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讲座,为啥还是养不好孩子?

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讲座,为啥还是养不好孩子?_第1张图片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粑粑麻麻?

有人说主要靠实际经验,有人说靠科学育儿知识,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知识,都不是养育孩子关键因素。

我们的父辈一般养育了两个孩子,不可谓“经验不丰富”,但当他们用自己的养育经验照看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一般都看不上,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隔代教育的冲突呢。

看来,经验不是关键。

我们看了那么多经典育儿书籍,蒙台梭利、正面管教、全脑教养、皮亚杰我们都熟,但面对实际问题,多半还会束手无策。

再看看周围的大多数父母,他们热衷听各种育儿讲座,也天天看书学习,有的甚至养育了第二个孩子,但他们的育儿方式也没啥长进。

看来,育儿知识不完善也不是问题的关键。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育儿“专家”,并且真正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和一般的关键因素,既不是经验,也不是知识,更不是天赋,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水平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科学的方法去练习,进而提高。

比如:

一般的游泳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游泳的过程,顺便锻炼身体;

普通的游泳运动员只不过是刻苦训练和参加比赛;

而顶尖的游泳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如飞鱼菲尔普斯,除了常规训练外,刻意模拟比赛中的意外情况:泳镜破了、帽子掉了等等,并争取在这些意外情况真的发生时,还能游出好成绩(08年北京奥运会,蝶泳200米,菲尔普斯泳镜进水,但盲游获金)

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和一般的差距。

有的父母有养育几个孩子的实际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舒服的方式养育孩子,真正刻意练习新的育儿技能的次数可能很少。

比如刚听完讲座,老师说:面对孩子的哭闹,首先应该“共情”来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才关注哭闹背后的事,但在孩子哭闹的当下,还是自然的走到了老路上(因为这是你的舒服区域)。虽然孩子10岁了,但刻意按照科学方法处理孩子情绪的次数只有10次。

有的父母,孩子只有3岁,但是每次孩子哭闹时,都按照科学的处理步骤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处理孩子情绪的水准,用于刻意练习的次数可能会有1000次。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做了10年父母,仍然处理不好孩子的情绪,而有的人只做了3年父母,处理孩子情绪时堪称完美。

表面上看是10年和3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次和1000次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无限重复自己不科学的教养方式(即使看了那么多书,听了上千堂讲座);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前沿的育儿技能,逐渐成为养育的孩子的专家能手。

那么,如何刻意练习?

1,避免自然完成

自查今天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无意识的在采取老方法?

如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一开始你会去刻意地记忆要领:先蹲下来拥抱孩子/然后说:妈妈看到你很伤心(帮助孩子定义情绪)/妈妈像你这个年纪时...也会为此哭泣(共情)等。

随着练习的增加,你处理孩子情绪时会越来越熟练。直到到了某个时刻,处理孩子情绪时,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做的。

一旦进入了这种“自然完成”的状态,我们对处理孩子情绪的技能改善将会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

而真正想要达到专家水平的人,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这种“自然完成”的状态。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只不过是越来越熟练自己已经可以做到的60分--80分,并在这个分值区域进入“自动完成”模式,然后停止了成长,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最牛的父母。

2、离开“舒适区”

自查你每次与孩子互动时,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你习惯性的互动方式)?是否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习惯性的老方法处理亲子关系,且得心应手;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不满足现有处理方式,但书上、讲座中学过,还不熟练;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新的亲子冲突,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如孩子到青春期时的早恋问题)。

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例如我们熟悉的乒乓球,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乒乓球爱好者,在比赛场上的水平永远比不上一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即使他天资平庸:邓亚萍的身高和臂长在国球手中是吃亏的,但架不住人家不满足于“舒适区”,永远在“学习区”刻苦专业的训练)。

而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每次处理亲子问题后,反问自己:是否做的比上次好一点点?

学习做更好的父母(包括一切成长的过程),绝对没有任何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我是指学习的过程,并非指亲子关系中没有享受合乐趣),因为需要用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去做自己还做不熟练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挫折(注意,这个时刻是我们经常放弃的时刻,因为这逆人性。我们的意识会不断干扰我们:回去、回去、回到老路上去 ... ...回到熟悉的处理方式,这会让我们立马感觉到舒坦)。

但这的确是长期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3、短期内的挫败感

自查: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刻意提高而牺牲眼前效果?

我爸到现在还没学会在电脑键盘上打字,最后改为写字的软件,因为他无法接受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的结果,他不接受为刻意提高打字能力而牺牲效率低的问题。

但我们知道,最终熟练用键盘打字肯定比写字板效率高。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甚至比之前更糟——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

所以,如果总是追求眼前的效果,总是追求“差不多得了”,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也就不可能成为卓越的父母了。

总结

为什么成为卓越家长的道路这么明确,但是只有很少的家长选择这样走下去?

因为上面讲到的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

刻意练习所学的育儿知识、技能,是成为最优秀父母必要条件,如果你现在处理亲子关系时非常舒服,没有挫败感,这是因为你正在“舒适区”而没有进入“学习区”,很可惜,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卓越的父母——不论你有多少经验,读了多少书,听了多少讲座。

父母之爱是最伟大的爱,但爱的本质是自我完善,也帮助孩子完善自我。

你认为自己爱TA,但从未实践过,就等于从未爱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讲座,为啥还是养不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