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功人士学精时力课·第3.3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3月20日“崔律精时力 之 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 第3.3讲(过日历上的生活(上))的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今日五星时间语录】
顶级成功人士没有任务清单,但是他们会有一个井井有条的日历。
【本讲主要内容】
为什么不再做任务清单了?
首先来看一组事实。
你真的认为亿万富翁会整天围着任务清单打转吗?
你真的认为沃伦·巴菲特会写一个长长的任务清单,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列出,A1,A2,B1,B2,C1等吗?
你真的认为,斯蒂芬·乔布斯会制定一个任务清单,然后每天问自己几次,“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吗?”
他们当然不会这麽做。
因为任务清单就是一个烦人的愿望清单,当我们把任务收集以后。这些任务没有明确的计划说什么时候要做是什么,这会导致任务在收集清单中停留好长时间,甚至是几年。
接着我们面对这些未做的任务清单,会选择快速简单的任务先来完成。最后重要难啃的任务就这样被拖了一次又一次。
这里关于人们会先处理快速简单的任务,想到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提到认知不协调,人类存在明明知道这么做,却做不到这组矛盾的心理时,会因为这种状态产生不快,希望尽早消除,所以人们为了消除这种不快,很容易把焦点放在对策上,而忽略是否解决本质问题。联系本讲的内容,快速简单的事也可以尽早消除这种心理,而忽略重要难啃的事。
如果不用任务清单,我们可以使用什么处理我们的任务吗?
答案就是过日历上的生活
也就是说将你的任务安排在日程表上。
怎么样的日程表呢?
像日清单一样的日程表。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日程表和日清。
相同点:
都是对一天内待办事项的规划与安排
形式相同:时间点+事项
每件事项的时间不冲突、无重叠
不同点:
日程表是通过只记载硬时间(日程/硬时间)
日清单是记载硬时间+软任务
所以日清单可以避免任务清单没有具体时间安排而一拖再拖,同时添加日清单给任务使用四种颜色来区分轻重缓急。
实践日志中第三条的改变,从原来的我今日的刻意练习或今后的实践计划单我今日的刻意练习,我看到了学了就要用,也让我想到昨天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A2”,这不就是一个针对过日历上的生活的具体的A2吗。
【小伙伴日志启发】
①龙珠小伙伴对昨日课程中关于晨间六部曲的内容,给我带来的启发是,用感恩/冥想/祈祷;肯定自己/肯定目标/肯定你的优先事项;把目标或理想画像;运动;阅读/晨读;写日志。而不是像我用原文中的SAVES字母来代替,发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回看日志的时候更能清楚知道表达的是什么内容。
②学了能量早晨一小时,那么有哪些事情可以在这段时间来做呢?比如感恩、肯定自己、确定目标、目标可视化、运动(短时小运动)、晨读、写晨间复盘,对啦还有写我们精时力的日志,如果避免对待这些事情向对待任务一样来做,完成的效果会更好。
2.我过去的做法:
虽然日清单已经使用了近一年多了,但发现还是不能完全做到过日历上的生活。
随着《搞定Ⅰ》《牛人时间观》等课程的学习,对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理解更加深入,加上写《奇特一生》的便签,发现慢慢可以掌控工作日的时间啦。目前在刻意练习对休息日时间的掌控。
3.我今日的刻意练习(这里崔律删掉了原来的“或今后的实践计划”,是因为结合今天的内容,过日历上的生活,从现在现学现用):
今天做的刻意练习是,先规划休息日的安排,然后再做调整,以前觉得需要调整,所以就没有规划。这一天下来,从早晨时间、上下午时间、晚上时间,都在按计划进行。所以再一次体验时间是规划出来的。
今天还特别做的是对于要事的排序,使用的是排除法,从结果来看,这种方法还不错。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暂无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今天利用骑车+听课的方式来听课,并提前做了一些心态调整,把听课看作是一种能量补充而不是单纯的吸收知识点,感觉轻松了很多,当听课态度转变,听到内容似乎更多了。我想这是能量补充视角带来的福利。
6.【学霸题】对后面的原文与拆书预备表(链接:https://mubu.com/doc/1PVNVFCybG),提意见:
原文与拆书预备表的内容如下
原文
•实现用日程表取代任务清单来管理你的生活,有几个关键的概念需要你理解:
•首先,安排一大块的时间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封闭时间”或者“封盒时间”。如果你真的很重视身体健康,而且也决定通过每天锻炼30分钟来实现你的目标,那么不要把它放在你的任务清单上——把它放在你的日程表上。将它打造成一个循环的事项。如果你真的很重视将顾客亲密度作为一种商业策略,而且也有一个每天至少和两位顾客谈话的目标,那么就每天安排出一个“顾客电话”时间。
•第二点,重要的事情应该尽量安排在一天的早些时候。无论我们怎么尝试去控制我们的时间和日程,总会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力的事突然出现。这有可能是你老板让你去开会;有可能是顾客愤怒的电话;或者是学校护士打电话来让你去接小约翰回家。很自然地,每天时间过去越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就越可能发生。
•第三点,不要废除你的目标;如果有必要的话,对它们进行重新安排。打个比方,如果你通常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进行锻炼——在你午休的期间——但是你周一中午必须要赶飞机,那么你可以把锻炼定在那一天的早一些或晚一些的时候。
•第四点,像对待你和医生的约定一样对待你的“封闭时间表”;它们就是那样的重要。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向自己制定的日程认输。如果我们将下午4点到5点安排出来,用来在办公室完成一个重要的报告,突然有一位同事需要15分钟,因为“发生了一些状况需要跟你说说明白”,我们会反射性地说“当然”,想着我们可以只用45分钟就完成报告,或者我们多花15分钟在办公室里,又或者以另一种方式来调整日程。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你当时不是在做一个报告,而是和医生或是牙医有一个预约。你还会答应给别人那段时间,然后将和医生的约定推迟15分钟吗?当然不会。
某伙伴的预备表(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下面我分步骤讲解一下。
第一步:必做事项固定做
想想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和对应所需的时间,这是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与其每天找时间,最后还可能没做上,那不如把时间固定下来,这个时间就只做这件事儿。每天都会有这段时间,所以,必须做的事情也就能完成了。
第二步:重要事项提前做
除了固定下来重要的事情,工作或生活可能也会有临时重要的事情,把做这些事情的时间提前,这样能够防止一天下来,重要的事情却没做的现象。
第三步:冲突事项调整做
坚持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一旦遇上时间有冲突的情况,导致日历表的任务没办法完成,也不要取消原来计划,只要再重新找一下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第四步:意外事项推迟做
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先在心里分个类,比如无所谓的应酬,没意义就直接拒绝吧;比如整理小孩突然洒落的玩具,让他自己收拾,没必要亲自做就让别人做;,非做不可再和对方协调,重新约定时间,总之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再说。
建议:
预备表中步骤和原文有所出入。
第一个给要事安排大块时间;第二个要事安排一天早些时候;第三不要轻易改变目标;第四意外事情对比重要程度,重新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