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

    老马今年七十七岁,住在宁夏一个很偏僻的山区,那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干旱而少雨。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属于靠天吃饭,极度贫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这里定义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2015年精准扶贫的政策春风也刮进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村。按照政府的部署这个村子要整体异地搬迁,新家的房子马路等基础设施政府都已经修建好了,最主要的是那里通过扬黄工程有黄河水。按照政策老马和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搬迁之列。儿女们都早已成家,搬迁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因为那个新家不但有水浇地,而且交通方便,农闲之余,打工也很方便。他们寻思,到了新家不管怎么算,也比在现在要强。

      可是老马听说搬迁却动了愁肠。这里不管在别人眼里是如何贫瘠,但在老马看来也算得上一块风水宝地了。这片土地虽然贫瘠,可是却养活了他们几代人。远的不说,他的四个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养大的。在他眼里这片土地就是他的衣食父母。老马从小在这里长大,又慢慢变老,这里的山对马叔来说不光是亲切,更有深厚的感情。他把这片土地早就琢磨透了,比方说春天哪个山沟里的草好,适合春乏羊贴膘;夏天那棵树下凉快,宜于乘凉歇脚;秋天那块地里的粮食收成好,要赶在霜冻前优先抢收;冬天要给那块儿地拉粪,那块地保垧,他都门儿清。这熟悉了一辈子的地方要搬走老马舍不得啊!

      在老马心里还有一块心病,就是村子后面的老坟,自他之前所有老人去世后都葬在那里。对于自己和老伴的坟地,他也早就看好了,是他母亲南边的那块空地。如果真的搬迁走了,自己还能葬在父母身边吗,他这回是真不知道了。再说就算是葬在这里了,孩子们都搬走了,一年到头谁又能给自己上个坟呢。

      不管老马怎么想,国家的搬迁政策还是还是照常进行,按照规定,村子里的人可以在半年里分三批搬走,老马就让两个儿子先搬,他第三批最后走。儿子搬走后,家里就剩他和老伴,虽然老马白天依然每天放他的羊,可晚上回来吃完饭就睡觉,和老伴也没句话。半个月后,老马有点想他上小学的孙子了。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那边的水比井里的甜,老马心想自来水能比祖宗挖的井水甜,儿子说水泥路也比土路干净好走,老马心想水泥路是好走,可也不长草,我的羊到哪里去放呢,儿子说新家里的学校是三层楼,和城里的学校一样,儿子三年级就学英语了,这下老马可有点心动了。孙子是他的心头肉,远的不说,在老家孙子上学可是要翻山越岭,并且这里的那个学校才是二层楼,也没听说这里的学校三年级就学英语的。在老马心里,三层楼就比二层楼要好要高级,学英语更是洋的没边的事,毕竟马叔没念过书,他的四个子女也最多的也只有小学毕业。

        第二天老马早早到了镇上,坐上了前往新家的班车,一路上马叔一直在想,儿子不会是在骗我吧,我要先看看有没有三层的教学楼。下了班车车后,老马直接奔学校去了。远远的他就看见了学校的楼,是三层。走进一看,他更感觉这楼真阔气,孙子在这里上学肯定能把书念成。老马终于放心了,他嘴角带笑的向儿子家走去。到儿子家吃了饭,他才信了儿子的话,自来水真的比井水甜,移民房也当真明亮宽敞。

      老马在儿子家待了三天,小学,中心广场,村部,他都转了个遍。水泥路上随然没草,可走起来比老家的土路带劲。第四天早晨,在家操心羊的老伴打电话让他回去,他的那群羊老伴实在放不住了。

      在回家的路上,老马琢磨,自己和老伴过来,羊也不用愁,新家的院子有盖好的羊圈,好羊和人一起过来,赖羊就赶到镇上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