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作《流浪地球》之“集体精神”】
2015年,在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公布。
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着《三体》成为了亚洲首位获得了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作家。
郭帆曾评价刘慈欣:“他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世界顶级水平”
他的书有多好看,或许看看他的粉丝就知道。
霍金、扎克伯格、李彦宏、马化腾、奥巴马、高晓松.....
而其中最“疯狂”的或许是奥巴马吧,当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看完第一部后,着急催更,美方还给刘慈欣发了邮件:“能否发一下后续作品,很着急!”
而刘慈欣还以为是垃圾信息,直到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找上门,刘慈欣才知道是真的。
《三体》是刘慈欣的招牌,而《流浪地球》仅仅是他的一部没那么知名的中篇小说。
谁也没想到,在2019年的开始,一步只选取《流浪地球》原著中大概千字部分而完成的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而谁又能想到,它的导演,是一位仅拍过两部青春偶像爱情片的本科法学专业的不知名小导演郭帆?
在刘慈欣获奖后不久,中影方找到了郭帆,摆出了刘慈欣的三部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让他选一本试试看。
他选了《流浪地球》,因为这是这三本书里较好拍的一部了。
而其实在此之前,中影找过很多国内外的大导演,但大家要么不想接要么不敢接,因为在科幻电影这一方面,中国电影几乎为0。
拍不出,谁又想砸了自己招牌?
可郭帆又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机会找上了门,而他又是一位从15岁开始就立志做科幻电影的资深科幻迷,试了成不成功不知道,可不试不是注定失败吗?
接下来,他自己垫资100万,开启了这个项目,而此时,谁也不知道这个项目最后能不能正式开机。
他先和制片人龚格尔每日混在一群科学家中间,为的就是在合理的想象范围内,构建一个在未来百年间可能的世界观。
之后编剧们就为这部电影撰写了包括自然环境(世界版图、生物群落、大气现象等)、人类社会(世界人口、政治、社会分工、行政版图、经济与物资、家庭与日常生活、文化娱乐体育教育等)、技术概况(行星发动机、地下城、高速地表运载车、外骨骼装甲、补给站、“领航员号”空间站等)在内的详细“世界观”,设定了《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
而接下来,在构建完体系后,他又开始了冗杂漫长的细节制图。
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个分镜头稿,把那时人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地下城、行星发动机......一个个都具象化。
郭帆和龚格尔两人前前后后还写了大概100万字的剧本,第一稿剧本大约7万字,每个人起码写了十遍以上,每天都在不停打字。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节准备,大半年后这部电影终于在三家公司一个多亿的投资下,正式交由郭帆开机了。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一个问题从头至尾的困扰着郭帆:
钱不够!!!
是啊,要知道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正常投资都在两三亿。那一帧帧我们为之惊叹的特效,一眼看完就过了,可是对于电影方来说,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烧出来的。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缩减成本,不请昂贵的演员,大部分的钱都花在场景、道具、特效上。
整部电影,我们眼熟的也就是吴京、吴孟达、李光洁。
可在这背后,10000多件道具,每一件都要自己做出来。昂贵的可能一件造价就几十万。
有的服饰重达百斤,穿戴复杂,演员只能趴下或者挂着休息。
租了最大的摄影棚,将能实景做出来的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控制室之类的全都做出来。10万平米,尽可能的还原最真实场景,就连生活场景细节的一个摆件一个标语都做了出来。
2003个特效镜头,国外知名特效公司太贵,就找国内的,但相应的每个镜头可能都要改上一两百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可是钱还是不够。
一个亿花完了,投资方又追投了几千万,可很快又花完了。于是郭帆把自己全部900多万身家全投进去了,制片人把自己的车都卖了,演员又把自己片酬降低......
可即使如此,也才将将拍完地面部分,太空部分开始都没开始......
而更悲剧的发生了,在他再一次要求追加投资时,万达撤资了......
这下,他不仅没办法找一位较知名的演员来参演,甚至还要考虑删掉太空线,而就在那时,他想到了吴京。
用吴京的话说,他是被郭帆给“骗”来的。
最开始,只是因为“义气”,喝酒时听郭帆拍摄之路的艰难,或许想到了当初自己拍《战狼》时的不易,所以答应来帮他客串。
结果串着串着没钱了,他片酬也不要了。而拍着拍着,客串变主演,串了31天,而31天后投资又没了,最终他为了能让影片不打折扣的活下来,客串变出品人,投资了6000万......
空手套来了战狼,而那时或许谁也没想到,这部冷门电影会成为春节档的黑马,短短几天,卖了超20亿的票房......
其实,光是看这部电影的幕后,莫名的有点感动。
拿着真金白银“试试看”的投资方、刘慈欣、郭帆、众多编剧、自降片酬的演员、串着串着成投资人的吴京,还有背后高达7000人的幕后工作人员。
都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一切都“向钱看”的社会,大多的人都是自私、冷漠且目的性明确的。梦想、情义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
可是在这部电影背后,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人,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倾尽家财,不求回报、义气相助,透支着身体拼了无数个日夜。
最后《流浪地球》的成功在我看来其实已经不再仅仅是“钱”了,更像是一种回报,回报着这些重情重义的人。
告诉他们,你们的努力和付出终不会被辜负!
以上谈的还仅仅是这部电影的幕后。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想有情义的团体拍出来的影片,其实又怎么会仅仅是一部华丽的科幻片而已呢?
在我看来,如果单纯追求华丽的特效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只要砸更多的钱进去,谁都能拍的出,但这绝对不会是一部好电影。
一部能够感动众人的好电影,内涵的情怀最重要。
尤其是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人来说,在一定意义上,独有的对于家、国、亲情、集体的认知,可能外国人真的很难理解。
而这部科幻片最成功的点在我看来,就是把这些属于中国人的“情怀”放大了。
比如,在几十年后的地下城里,一切好像和现在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即使在地球即将毁灭的那时,人们还在欢庆着春节,舞龙舞狮春联、福字一切都还保持着传统。
红白游戏机,万年不变的校服,麻将......那些刻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一直都没变过。
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那些地标建筑。
这可能就是我们专属的“念旧”吧。
物品如此,情怀也是一样。
《流浪地球》的核心故事是吴京和屈楚萧的父子情,这其实是中国现在非常典型的父子关系,父爱就像是一座山,平时威严的他们可能会被误解为“不爱”,但其实危难时刻他们可以为你付出所有。
而在最开始找国外特效公司时,外国人很诧异:为什么中国人拍科幻电影不是把人带走,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走?
那时郭帆第一反应是房子太贵了,但后来想想:可能是因为我们买的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包含六面墙的“物理空间”,买的是一个家庭,这里有爸爸妈妈、妻子、儿子和女儿。
它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和回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在这个“物理空间”里面!所以,不管发生任何事,我们中国人都不会离开他的“家”!
他们还很诧异,为什么中国科幻电影不是塑造出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世界,那样不是更具英雄主义,却要搞成千上万个救援队,齐心合力的才能拯救世界呢?
郭帆那时想可能是因为我们人多吧?但后来想想,这可能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特有的“集体精神”吧?
平时,我们可能都是各自为政,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得你死我活,但是在大事、灾难面前,中国人往往总是会团结一心。
汶川地震、天津爆炸......其实谁不怕,可在那些灾难里,中国人往往会瞬间团结,为了一个目标个人服从集体,甚至还有很多人,舍己为人,甘心为了别人付出生命。
电影的最后,来自全世界的救援队掉头,这里有个细节,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按照汶川地震时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来念的。
那一刻,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而是世界拯救世界。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超级英雄。团结在一起,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
这可能就是中国电影想要表达的吧:在这座地球上的我们,不该是敌人,不该自相残杀,而是齐心协力,在灾难还没来时,努力将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种情怀,或许才是整部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吧。
在拍完整部电影后,郭帆在通告安排单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要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是啊,这部电影其实真的不算是完美,相比较真正的好莱坞科幻大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它确确实实能算得上是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作品。
就像吴京所说的那样:“拍烂总比没拍强,参与这部片子那7000多为工作人员,未来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就像《战狼》火爆之后,接二连三的出了很多优秀军旅片一样,《流浪地球》之后,将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导演敢投敢拍更优秀的科幻片,连带着可能也将中国的特效公司做成世界级。
或许有一天,中国也会出一个漫威、DC,也会拍出众多不逊色于《星际穿越》《阿凡达》之类的科幻电影。
到了那个时候,在有了刘慈欣这样优秀的的科幻作家后,我们也有强大的自信让中国导演拍专属于我们的“中国制造”,而不是依赖着外国导演外国制作。
而在最后,我想,中国其实不是一直都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代表者吗?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作,从被调侃嘲笑到惊叹诧异,其实我们总是在靠着集体的力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其实这一切都很中国。
我们从不崇拜孤身一人的超级英雄,那是孤单的。
而我们,并不孤单。
有家、有情、有义、有未来,有希望。
丁俊贵
2019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