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4晨读输出

早上居然自然醒了,打开微信等晨读。突然想起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希望我一直不忘,一直有回响。

开始,边读边写。今天看到了三位牛人的小故事。

一、乔布斯之观点鲜明而又不固执已见。

因为生长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有的人个性十足,自以为是;有的人追波逐流不知心之所向;也有的人既有鲜明的个性,也能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通常,能做到既保持独立的自我,又能客观分析他人的观点接受有用信息的人,并不多。

在中国“听话”教育的大背景下,随波逐流的人占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独立个性的人往往是比较自信的,能够做到兼听则明则需要强大的内心和肚量。不被情绪、环境所控,内心清明,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做到这些则需要不断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二、巴菲特之复利

前一阵那个“辱母案”炒得沸沸扬扬,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利贷”。高利贷最大的特点就是驴打滚,利滚利。

100万的借款,月利率百分之十,第一个月本金100万,利息10万,而第二个月本金就是110万了,利息就是11万了。以此类推,就是,基数会越来越大,利息也会也来越多。

运用到个人身上,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会优秀的不像话。真是小故事蕴含大道理。

三、稻盛和夫之留有余闲

留有余闲,即“建立起针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我的理解是,在任何事情上,都留有一定的余量。

文中提到了《稀缺》这本书,书中提到大量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短期效力取代了长期效应。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作者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从而从稀缺走向富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404晨读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