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marker基本结构

起因

上周在调试ftl模板的时候,出现一个诡异的现象。ftl模板中笔者是这样写的。

附图:

freemarker基本结构_第1张图片

当时觉得代码太长,界面放不下就进行了换行(很程序猿的做法),之后导出excel,发现itemName字段导出的内容前面有7个空格,后面有6个空格,与预期不符。经过调试发现freemarker会将enter键解释为6个空格,tab键解释为1个空格(以后编写ftl的小伙伴可以注意一下)。之后断断续续研究了一下freemarker的结构(说实话一开始看真的是懵的)。

freemarker设计模式

访问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主要包含两个部分,访问者和被访问的元素(即数据)。访问者会重载visit方法,参数是抽象被访问的元素的各个具体实现。

举例:

public class visitor{

      public void visit(TemplateElementA){...}

      public void visit(TemplateElementB){...}

}

abstract  public  class TemplateElement{}

public class TemplateElementA extends TemplateElement{}

public class TemplateElementB extends TemplateElement{}


在freemarker中,Enviroment充当的是访问者,TemplateElement充当的是被访问的元素,其中TemplateElement是抽象的类,下面有各种具体的实现。

举例:

MixedContent extends TemplateElement:封装模板数组

DollarVariable extends TemplateElement:解释为带${}符号的模板

TextBlock extends TemplateElement:解释为ftl原生语言的模板()

IteratorBlock extends TemplateElement:解释为带循环结构的模板(<#list>)


观点

访问者模式适用于结构(被访问数据)不经常变化,但是对于结构的操作经常变化的系统。后来笔者思考了一下为什么freemarker适合这种模式?因为ftl模板的语言结构是固定的,模板被分解为各种TemplateElement的数量基本也是固定的。


解释器模式

定义一种文法,如ftl模板语言,解释器模式可以定义出其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出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这种行为让笔者想起了大学时代的编译原理,是比较生涩难懂的。

例如:freemarker表达式${item},会被解释成三个部分,分别是

${item}

访问者模式中已经指出,前面两个标签在freemarker中被定义为TextBlock,中间要填充的变量被定义为DollarVariable。

Enviroment(访问者)会根据不同类型的TemplateElement(被访问的元素)调用不同的accept方法,不同的accept方法调用不同的Expression进行文法解析。

具体的模式附图:

freemarker基本结构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freemarker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