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后在朋友圈发段子是什么心理?

前两天,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大地震。从地震发生那一刻起,全国人民都在朋友圈里围观甚至“亲历”这场地震。然而最严重的灾区并不在九寨沟,而是在我们指尖编织的社交网络里。

耐不住寂寞的吃瓜观众,一心想要加入这场舆论盛典。有人说地震晃得不如夜店厉害;有人说地震不可怕,怕的是过年祝福太多,不如现在拜个早年;有人说要收留无法避震的妹子……

身处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传播信息的权利,大家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然而,在如雪花满天飞的信息中,各类自诩幽默、调侃地震的段子也让我们在关注灾情的同时感到了一丝不适。

那么,这些在朋友圈发段子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一、自嘲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汶川地震那年,我接到四川同学的电话,电波传来的声音颤抖着,我问他情况如何,他说所有人都在操场上,我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有点亢奋。他语速飞快地说着中午睡觉时,大家是如何感到晃动,又如何光着身子手忙脚乱地从床上连滚带爬地到操场,每个人都是一团糟。我担心他的情况,他却在电话里面一直笑语不断。

后来我经历过几次“后知后觉”的地震,直到别人提醒、朋友在微信发来问候,才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于是在朋友圈一边报平安一边调侃自己的愚钝。

当遭遇地震或其他灾情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唤起。而自嘲,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与恐惧,地震来了,怕吗?那是肯定的,但总是需要调动积极情绪来影响自己,让自己振作起来,同时让其他人安心。

同时,人们又庆幸自己在这场灾难中活了下来,一部分人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成有趣的段子,来表达劫后余生的幸存感,完成极度紧张之后的情绪舒缓。

每次下暴雨的时候,大家总是会开玩笑说“出门看海”“游泳上学”,甚至有人直接抱着小黄鸭出门,这是同样的道理。经历灾情的人们把自己的忐忑不安化为幽默的段子,可以有效修正和调整不良的负性情绪,主动地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向情绪。

二、段子手是功利道德的体现

灾情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于灾区的关注,更是全国上下的舆论狂欢。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总是出现前方忙着抢险救灾,后方忙着七嘴八舌的现象。

面对舆论焦点会有如此的千奇百态,其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处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有些人可以理性思考,行为受到良心的约束;有些人维护社会秩序,按照社会准则处事;而段子手们还处在相对功利的道德阶段,根据给予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行事,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

他们并没有明确社会对于自己的要求与相应的角色、权利和义务,没有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良心,因此他们的道德是个人的,不是社会的。

更加重要的是,各种编排、调侃的背后,是蹭热点博眼球的心理。今天地震是关键词,我就要发一条地震相关的朋友圈,明天某明星上了热搜,我就要发一条关于某明星的朋友圈。他们不在乎灾情有多严重,也无法体会正在受难人的感受,只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关注。

三、冷漠的旁观者与盲目的从众者

喧闹的朋友圈里,同样有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冷眼看待的人们;和看到什么自觉有趣的信息,都会顺手转发的人们。这就是责任分散与从众。

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人多了,责任分散了,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会帮忙,但那个人不是我。情境不确定让人倍加犹豫,因为我们想要表现出沉着、镇静的形象,很想先看看其他人的反应再做决定。

从众更加有趣,当所有人都说两根明明看起来不一样长的线段,是一样长的时候,被试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并跟随做出错误判断。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表现与出和群体一致而屈服。当你把别人的行为当做参照,害怕自己偏离群体,别人转发信息,你不转发,不就落单了吗?

社交媒体时代,希望指尖的舆论“地震”少一点,积极“洪流”多一点。

已在分答头条发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灾后在朋友圈发段子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