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那么多年营销,也从未深度思考营销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对

在大多数营销从业者原有的认知中,什么是营销?营销研究什么?

·营销就是销售,需要卖货产生收入。

·营销就是不断搞事情,让品牌持续在市场上放大声量。

·营销就是持续发掘商机,给销售指定方向。

·现在的营销,就是做直播,用网红经济吸引流量。

·营销就是聚合KOL的影响力,让其为企业服务。

……

(我更喜欢称以上为营销术)

那么,教科书又是怎么定义营销的整个理论框架?

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定义了营销框架:3C+STP+4P

· 3C:Customer(顾客)、Competitor(竞争)、Change(变化)

· STP:Segmentation(市场细分)、Targeting(目标市场)、Positioning(定位)

· 4P: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组合)

大多数营销人员,思考就止步于理论的表层。所谓深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将问题放回属于它的背景中去的思维方式。

每一个理论,都是理论提出者基于他们特定的时代,为了解决他们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特定问题而提出的。

我们常常说的理论过时,其实就是时代面临的问题改变了。那么,传统营销学理论的框架,是基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以及我们怎么重新审视和理解它?处于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做好营销?

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第一版在1967年出版,这本营销学的“圣经”,几乎是现在全球所有大学营销学专业的必修教材,也就是说理论提出于20世纪的60年代。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现了一个黄金时代,相对于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处在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做了那么多年营销,也从未深度思考营销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对_第1张图片

这时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由于大量商品的开始充裕,原来消费者只能选择既有商品,过渡到了消费者有着大量的选择,开始出现卖方的竞争。商品开始滞销,促使当时的商人、社会学家开始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开始研究企业如何做能比竞争对手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著名的定位理论,也是在70年代初期被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让消费者更加关注我,而不是竞争对手。

这套营销学最经典的理论框架,我们常用的4P理论,就是在一个“为了解决竞争市场中如何吸引消费者”问题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如何吸引消费者”的行为。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消费者每天接收到的商家信息量,增加了好几个数量级,消费者面临海量的企业行为,每种行为的影响力在减弱。减弱的原因不是企业行为影响力的失效,而是消费者对这些行为习以为常。

就像一个女生被一个男生追求,女生会觉得送花这件事儿很特别,但是,如果出现了被10个男生追求的情况,大家都送花,于是女生就认为送花这件事是最基本的,你送花我会觉得你只是一个正常的追求者,如果你不送,我便认为你是不合格的追求者。同样的,传统的4P理论,就是企业送给消费者的花,做不好是你失职,做好了是你应该的。

做了那么多年营销,也从未深度思考营销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对_第2张图片

所以,传统的营销学,应该从研究用户行为,转变为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研究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驱动”。就好像那10个送花的男生,突然有一个人开始研究:这个女生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影响女生选择的条件是什么?如果女生天生偏好知识学霸型的男生,那么男生不断show出自己有运动天赋、show出自己的肌肉,明显就不如那个展示才华、知识的男生。

这很像进化学中的自然选择。强大的物种不一定能存活很久(例如恐龙),适合自然选择的物种才能不断逃离上帝淘汰的剪刀(例如蟑螂)。很少有营销人能理解“用户是上帝”这句话的深意,认为要顾客是上帝就是为上帝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其实这种认识是肤浅的。用户是上帝,也就是大自然,企业是物种,强大的企业不一定能够得到生存下去,只有那些符合了上帝(用户)选择要求的,才能生存下来,不断面临下一次上帝(用户)的淘汰。

由此得到启发,对营销的思考就应该转变为:什么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选择?答案:

·消费者受自身偏好的影响;

·消费者受企业营销的影响;

·消费者受他人的影响。

做了那么多年营销,也从未深度思考营销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对_第3张图片

1、消费者受自身偏好的影响。

消费者选择一款商品,是受到自身偏好的影响。很少会受企业的营销的影响,或他人推荐的影响。

比如茶叶、大米、咖啡。

消费者对茶叶有特定的偏好,很难接受咖啡这种舶来品。咖啡早期进入中国的时候,市场做的相当困难,因为中国人只爱喝茶,用咖啡替代茶,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不愿意因此改变偏好。

大米也一样,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大米领导品牌、大米销量遥遥领先。因为消费者都有自己固定的偏好,别人怎么选择其实都不怎么影响到我自己的选择。喜欢吃中餐还是西餐,是受到我原本的习惯偏好决定的。

那么面临受偏好影响的产品,营销人应该怎么做?

(1)改变心理归因

咖啡刚进入中国时,一开始很难打开市场。后来咖啡的引入者将咖啡归类到礼品,终于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中国人在送礼时,非常乐于送洋货,这让送礼人和被送礼人,都有一种高端的心理感受。

茶叶也一样,我们很少能听到有什么茶叶的品牌,但是我们知道有立顿这种茶包品牌,这就是把茶叶归类为快消品后产生的良性结果。

将受消费者个人偏好大的商品品类,改变其归类,归类到易受企业营销影响的品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打造渠道品牌

我们很难听说有什么知名的桌子品牌、椅子的品牌、沙发的品牌。但是我们知道有宜家家居、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这些家居渠道品牌。

如果一个品类的单品,没有人能做出单品的知名品牌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天纵奇才,就是那唯一的一个。这时候可以考虑,把自己打造成这个品类的渠道品牌。

58到家不能做出一家有影响力的家政品牌,但是它成为了家政的渠道品牌。

点到不能做出知名的推拿品牌,但是做成了推拿师的渠道品牌。

2、消费者受企业营销的影响

当消费者对于某个品类,其决策成本小,容易受企业营销的影响时,这时候作为营销人,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去做定位,如何进行形象包装、品牌包装。

这时候我们说销量遥遥领先、领导品牌,这时候是相对有效的。这里边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购买商品的决策成本低。例如王老吉这种饮料,因为就4块钱,决策成本很低,那既然品牌方说销量遥遥领先,那我跟着大多数人的选择,终归没有什么损失。

3、消费者受他人的影响

其实这部分的影响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像美团、大众点评、汽车之家这些第三方平台越来越成熟,小品牌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机会。

连锁品牌过去之所以影响力很大,是因为连锁品牌建立的“信任”价值。因为消费者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是选择一家从来没听说过的餐厅,并且不知道它的卫生条件、食物的美味程度,因为消费者害怕被骗、受损失,所以选择一个知名的连锁品牌,是一个安全有保障的选择。

但是这种情况正在被改变。有了美团、点评以后,消费者能看其他人的评价,小品牌能通过第三方平台的评价体系建立自己的“信任价值”,因为只需要提供好优质的服务获得好评就行。消费者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特色的小品牌,于是小品牌逆袭大品牌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

像房产、汽车这种决策成本高的商品,消费者很难因为企业找了黄晓明代言而就直接选择。消费者一定会通过大量的收集信息,因此更能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是其他人的购买经验、更专业的分析,了解各种优惠政策、条件。他人提供的信息,就比企业找明星代言这种营销影响力来得更为重要。

结语:

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三种因素,它们不是一个单一的影响。这其中,消费者选择某款商品时,既受到来自自身偏好的影响,也包括企业营销的影响,还包括他人推荐的影响(比如网红、评测网站),但是一定存在更为偏重的因素。有可能消费者受某一因素80%的影响,而另外两个方面加起来只有20%的影响。营销人的工作,就是在消费者更受影响的地方,进行合理的营销组合,干预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做了那么多年营销,也从未深度思考营销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对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了那么多年营销,也从未深度思考营销问题?因为思维方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