达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这个风口成为芯片领域下一波的巨头呢?

对此,芯灵思李晔表示,由于芯片研发门槛较低,没有谁能够一统江湖,比如物联网,各自基本只能垂直于某个细分领域,形成百家齐鸣的局面。

新的交互方式会推动操作平台的革命?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交互以智能手机的触控为主,那么,进入IoT时代,交互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语音识别。随着设备感知信息的方式和能力的变革,国内某语音识别服务提供商CEO表示,这对国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去谷歌化的机会。归根结底,Android、iOS的交互以触控为主,即使是设计智能家居的操作。但进入物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样的交互方式。所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布局IoT可以说是一个摆脱谷歌的机会。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英特尔的壮士断腕,看芯片商们都是如何开挂火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