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课上你说上话了吗?

一堂课,我们有教授,学习,讨论,练习,测试等等环节,我最喜欢的是讨论环节,有时像聊天般惬意,有时像比赛一样紧张,有时更像战场一样激烈。

讨论开始,有一类孩子,张口就说,老师刚说完前半句,他小手一举:Teacher,teacher,I have a question!这类孩子积极主动,思想活跃,且捕捉信息点的速度很快,但是凤毛菱角。还有一类孩子,会衍生,在前一类孩子的基础上,快速领悟主旨,开始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相对滞后,但也不错!还有的孩子,他们喜欢静观其变,一旁观察,心中即使有想法,但不确定是正确答案,他们一定不说话,会错失很多发音的机会。最后这一类孩子,即使是开放题,老师也再三强调没有正确答案,随便说,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但是他们要么始终沉默,或者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会重复别人的答案。这几类的孩子基本构成我课上的生态圈,生态圈各类型的比例决定了我们课堂的活跃程度。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前一两类型的孩子只有一两个,他们基本掌控了讨论环节的发言权,如果他们生病请假了,老师一说brainstorm,上课时间教室里头静悄悄。

为什么咱们大部分孩子不爱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大家都太崇拜标准答案,正确答案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十个问题中有九个是说在原文中找出某某某问题的。但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正确的说我们并不喜欢标准答案,最不喜欢的是一样的答案。答案一样,我听到外教们说的最多的是:Boring!但只要有新的声音说出来,我们就会立马鼓励,Amazing!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孩子只会照搬原文,因为我们需要孩子经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二:大家习惯被动接受信息。

在潜意识里,大家觉得上课的目的就是来学习,是为了从老师那拿到知识的锦囊,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听讲,多记多写,而过多的交流和讨论会被视为浪费时间和精力。熟不知讨论和交流真的很重要,且不说我们可以运用学到的语言,更是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而随之而行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和影响力。最简单一个现象就论证了这一点,一个上课积极讨论孩子,在讨论环节就会形成磁场吸引力,很多孩子会主动加入他的组成为他的组员。更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在前几天上课的班上,有一个较强的讨论团体形成之后,开始排斥其他相对弱些的实力,有一些孩子会通过自己实力和人际交往挤进一个圈子,还有的孩子会被动等待老师的增援,由此一个个小圈子开始慢慢的形成,由此可见,孩子从踏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他便进入了社会,在哪都是物尽天择,适者生存。

三:没有想法和内容可以表达。

现在孩子的知识和眼见,早已不受年龄和地域的限制,课上相对沉默的孩子,在阅读和阅历上都欠缺,即使做不到行万里路,也要尽量读万卷书。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提问,接受他们的挑战。和孩子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更是要和孩子交换意见,倾听他们的想法,互相学习。在学习上,决定的公平没有,相对的公平我们努力去创造,更多的阅读,更多交流与讨论,希望孩子你能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讨论课上你说上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