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影响力之蔡加尼克效应

我是蒹葭,这是我日更文章第144篇。

也是本周读书打卡书目《先发影响力》读书心得

思维导图

本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影响权威。先后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本书是上周六樊登老师最新解读的一本书,今晚我认认真真地观看了视频,对书中提到的“蔡加尼克效应”非常感兴趣。

蔡加尼克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是由苏联心理学家蔡加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无疾而终的暧昧,未能走到最后的初恋,幼时渴望却不曾获得的关爱……这些令人放不下的憾事似乎都有着某种相似性。

为什么我们会对“未竟之事”念念不忘?我们每个人都对“完整”有执念。

“未完成情结”这个概念来源于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完形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Frederick Perls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人们过去没能完成的事情有关。

不同于一个确定的happy ending或是bad ending,“未竟”意味着可能性,意味着“本可以”,意味着不甘、懊悔和遗憾。当一件事成为了“未竟之事”,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估就会脱离此时此地的这件事本身。

可能那个人如今的样子,完全无法吸引现在的你分毫。但仅仅因为他在你过去的故事中有过一席之地,且那个故事还没有结局,他就影响着你,为他不理性地分配注意力。

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有小缺口的图形时,会条件反射地想去补全它,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这是人们在很小的年龄就会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

完形学派强调,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会追求和构造一个完整且闭合的图形。人们近乎偏执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终,没有结果的事件伴随着未被满足的愿望或需求,被人们带入日后的人生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它不一定是宿命般宏大的事。看了一半被迫中止的电影或小说,特意去吃却刚好关门了的餐厅,在我们去找机会完成它们之前,这些也都是未竟的愿望。我们也一样会牵挂要去实现这些愿望。

我们会一直有欲望终结曾经开启过的愿望、疑问、甚至人生命题,这是一种本能。

我们对未完成事项的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的记忆力强约两倍。在未完成的事情上,人们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蔡加尼克效应”绝对是治疗拖延症的最有效方式。作者自己是个作家,总受到稿子写不完的拖延之苦,但他的一个作家朋友却总能源源不断地写出文章和书。

请教之后才发现,她的“大招”就是每次自己的写作定量快要完成时,即使她已经有了想法,也不会继续,说停就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她自己也没法拖延,因为注意力总集中在还没落笔的想法上,于是没休息多久就得把“未完待续”的坑填上。

作者说,现在这个方法也被他本人用得风生水起。如果我们能够良好地使用蔡加尼克效应,就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效率,帮助我们终结拖延症。

那如何处理自己的未完形事件呢?直面自己的愿望,并接受“这件事本身注定再无法被完成”的事实是必经的一步,这个过程无疑是痛的,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缺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承认你最想要的,可能就是永远无法得到。最深的渴望,可能注定不曾拥有。承认它,然后为自己深深地悲伤,难过,哭泣。这些都是处理未完形事件必经的过程。

承认和面对的过程也是一场郑重的道别。直面痛苦,可能是放下痛苦最好的方式。

欢迎加入温暖又智慧的樊登读书,每年一起读50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发影响力之蔡加尼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