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自古大不易。
在一档亲子育儿真人秀《超级育儿师》里,有这样一个案例:这个家庭有一对小姐妹,姐姐小米五岁,妹妹纳米一岁。小米吃饭睡觉随心所欲毫无规矩,动辄尖叫大哭,欺负妹妹,乱扔东西……家里天天鸡飞狗跳,全家头疼不已,教育她、责备她、惩罚她都无济于事。该如何管教“熊孩子”? 请来了“救星”育儿师,育儿师观察了几天整个家庭的运作模式后,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一样直接使出各种镇压熊孩子的“绝招”,而是首先召开家庭会议,跟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分别进行了沟通,解开家人的心结,调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行为,再跟孩子制定规则。小米欺负妹妹的原因是感觉爸爸妈妈都不爱她只爱妹妹,所以特别伤心。她被表扬或者批评的标准就是妹妹笑了还是哭了,爸爸妈妈也总是抱妹妹……这才引发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和一系列的捣蛋行为。 这个案例说明孩子的问题不是他们的行为,而是出自他们内心的需要。只建立规则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还需要有情感上的弥补。在节目里,小米的爸爸妈妈在面临艰难的教育时刻时,在育儿师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在育儿这个几乎是人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上,父母们从哪里寻找自己专属的“育儿师”呢?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能为父母们解决这个难题,也就是说,它能充当家庭里的“专属育儿师”的角色。本书提出了75条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的黄金法则,旨在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通过正确的教养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从而引导孩子成为幸福、友善和充满责任感的人。
与大量的育儿学术研究不同的是,《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是从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教育场景出发,通过对父母们的行为提出中肯的改善意见来改变孩子们的不当行为。每一条黄金法则都是案例加实践措施,简明易懂;不仅讲述理论,更重要的是能从案例中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换言之,这是一本先改变父母再改变孩子,同时促进双方积极沟通的实践指导书。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作者艾莉卡·雷斯切尔是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毕业生。她是“幸福健康宝贝”顾问委员会委员;也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的父母教育研讨班;还撰写了大量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并发表于《纽约时报》、《今日心理学》、《华盛顿邮报》等诸多知名杂志。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全书只有14万字,简洁明快。其中教育基本方法的三个关键点(作者称之为优质教育之ABC)分别是:A表示“接受”、B表示“界线”和C表示“一致性”。
接受—总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
界线—孩子需要有分寸感和界线感,要建立和阐明清晰的“界线”。
一致性—用可预测的行为告诉孩子,说到就要做到。
全书以这三个关键点为思想核心,接着分别从三个具体方面来总结《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的独到之处。
一、技巧篇—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体验世界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我们需要学习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书里介绍了同理心法则、停止行为、要有掌控力、避免给孩子贴标签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方法。
优质父母会指导孩子如何体会自己的感受,如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书里提供了一个案例进行说明:假如女儿违反了纪律作息,晚上过了12点才回家,之前也已经警告过她这样的话将取消下周出门聚会的资格。女儿非常生气,大叫大闹,你会怎么办?
你有两个选择,一是一味指责她或者发火,结果是冲突升级,两败俱伤。二是采取《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的“同理心”法则和“停止行为”,理解女儿的不满,同时讲出你的真实感受,当稍后大家都冷静下来以后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当双方都坦诚面对问题时,也更容易找出解决的方案了。
优质父母也通常避免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的意思是,父母描绘孩子的印象往往会成为孩子心目中牢固的印记。如果妈妈一直跟别人说自己的小孩不肯跟陌生人打招呼是“害羞”,即使听起来无伤大雅,也会导致其他人都像她那样描绘她儿子,孩子也会像妈妈的说法一样看待自己。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无论标签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对孩子成长有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被称赞聪明的孩子,有可能会陷入“僵固思维”模式,不愿意再去冒险和面对失败的可能性;而被称赞“害羞”的孩子,则暗含了指责,这种可能会被孩子当作本人的固定特质不去改变。
二、自律篇—父母应该怎么要求自己。
所谓育儿,皆为育己。
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应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制定需要遵守的规则,但其实需要改变的是自己错误的规则。关于这一块书里从言出必行、知行合一、保持专注、控制情绪、能照顾好自己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法则15提到:优质父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育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是把个人的情绪归咎于他人,比如说“如果孩子不调皮,我就不会发脾气,都是孩子惹的祸”,这样的话是不是非常耳熟?即便如此,我们每个人还是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举个例子,你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家后辛辛苦苦把饭菜做好,叫孩子来吃饭的时候,没有得到回应,这时候如果觉得孩子是故意忽视你,不尊重你做饭的辛勤劳动,很容易就无名火起,并因此对孩子发火。但事实上可能是因为孩子正在忙于玩或者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听到。你对孩子的反应往往取决于当时对孩子的认知,他是故意不回应还是没有听到?要知道,个人对事情的认知不代表事情本身,这时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的话至关重要,遇到的冲突会减少,同时选择建设性的回应方式也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照顾好自己也是父母最重要的自我修炼之一。前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曾经说过:“整合是维持好状态的基础”,这里的整合包括工作和休息的平衡。处理教育方面的挑战需要大量的耐心和能量,如果父母无法实现持续的自我照顾,无法让自己从劳累中得到放松和修复,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抑郁、焦虑或者经常控制不住脾气都是其中之一。休息不好也是产后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之一,新妈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成为更好的父母,需要建立良好的自我照顾路径,也能为孩子树立健康生活的榜样。学习完这条法则,问问自己,你希望孩子复制自己的生活习惯吗?相信答案会让你有所行动。
三、互动篇—注重与孩子的互动沟通。
互动部分再次运用了同理心法则,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世界。《论语》中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仅是适用于成人世界的交往规则,也是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交流的原则。
例如,优质父母会采取“暂停行动”,可以想象成在生活中按下了暂停键。这可以告诉孩子,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错误的,或者需要先控制泛滥的情绪。这么做以后,重要的是需要跟孩子一起反复演练正确的做法。
在大火的韩国育儿真人秀节目《爸爸是超人》里,三胞胎的爸爸宋一国就是一个善用“暂停行动”黄金法则的优秀育儿榜样。有好几次在孩子哭闹时,宋一国非常严肃地看着孩子说:“停”,这样重复几次后,孩子就停止哭闹了,因为按照爸爸之前跟孩子们约定好的规则,事情再发展下去,就会被带到独立房间l里执行罚站教育了。后来有一次早饭时万岁哭闹,妈妈只对万岁简短有力地说:“停”,万岁立刻停止哭闹,这说明之前的“暂停行动”有了显著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75条黄金育儿法则单独成章,但互有关联。根据《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列出的这些育儿育己的实用技巧,父母们可以参考并根据自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养育孩子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技能,但需要反复实践。“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着“熊父母”,在教导孩子之前,不做“熊父母”,而是确保自己成为一名诚恳的大人。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以及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形成的结果将是你将如何教导孩子看待这个世界。《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这本书除了适合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也适合尚未为人父母的人,通过熟习这75条黄金法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现在的或将来的优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