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海举办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马云与埃隆·马斯克再一次上演了“双马相会”。
与往年不同,这一次,疫情的阴影之下,两人只能以“在线演讲”的方式,讲述自己关于科技与未来的想象。
谁也没想到,本该在现实中发生的“大神论剑”,因为一场病毒,提前进入了隔空相望的数字时代。
去年的大会,马斯克曾大谈梦想的火星移民,马云则务实地强调要关心地球。对话披露后,有人说,“美国硅谷梦想家”给马云上了一课。
有趣的是,今年两人的演讲,相比去年,有了截然不同却又意味深长的变化。
这一次,马云在讲话中,展露了更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一面:
他着急地提出,希望机器尽快取代人类的许多工作,特别是在病毒传播的领域,别让人冲在前面。
他赞扬马斯克探索宇宙的努力,但也特意强调,疫情之下,对科技的重视,应该让人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作为示例,马云特别提到了新冠CT影像的智能算法,以及在中国的许多乡村,人们利用卫星遥感与智能分析,为耕种的农民更快提供贷款。
马云的演讲,并非激情澎湃。相反,它更像对人类的一次善意提醒——疫情让我们更明白人的缺陷,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数字金融,科技的进化,都离不开人类自己的进化。
曾被称为“太空狂人”的的马斯克,则意外呈现了务实与精明的一面:
他感谢了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并对其表示自豪。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工厂因疫情关闭7周的情况下,上海工厂帮助特斯拉,避免了更多亏损。
他也介绍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与自研芯片,并对这些技术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应用充满期待,并不忘呼吁中国放宽一定的管制。
他也谈到了AI智能,却更关注其在工厂如何工作。被外界赞誉的载人火箭成功发射,以及去年谈论颇多的人脑融合,马斯克却没有提及。
只专注于汽车业务,这在马斯克的公开亮相中是很少见的。
时针拨回一年前,2019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马云和马斯克也曾对坐,进行过一场谈话。
两人的交流,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火星移民”等主题展开:
马云认为人工智能最终是为人类服务,马斯克则判断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
马云希望科技的使命,是把地球建设得更好,马斯克则预言地球会面临威胁,未来的人类要到火星居住…
“两马对话”的内容披露后,引发了一番“孰高孰低”的争论。有人说,务实的马云,目光不够长远。
很难评价两者的对错高低。或者说,这是两种人文理念与科技价值观的碰撞。
诞生于硅谷的马斯克,无疑是技术的狂热崇拜者。
而在中国的马云,同样中式技术,但他的创业逻辑却更关注当下,更关注人,希望用人文的方式去驾驭技术。
在马云看来,打造更高效的科技与金融工具,让更大范围特别是普通人,能多赚一点钱,拥有更有尊严的生活,相比让少数人开上特斯拉、移民太空、用上脑机结构,更为急迫。
于是,用了20余年,他打造了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淘宝,再用支付宝改变了中国货币支付体系,由此带来的物流行业变革,也几乎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习惯。
阿里巴巴总部▼
近年来,阿里云投入数千亿资金,所建设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也让中国在相关领域领先世界。
一个,努力推动的是”火星绿洲“,梦想用科技探索宇宙,抵达未来;
另一个人,用1亿颗树在沙漠里造”蚂蚁森林“,想的是用科技造福百姓,改变当下。
一年前的那场对谈,以及二十年来两人的道路,与其说是高下的比较,不如说是推动世界方式的切磋。
其实两人梦想改变世界的相似,或许超过彼此的不同。若干年前,那个在央视纪录片里,梳着八分头、背着小黑包,逢人就推销中国黄页的马云,就被人视为“疯子”。那个从Paypal出走,创办SpaceX立志于商业航天的马斯克,不也被朋友们当作异类吗?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特斯拉可能买不起,火星的船票更别提了,我们对技术更多的需求,或许只在于让更多普通人活得更好,特别是在疫情之后。所以更多人应该会选择给马斯克鼓掌,但把票投给马云。
就像是一年前,在那场对谈中,马云说的:“我更关心地球70亿人类的生命和生活,如何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可持续。”
如果回望这一年来,两人在疫情中的言论或行动,会有更有趣的发现——我们或许能更读懂马云,也能看见马斯克的另一面。
这一年,从阿里巴巴日常管理中抽身而出的马云,变得更理想化,目光也放在了更远的地方。
他更关注教育和公益,花了更多的时间在乡村教师计划、非洲创业大赛、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上。他和同事们还决定,2020年要为蚂蚁森林再种下1亿颗树。
他更重视科技,主导投资200亿,建设阿里达摩院的全球总部,致力于AI算法、无人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发。
疫情爆发后,他和同事们更是全球跑,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2亿件抗疫物资。
这几个月,他还推动建设“国际医生交流平台”,联合中国医生,帮助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医生抗疫救人。
而陷入疫情困境的马斯克,则不得不展露了现实的一面。
特斯拉在美国只有加州一座电动车工厂,疫情后,不堪忍受停工损失的马斯克,重启了其加州工厂的生产。
不久后,根媒体报道,数名特斯拉的员工确诊新冠病毒。
在对待疫情的立场上,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惊人地相似。他质疑专家的统计数据,还屡屡在推特上,发出令人大跌眼镜的言论:“隔离政策是法西斯”、“现在就解放美国”…
许多人把马斯克奉为英雄,或许也不该忽视其骨子里的特质: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精明而强硬的商人。
毕竟,他背负的是一家市值超千亿的新创车企巨头,盈利高度依赖全球协作和销售带来的现金流。当一场疫情打乱了这一切,即使是梦想家也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脚下,认真考虑生存的难题。
理想和现实,倒也并不真的矛盾,反而往往相互成就。今年5月,NASA宇航员乘坐马斯克的SpaceX载人龙飞船,成功对接国家空间站,震惊世界。然而,火箭的成功升空,马斯克的最大收获,或许是特斯拉的股票飙升,一跃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车企。
一个更好的商业世界,不该把理想和现实割裂。一个更好的企业家,也不能用这两个词简单判断。
这个世界需要马斯克。即使他并非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他的冒险精神,对科技极限的探索,天才般的技术直觉和领导力,让人类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世界也需要马云。即使他自认为“抓住地球的未来,没有那么容易”,飞出地球,也不是他此刻的兴趣。
但他是个明白科技力量的企业家,更关注民生、金融、教育等迫切需要改善的事情。他想做的,只是用技术造福平民百姓。
有人脚踏实地,有人仰望星空,有人关注此刻,有人探索未来……技术与文明,或许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才能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进步。
也就像是马云在这场演讲中说的:“病毒不需要签证,不分国家,技术也不应该有边界,不能分你我。”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