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化市场现状

来源:知乎

鉴于市场上对国内的量化投资现状有比较多的认识误区,包括知乎上很多回答也是一知半解,我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一下现在国内量化市场的状态,主要在私募领域。

国内二级市场相对比较单一,债券市场主要在银行间交易,场内市场流动性有限,而量化策略对流动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国内的量化策略主要集中在股票,期货,期权三类产品上。

私募量化总管理规模大概在1000亿左右,其中量化多头和量化对冲产品估计在800亿以上,cta类产品大概在150-200亿左右,期权产品规模较小。

量化多头和量化对冲是量化选股策略的不同产品化,由于国内量化策略起步较晚。量化多头在渠道的接受程度还是远不如传统的主动选股,所以规模还是以量化对冲产品为主。

中国量化市场现状_第1张图片

量化选股策略又可以按照持仓周期和盈利来源分为三大类策略类。

第一类为换手较高的日内短周期选股策略,市场上也有人称之为高频统计套利策略,高频股票策略等等,但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持仓在5分钟以内的称为高频策略。我觉得日内短周期策略这个名词更准确一些,但由于国内的t+1制度,最高的换手也就480倍,而且必须有充足的底仓,所以并不是指隔夜无持仓。我一般把换手在100倍以上的归类为日内短周期策略。过去几年业绩比较突出较好的量化私募一般都是这类。比较知名的私募有金锝,九坤,幻方,锐天,致诚,明汯,其中金锝17年8月之前,明汯18年10月之前以中频为主,之后才是短周期策略。而其余几家一开始换手率就较高。

第二类为换手率中等的中频量化选股策略,或者称之为统计套利策略,换手率大概在40-100倍左右,多因子模型里面包括基本面,价量和情绪等因子,这类模型换手比第一类低,但容量会大一些。比较知名的私募有灵均,还有其他几家由于我不是非常确实其持仓周期,但估计在40-100换手左右。

第三类为换手率比较低的基本面量化低频选股策略,混以少量价量因子。公募量化较多采用这类策略,换手在4-20倍左右,但私募由于以对冲产品为主,而低频策略相对来说超额较低,主要做这类策略的私募业绩这几年不够出彩,规模基本都在下降。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量化私募管理规模普遍较小的现状下,日内短周期策略比较容易出彩,也得到资金追捧,但把不同周期的策略之间做对比来评估量化团队的水平是非常不合适的。

期货策略也是一样,市场上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周期,当然期货上是有真正的高频策略的,持仓是分钟甚至秒级,但这类策略都是用于自营,基本没有对外,所以对资管来说意义不大。募集的产品中一般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cta策略。

短周期cta策略持仓周期在1天以内,这类容量较小,但收益较高,国内代表的有九坤,思勰等。

中周期的cta策略持仓周期在3-5天左右,海外的two sigma 策略主要在这个周期,获得在收益和规模之间的一个平衡,国内代表公司有黑翼,涵德(不确定是短周期还是中周期)。

长周期的cta策略持仓周期一般在10天以上,主要是趋势策略。也有加入一些基本面因子的,这类策略代表公司较多,外资在国内做的较早的有Winton,AHL,国内的有千象等,历史业绩都比较不错,虽然没法和较低的策略比收益率,但管理规模和容量会大很多。

期权策略国内以两类为主,高频的基本做自营,对外的产品基本short gamma和 Vega,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场内期权现在只有50etf 的期权流动性较好,很多其他策略没法展开。

总体来说,国内量化市场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过去几年股指的贴水和流动性限制对量化市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这方面来说外部环境未来会有改善。包括最近的股指限仓放松和保证金降低。但另一个角度来说国内股市的流动性也在逐年降低,整体量化私募的超额水平也在逐年下降,近一年以很多量化私募都提高了换手率,过去几年表现较好的日内短周期量化选股策略未来收益也会面临更多挑战,对量化团队提出更高要求。

拓展阅读:

学习Python量化有哪些书籍?这里有一份书单送给你

量化交易领域最重要的10本参考书推荐!

配对交易—这个股票策略曾年赚5000万美元

一个量化策略师的自白(好文强烈推荐)

网格交易法,一个不容易亏钱的投资策略(附源码)

市面上经典的量化交易策略都在这里了!(源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量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