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 焦点网络初级5期 洛阳 坚持原创分享第388天(2018.6.16星期六)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常常觉得自己“必须”帮组孩子,因此不是很快地给予孩子建议,就是主动积极地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不但造成大人们背负过大压力,同时也间接促使孩子不能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因为父母的建议很可能是孩子做不到的。更有可能的是,他根本就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所以常常看见父母使用直接建议来处理问题造成两败俱伤的情形居多。

    其实,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大人如此,小孩亦如此。

    今晚读书会上,孔燕燕老师讲了这样的例子:

    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不认识几个字却能分辨出小食品哪是辣的,哪是香的,还能准确查找出电话簿上的人名把电话拨出去。

    妈妈感到好奇,就问孩子:“你不认识字咋能挑出哪是辣的,哪是香的呢?”

    “哎呀,你看,香的上面是‘绿色条条’辣的上面是‘红色条条’。”孩子指着包装带上不同颜色的条纹解释着。我们的固有思维是:认识字才能很快分辨出来。可是。孩子有孩子的“道道”啊,当妈妈递给他他想吃的辣味食品时,他有他的小心思——看看这个袋子长什么样,记住它,再找就有招了。他是他自己问题的专家!

    奶奶逢人便夸孙子那么小就会准确从电话簿中找出家里很多人的名字。妈妈也好奇。原来,孩子自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妈妈名字中有“燕”字,下边有四个点,爸爸名字中有“杰”字,下边也有四个点,可是,一个笔画多,一个笔画少。孩子知道,“字稠的”是妈妈,“字稀”的就是爸爸了!

    你要不问,你哪知道他那小脑袋瓜里的秘密呀?大人以为大人“能”,其实,小孩可比大人“精”!他有他的招,他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助人之前敲敲门”,摒弃“上位者心态”,使自己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把自己定位成“赋予孩子能量的人”,多对孩子说“真是太好了!你是怎么办到的?”

      推而广之,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父母或老师只是一盒色彩,子女或学生是支画笔,他们必须借由你的色彩才能挥洒出人生靓丽的画布,但其实,孩子的人生是需要自我负责的。

    让我们再次记住——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董伟娟 焦点网络初级5期 洛阳 坚持原创分享第388天(2018.6.16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