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习的基础知识都忘记了,趁放假回来好好补补基础。今天下午办完签证后,回来重新在x86平台上面配置编译了一下linux内核,并且设置启动。所有的工作是在虚拟机下面进行的。
下面首先谈谈理论上编译配置内核需要用哪些步骤:
1、首先肯定是在www.linux.org上面下载自己需要的linux内核版本啊。建议到官方下载,不要下载经过别人裁剪过的内核。
2、解压缩。下载的时候可以下载经过gzip压缩的,也可以选择经过bzip2压缩的。经过gzip压缩的用:tar -xvz -f 来解压缩;经过bzip压缩的用:tar -xvj -f来解压缩。
3、清理。下载后,最好清理下 。这里介绍三个清理命令:
make clean :remove all generate files but config files;
make mrproper:remove all generate files include config files;
make distclean:mrproper and remove editor backup and patch files
4、配置。配置,有四个配置命令,下面分别说明:
make config:交互式文本配置。
make menuconfig:菜单式配置。一般选取这个配置。
make xconfig:只能在有xwindow的情况下配置,在纯粹命令行界面的时候不能够使用,而上面两个配置能够使用。
一般配置选项有很多,使用make menuconfig后,会在内核的根目录下面生成.config的配置文件。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已经配置好的.config文件,修改这个文件即可。
5、编译内核。编译内核的命令有:
make zImage :在x86平台下,只能够编译生成小于512K的内核;
make bzImage:没有大小的限制。
6、编译内核模块。编译内核模块的命令:
make modules
之所以要编译内核模块,是因为在配置选项里面的那些选择“M”的,只编译,没有连接;而“*”既要编译也要连接,最后生成zImage。都是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加载到内核的。
7、安装内核模块。安装内核模块命令:
make modules_install
8、制作init ramdisk。制作ramdisk的命令:
mkinitrd initrd-$Version $Version 其中第二个$Version为内核的实际版本。
initramdisk作用:提供一种让内核可以简单实用ramdisk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格式化一个ramdisk、加载文件系统到ramdisk、将ramdisk作为根文件系统
9、安装内核。
由于Linux系统启动时候,会从/boot目录下来寻找文件与init ramdisk,所以需要将编译好的内核和init ramdisk复制到/boot目录下;
为了让grub在启动时能提供一项我们自己制作的linux内核的选择项,需要修改grub配置文件。
下面列出自己编译和配置内核的步骤:
1、创建目录,存放内核源码:
5、按照配置文件的说明手册对文件进行配置。
6、编译内核。编译完成后,生成的内核位于:/arch/x86/boot目录下。
9、制作 init ramdisk。
mkinitramfs -o /boot/initrd.img 2.6.24-16
11、修改grub 启动项。
或者
menuentry 'Ubuntu,Linux 2.6.32'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set gfxpayload=$linux_gfx_mode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ntfs
set root='(hd0,msdos6)'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66769BE2769BB173
loopback loop0 /ubuntu/disks/root.disk
set root=(loop0)
linux /boot/vmlinuz-2.6.32 root=UUID=66769BE2769BB173 loop=/ubuntu/disks/root.disk ro quiet splash vt.handoff=7
initrd /boot/initrd.img-2.6.32
}
到此为止,就已经完成了linux内核的编译、配置了,很简单的。下次启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双启动项。
11.删除旧内核文件
1.查看一下内核版本 uname -a
2.查看当前系统下的所有内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