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是另一种可变容器模型,且可以存储任意类型对象。
字典的每一个键值(key=>value)对用冒号(:)分割,每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割,整个字典包括在花括号({})中,格式如下所示:
dict ={key1:value1,key2:value2}
注意:键必须是唯一的,但是值不一定。也就是说,值可以取任意类型,但是键必须是不可变类型,例如字符串,数字或元组。
给出三种创建元组的例子:
dict = {'Alice': '2341', 'Beth': '9102', 'Cecil': '3258'}
dict1 = { 'abc': 456 };
dict2 = { 'abc': 123, 98.6: 37 };
假设字典定义如下:
#!/usr/bin/python3
dict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访问方法如下:
print ("dict['Name']: ", dict['Name'])
print ("dict['Age']: ", dict['Age'])
程序结果如下:
dict['Name']: Runoob
dict['Age']: 7
向字典添加新内容的方法是增加新的键/值对,修改或删除已有键/值对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3
dict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dict['Age'] = 8; # 更新 Age
dict['School'] = 学习" # 添加信息
print ("dict['Age']: ", dict['Age'])
print ("dict['School']: ", dict['School'])
程序输出结果:
dict['Age']: 8
dict['School']: 学习
能删单一的元素也能清空字典,清空只需一项操作。
显示删除一个字典用del命令,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3
dict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del dict['Name'] # 删除键 'Name'
dict.clear() # 清空字典
del dict # 删除字典
print ("dict['Age']: ", dict['Age'])
print ("dict['School']: ", dict['School'])
但这会引发一个异常,因为用执行 del 操作后字典不再存在: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9, in
print ("dict['Age']: ", dict['Age'])
TypeError: 'type' object is not subscriptable
字典值可以是任何的 python 对象,既可以是标准的对象,也可以是用户定义的,但键不行。
两个重要的点需要记住:
(1)不允许同一个键出现两次。创建时如果同一个键被赋值两次,后一个值会被记住,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3
dict = {'Name': 'Runoob', 'Age': 7, 'Name': '红色'}
print ("dict['Name']: ", dict['Name'])
程序输出如下:
dict['Name']: 红色
(2)键必须不可变,所以可以用数字,字符串或元组充当,而用列表就不行,如下实例:
#!/usr/bin/python3
dict = {['Name']: 'Runoob', 'Age': 7}
print ("dict['Name']: ", dict['Name'])
程序输出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3, in
dict = {['Name']: 'Runoob', 'Age': 7}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1.3.5字典内置函数&方法
(1)Python字典包含了以下内置函数:
(2)Python字典包含了以下内置方法:
集合(set)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序列。
可以使用大括号 { } 或者 set() 函数创建集合,注意:创建一个空集合必须用 set() 而不是 { },因为 { } 是用来创建一个空字典。
创建格式:
parame = {value01,value02,...}
或者
set(value)
>>>basket = {'apple', 'orange', 'apple', 'pear', 'orange', 'banana'}
>>> print(basket) # 这里演示的是去重功能
{'orange', 'banana', 'pear', 'apple'}
>>> 'orange' in basket # 快速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内
True
>>> 'crabgrass' in basket
False
>>> # 下面展示两个集合间的运算.
...
>>> a = set('abracadabra')
>>> b = set('alacazam')
>>> a
{'a', 'r', 'b', 'c', 'd'}
>>> a - b # 集合a中包含而集合b中不包含的元素
{'r', 'd', 'b'}
>>> a | b # 集合a或b中包含的所有元素
{'a', 'c', 'r', 'd', 'b', 'm', 'z', 'l'}
>>> a & b # 集合a和b中都包含了的元素
{'a', 'c'}
>>> a ^ b # 不同时包含于a和b的元素
{'r', 'd', 'b', 'm', 'z', 'l'}
类似列表推导式,同样集合支持集合推导式(Set comprehension):
>>>a = {x for x in 'abracadabra' if x not in 'abc'}
>>> a
{'r', 'd'}
s.add( x )
将元素 x 添加到集合 s 中,如果元素已存在,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add("Facebook")
>>> print(thisset)
{'Taobao', 'Facebook', 'Google', 'Runoob'}
还有一个方法,也可以添加元素,且参数可以是列表,元组,字典等,语法格式如下:
s.update( x )
x 可以有多个,用逗号分开。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update({1,3})
>>> print(thisset)
{1, 3, 'Google', 'Taobao', 'Runoob'}
>>> thisset.update([1,4],[5,6])
>>> print(thisset)
{1, 3, 4, 5, 6, 'Google', 'Taobao', 'Runoob'}
>>>
s.remove( x )
将元素 x 从集合 s 中移除,如果元素不存在,则会发生错误。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remove("Taobao")
>>> print(thisset)
{'Google', 'Runoob'}
>>> thisset.remove("Facebook") # 不存在会发生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KeyError: 'Facebook'
>>>
此外还有一个方法也是移除集合中的元素,且如果元素不存在,不会发生错误。格式如下所示:
s.discard(x)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discard("Facebook") # 不存在不会发生错误
>>> print(thisset)
{'Taobao', 'Google', 'Runoob'}
我们也可以设置随机删除集合中的一个元素,语法格式如下:
s.pop()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Facebook"))
x = thisset.pop()
print(x)
输出如下(随机删除,所以可能咱们的结果不一样):
Runoob
多次执行测试结果都不一样。
然而在交互模式,pop 是删除集合的第一个元素(排序后的集合的第一个元素)。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Facebook"))
>>> thisset.pop()
'Facebook'
>>> print(thisset)
{'Google', 'Taobao', 'Runoob'}
>>>
len(s)
计算集合 s 元素个数。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len(thisset)
3
s.clear()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clear()
>>> print(thisset)
set()
x in s
判断元素 x 是否在集合 s 中,存在返回 True,不存在返回 False。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Runoob" in thisset
True
>>> "Facebook" in thisset
False
>>>
Python条件语句是通过一条或多条语句的执行结果(True或者False)来决定执行的代码块。
if condition_1:
statement_block_1
elif condition_2:
statement_block_2
else:
statement_block_3
Python 中用 elif 代替了 else if,所以if语句的关键字为:if – elif – else。
注意:
#!/usr/bin/python3
var1 = 100
if var1:
print ("1 - if 表达式条件为 true")
print (var1)
var2 = 0
if var2:
print ("2 - if 表达式条件为 true")
print (var2)
print ("Good bye!")
程序输出为:
1 - if 表达式条件为 true
100
Good bye!
从结果可以看到由于变量 var2 为 0(False),所以对应的 if 内的语句没有执行。
补充:以下为if中常用的操作运算符:
#!/usr/bin/python3
# 程序演示了 == 操作符
# 使用数字
print(5 == 6)
# 使用变量
x = 5
y = 8
print(x == y)
程序输出为:
False
False
在嵌套 if 语句中,可以把 if...elif...else 结构放在另外一个 if...elif...else 结构中。
if 表达式1:
语句
if 表达式2:
语句
elif 表达式3:
语句
else:
语句
elif 表达式4:
语句
else:
语句
# !/usr/bin/python3
num=int(input("输入一个数字:"))
if num%2==0:
if num%3==0: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可以整除 2 和 3")
else: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可以整除 2,但不能整除 3")
else:
if num%3==0: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可以整除 3,但不能整除 2")
else: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不能整除 2 和 3")
将以上程序保存到 test_if.py 文件中,执行后输出结果为:
$ python3 test.py
输入一个数字:6
你输入的数字可以整除 2 和 3
Python 中没有像 C 语言中一样直接使用 x?a:b 这样的三元表达式,但是它有两种替代方法:
(1)方法一:
a if x else b
该程序含义为:如果 x 为 True,返回 a;否则返回 b
>>> 'True' if 2 > 1 else 'False'
'True'
>>> 'True' if 2 < 1 else 'False'
'False'
>>>
(2)方法二:
利用 and or 短路运算的特点
and 运算时,例如 a and b,如果 a 为 False 就不再判断b的值。
or运算时,例如 a or b,如果 a 为 True 就不再判断 b 的值。
假设表达式为:x and a or b。如果 x 为 True,会接着判断 a,如果 a 等同True,就返回 a 的值。
如果 a 等同 False,就计算 b,返回 b 的值。如果你觉得有点绕,直接看下面的例子:
>>> 2 > 1 and 'True' or 'False'
'True'
>>> 2 < 1 and 'True' or 'False'
'False'
注意:但这种方法有个坑,如果 a 为 "",即空串,对它作真假值判断时会返回 False,与我们的假设不符。
>>> 2 > 1 and '' or 'False'
'False'
这里本应该返‘’,但是返回False,与假设不符,这是坑的地方。
当然,机智的网友找到了修补的方法,那就是把 a 和 b 用列表包起来。因为即使包含空串元素的列表,其表达式依然等同 True
上面的例子包裹后变成下面这样:
>>> (2 > 1 and [''] or ['False'])[0]
''
>>> 2 > 1 and [''] or ['False']
['']
可以看到,这种方法很多余,也很麻烦,构造了两个列表不说,最后还得依赖下标运算把想要的值取出来。
所以推荐使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好理解,也没有坑。
Python中的循环语句有 for 和 while
Python中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
while 判断条件:
语句
同样需要注意冒号和缩进。另外,在Python中没有do..while循环。
以下实例使用了 while 来计算 1 到 100 的总和:
#!/usr/bin/env python3
n = 100
sum = 0
counter = 1
while counter <= n:
sum = sum + counter
counter += 1
print("1 到 %d 之和为: %d" % (n,sum))
程序输出如下:
1 到 100 之和为: 5050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条件表达式永远不为 false 来实现无限循环,实例如下:
#!/usr/bin/python3
var = 1
while var == 1 : # 表达式永远为 true
num = int(input("输入一个数字 :"))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是: ", num)
print ("Good bye!")
执行以上程序,输出结果如下:
输入一个数字 :5
你输入的数字是: 5
输入一个数字 :
你可以使用 CTRL+C 来退出当前的无限循环。
无限循环在服务器上客户端的实时请求非常有用。
在 while … else 在条件语句为 false 时执行 else 的语句块:
#!/usr/bin/python3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 (count, " 小于 5")
count = count + 1
else:
print (count, " 大于或等于 5")
程序输出为:
0 小于 5
1 小于 5
2 小于 5
3 小于 5
4 小于 5
5 大于或等于 5
类似 if 语句的语法,如果你的while循环体中只有一条语句,你可以将该语句与while写在同一行中, 如下所示:
#!/usr/bin/python
flag = 1
while (flag): print ('欢迎访问菜鸟教程!')
print ("Good bye!")
程序输出如下:(可以使用Ctrl+c来结束循环)
欢迎访问菜鸟教程!
欢迎访问菜鸟教程!
欢迎访问菜鸟教程!
欢迎访问菜鸟教程!
欢迎访问菜鸟教程!
……
Python for循环可以遍历任何序列的项目,如一个列表或者一个字符串。
for in :
else:
Python loop循环实例:
>>>languages = ["C", "C++", "Perl", "Python"]
>>> for x in languages:
... print (x)
...
C
C++
Perl
Python
>>>
以下 for 实例中使用了 break 语句,break 语句用于跳出当前循环体:
#!/usr/bin/python3
sites = ["Baidu", "Google","Runoob","Taobao"]
for site in sites:
if site == "Runoob":
print("菜鸟教程!")
break
print("循环数据 " + site)
else:
print("没有循环数据!")
print("完成循环!")
程序输出如下:(在循环到 "Runoob"时会跳出循环体:)
循环数据 Baidu
循环数据 Google
菜鸟教程!
完成循环!
如果你需要遍历数字序列,可以使用内置range()函数。它会生成数列,例如:
>>>for i in range(5):
... print(i)
...
0
1
2
3
4
你也可以使用range指定区间的值:
>>>for i in range(5,9) :
print(i)
5
6
7
8
>>>
也可以使range以指定数字开始并指定不同的增量(甚至可以是负数,有时这也叫做'步长'):
>>>for i in range(0, 10, 3) :
print(i)
0
3
6
9
>>>
负数:
>>>for i in range(-10, -100, -30) :
print(i)
-10
-40
-70
>>>
您可以结合range()和len()函数以遍历一个序列的索引,如下所示:
>>>a = ['Google', 'Baidu', 'Runoob', 'Taobao', 'QQ']
>>> for i in range(len(a)):
... print(i, a[i])
...
0 Google
1 Baidu
2 Runoob
3 Taobao
4 QQ
>>>
还可以使用range()函数来创建一个列表:
>>>list(range(5))
[0, 1, 2, 3, 4]
>>>
break 语句可以跳出 for 和 while 的循环体。如果你从 for 或 while 循环中终止,任何对应的循环 else 块将不执行。 实例如下:
#!/usr/bin/python3
for letter in 'Runoob': # 第一个实例
if letter == 'b':
break
print ('当前字母为 :', letter)
var = 10 # 第二个实例
while var > 0:
print ('当期变量值为 :', var)
var = var -1
if var == 5:
break
print ("Good bye!")
程序输出如下:
当前字母为 : R
当前字母为 : u
当前字母为 : n
当前字母为 : o
当前字母为 : o
当期变量值为 : 10
当期变量值为 : 9
当期变量值为 : 8
当期变量值为 : 7
当期变量值为 : 6
Good bye!
注意:可以看到执行到 break 的那里的if的条件并不输入,也就是不输出“5”和“b”。
continue语句被用来告诉Python跳过当前循环块中的剩余语句,然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循环。
#!/usr/bin/python3
for letter in 'Runoob': # 第一个实例
if letter == 'o': # 字母为 o 时跳过输出
continue
print ('当前字母 :', letter)
var = 10 # 第二个实例
while var > 0:
var = var -1
if var == 5: # 变量为 5 时跳过输出
continue
print ('当前变量值 :', var)
print ("Good bye!")
程序输出如下:
当前字母 : R
当前字母 : u
当前字母 : n
当前字母 : b
当前变量值 : 9
当前变量值 : 8
当前变量值 : 7
当前变量值 : 6
当前变量值 : 4
当前变量值 : 3
当前变量值 : 2
当前变量值 : 1
当前变量值 : 0
Good bye!
注意:continue的时候是,把条件中的那一个跳过,继续循环其它,也就是把“b”和“5”跳过,继续循环其它,break是遇到条件就跳出循环,这个是两个不一样的地方。
循环语句可以有 else 子句,它在穷尽列表(以for循环)或条件变为 false (以while循环)导致循环终止时被执行,但循环被break终止时不执行。
如下实例用于查询质数的循环例子:
#!/usr/bin/python3
for n in range(2, 10):
for x in range(2, n):
if n % x == 0:
print(n, '等于', x, '*', n//x)
break
else:
# 循环中没有找到元素
print(n, ' 是质数')
程序输出为:
2 是质数
3 是质数
4 等于 2 * 2
5 是质数
6 等于 2 * 3
7 是质数
8 等于 2 * 4
9 等于 3 * 3
Python pass是空语句,是为了保持程序结构的完整性。
pass 不做任何事情,一般用做占位语句,如下实例
>>>while True:
... pass # 等待键盘中断 (Ctrl+C)
最小的类:
>>>class MyEmptyClass:
... pass
以下实例在字母为 o 时 执行 pass 语句块:
#!/usr/bin/python3
for letter in 'Runoob':
if letter == 'o':
pass
print ('执行 pass 块')
print ('当前字母 :', letter)
print ("Good bye!")
执行以上脚本输出结果为:
当前字母 : R
当前字母 : u
当前字母 : n
执行 pass 块
当前字母 : o
执行 pass 块
当前字母 : o
当前字母 : b
Good bye!
写在最后:注意点比较多,用法也很多,还是多练习多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慢慢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参考链接:
(1)http://www.runoob.com/python3/python3-loop.html
(2)https://blog.csdn.net/yilovexing/article/details/8057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