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看过东野的神作《白夜行》未免觉得《恶意》这本书稍有逊色。当然还是比一般推理作品要强很多。这么说是因为它保留了东野一贯的风格——重在带领读者解读作案动机,从而审视人性。他之前埋下的种种伏笔,或者说铺垫,就像是不同的某些物质,在最高点处“轰”的一声倾泻而下。 一章手记,一章自白的形式算是不太常见。因为两种写法都是以第一人称来描写,所以代入感很强,读者的思绪很容易被诱导。

从野野口的自述开始,加上布下的疑点,就把读者往错误的方向引导。直到加贺指出疑点,野野口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故事好像进行的都蛮顺利。但至此,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柯南的情节,虽然这是东野早期作品也不至于这么平庸吧。好在此时书才进行了1/3处。剩下的篇幅,必定是揭秘犯罪动机。好了,全书开始进入第二个高潮。从蛛丝马迹当中加贺找到了野野口和日高夫人初美奸情的线索。

用书中原话是“就算是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说老实话,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野野口先生,你也是这样吧?或许边你自己也说不清。” 很无厘头的动机,乍一看确实难以理解,但是不是正是这种奇怪、莫名的理由,才越能突显出一个人最深的恶意呢?

我们都尝试过爱一个人,势必也被很多人爱着,所以《白夜行》里面极致的爱只会让我们重新认识“爱”;而《恶意》,则带我们进入到一个不怎么熟悉的情感领域,让我们知道恨的极致是多么的恐怖。 这次的阅读,让我产生了一个矛盾。看推理小说是否应该慢慢看、自己思考,把自己当成一个侦探去寻找线索,这样才能更觉得作者构思的巧妙。但这种剧情有一种魔力,会吸引着你不自觉的往下看。

我想到了一个非常扫兴的话题,就是现实和艺术。想象一下,这一起命案,无论动机如何,在生活中被曝出顶多是一个新闻,如果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可能会做成一个专题让我们花上几十分钟去了解它,听听专家的解读。

但这种草草的带过之后——在我的理解下依然是“草草”,因为不可能再去怎么思考它——给我们留下的能有多少呢?又有谁会去体谅书中的每一个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人性?所以最近我才明白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它可以留住事件,也能留住时间。这个20世纪90年代的故事将被永远定格,我们随时可以看,后人依旧。想得再多,只会心痛,愿作家们能创造出更多经典的作品给我们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