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广州练拳#

2017.12.16-2017.12.23


欢迎新人

对于广州练拳的圈子来说,这两周可能是历史性的突破。我们迎来了三位新人,李铭轩,廖宗贵和李国兴。在此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广州能接触到赵堡太极,是各位的福缘。

通过几个小时的接触,相信你们对赵堡太极拳已经有了初步的体察。在跟几位分享介绍赵堡太极拳时,始终强调一点——“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也是你们可以体察到的赵堡太极的第一个特点:朴实,不忽悠。

所有的美妙,都体现在你们练习的第一个单招——云手之中。首先便是守规矩:在云手这个动作中,跟大家介绍的规矩就有许多——头要放正(虚灵顶劲),舌顶上腭,嘴巴微闭,肩膀不偏,含胸拔背,手脚配合(上下相随),沉肩坠肘。

规矩介绍下来,几位的普遍反映就是,太极拳原来这么复杂!是的,规则复杂初练者一定要去守规矩。太极讲究的松沉自然,不是各位以为的软趴趴,更不是一说就能马上会的。守好规矩是第一步,但拘谨和勉强不是太极的全貌,初而勉强,久而自然,各位还需加紧练习,其中奥秘,还需从内而求。

在此向各位闲聊几句。

李铭轩:相遇在海珠湖,佩服你主动过来交流的勇气。你的勇气可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你练习时,手脚的协调性还不够,要注意配合,将云手的圆画好。你的胸口现在不受控制地会上挺,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坏习惯,希望后续练拳生活中要有意控制。

廖宗贵:你的协调性非常不错,回去练习时不要拘束,继续把圆画大,把身体打开。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跟你提到,你的肩膀、腰和胸口都有比较大的问题,希望你在习练中能够受益。周日的推人让你感受到了松沉带来的益处,继续加油,每天至少练习500个云手,下次相见,再帮你增加营养。逐渐把你身上的千年寒冰化开。

李国兴:你身上的各处还比较僵硬,也因此练习了一小段时间就会很累。不像廖宗贵一般,可以做很多个。这也是从侧面告诉我们,太极确实是可以让你觉得累的,不是公园里老太太们那样的太极。跑步可以跑很久,但是像云手那样的动作,为何刘佩就可以坚持做一个小时呢?不是刘佩的马步扎得有好哦。这周继续坚持,练习的时候顺便数一数,看能不能坚持到500个!

这里给新人们分享两篇董师父的博客,让大家对于赵堡太极拳的源流也需要先清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家所接触到的赵堡太极,源远流长,宝藏在此,还需珍惜。

赵堡太极源流

太极道养生


练拳心得

陈惠均

这周体会松腰,主要是因为上两周的懈怠加上最近天气冷,总觉得身体打不开,像被筋肉裹着一样,腰是死的,力和气松不下去,被这个困扰一个多星期。在这之前,出去玩了几天,当时完全没感觉,等回来进入状态练,才发现腰是麻木的。 让我想起爱尔兰戏剧《啊,美好的日子》,开幕时一个老妇在台上,半截身子已埋在黄土中,但仍然按照习惯每天梳头、洗脸、刷牙,嘴里说:“啊,美好的日子!”我觉得之前的状态就像那老妇那样!

不能不说之“站桩”——

其实我自练拳以来很少站桩,以练居多。但是近一两周我发现怎么练都松不下去了,练一二十分钟就在原地转两下,无聊之际就站站桩。居然在站的过程中找到一点松的感觉。以前我站桩,两条腿就像木头一样支撑着上身,很多时候是靠毅力站完(这也是我不想站的原因),但这次站着站着发现,松腰是关键,把腰调整好位置,由腰而腿而脚,把身上的重量卸到脚下去,站个二三十分钟,居然腰松了很多,手脚也能扩开了,这点我万万没想到,以前真是太轻视了!!!

腰稍有放松,气就能沉下去了,做的动作也大了。之前做大动作,是为了大而大,这几天有另一感觉,做小也可以,但是劲短,想劲长,想在一招之中运劲更久,体会更多,不自觉就会走大步,是运劲的需要。

腰松身体打开了以后,动作连贯了,劲不断,气不提,比较平稳地在转换间过渡。

就这些了。


刘佩

上周一直在体会“领劲”,手与脚领着全身而动,这周六练拳在上周六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认识,经惠均点拨发现自己光顾着领劲而忘掉了松沉,每次练野马分鬃时,光注意手领、脚领,却将气也领起来了,气上浮,下盘很虚,难怪上周每次练完拳后金鸡独立都觉得不太稳,越注重“领”越不稳,很费劲的维持平衡,因为练拳胯一直没“松”,胯松了气才能沉到脚下,上半身因气沉变得轻盈灵活,当然上半身要松而不懈带着“领”劲,上下虚实分开了,也就能站稳了;练野马分鬃注意松胯后,发现每走一步更实在沉稳,关于松胯,我觉得因人而异,至少有一点要保持尾椎垂直向下(对于我这种从小跳舞导致盆骨外翻的尤其要注意),调整胯部和膝盖,让气力能直达脚底板,而不滞留在腰胯、膝盖处,否则容易关节痛,练的浑身燥热却没有明目清心的愉悦感。对于以上“领”与“松”要点,我目前仍需在练拳中体悟,始终注意“松沉但不松懈,领起而不气上浮或僵滞”。


黄政烨

自从前个星期丹极指出我的野马分鬃的领劲没有出来,云手也没有转开,我就一直注意这个问题,配合好其他诸如上下相随等要领,这两周果然变得舒畅了许多。同时还要注意松沉,要把气和力松到脚上去,这点在云手上体现得最明显,若不松,则很容易阻滞在膝盖,久而久之则膝盖痛。这段时间,我的肩膀慢慢打开了,但是胯还是没有松下去,这也导致了野马分鬃和双推掌的时候发不出力,这是我接下来要攻克的目标。


李鑫

本周练拳感悟:松和领互为表里。松下去,才能领起来。不松,肩,腰,腿发力,把整个人撑住,不需要头和手部协调,头部和手就很容易忘了领。但如果松下去,手和头就必须领起来,不然整个人站不稳。练站桩时,脑海里浮现,左脚,右手,左手,头部,四个点把整个身体撑起来的感觉。


黄丹极

这周的感悟主要在松沉上。上周末,惠均师姐让我们把拳头放在别人的后背上,感受松下来后一瞬间的爆发,要让这个劲渗透到胸口。我在本周的练习中,慢慢去找这种松的感觉,一开始找到的点在于:野马分鬃手推出去的末梢(各个动招皆类似),配合着在武汉时朱发文师兄所说的肘部的转圆,感觉自己的劲很是充沛绵长。到后面,练习得比较有感觉,便开始练习游四门。记得之前德川师兄说的,游四门里面很多的动作不是简单地在外形上那样走,而是松沉下来,由内去带。这周对这句话感悟很深。来到深圳后,很少练习游四门,主要是因为自己很难找到感觉。但是经过自己有意识地体会,觉得在各个动作中都能找到松沉的点,游四门的过程很是舒服。像懒扎衣与如封似闭的转换,单鞭和云手之间的转换都特别有感觉。


结语

各位,这两周着实有许多唠叨要讲。

这两周对于我实在有些匆忙。刚刚换了部门,每天有许多新的技术标准在等着我去研读。上周也因为受了风寒,早上不能五点多就出发,练拳的时间和感觉都不如前。每次去广州,两个半小时的大巴,对于我这个晕车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人的加入,让我在周末这个练拳涨功夫的黄金时间也没有太多的提升。两个月前,惠均师姐给我讲的松劲,在上周居然怎么试都用不出来。在这周加紧练习,感觉也有所回暖。

刘佩姐说很佩服我的毅力,但其实这份坚持与毅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练拳的过程中逐渐把心胸打开,意识到有义务配合惠均师姐将广州练拳的圈子呵护起来。其实这本身也是我的福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五心。也应该谢谢各位,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锻炼机会。

我也同政烨兄讲了,我们平时要加紧练习,到了周末不能只顾着自己提升,也要开始帮助新加进来的几位。希望我们都能有实质性的进步,不要停留在表面功夫。

共勉,行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故而知新#广州练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