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础】概述——振动学

  声学(acoustics),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声学基础》从声源的振动特性、声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特性、声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性、声波的辐射以及声波的接收做了详细的介绍。
  何为声学的本质?“传声媒质质点产生的一系列力学振动的传递过程”,可以发现,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媒质,而是振动。通俗地讲,声源振动,然后带动周围的媒质振动,周围的媒质带动更远处的媒质振动,由近及远,这就是声振动的传播过程。

第一章.质点振动学

  在前两章的内容中,主要讨论振动体(声源)的振动特点。
  第一章考虑振动物体的尺度远小于波长(振动一次传播的距离),即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基本相同的情况,此时可以将振动物体看成集中参数模型进行分析。此时振动状态仅与时间 t t t有关,故数学模型是常微分方程。

自由振动

  首先分析自由振动的物体,可以通过牛二推导出其振动方程,其解是按固有频率 f 0 = 1 2 π K m M m f_0=\frac{1}{2\pi}\sqrt{\frac{K_m}{M_m}} f0=2π1MmKm 进行的简谐振动。其对应的物理是如果物理有初始条件,或者在0时刻给了一个冲击,那么它就会按照其固有频率进行简谐振动。

衰减振动

  然后,考虑到实际物体在振动时会存在阻尼,阻力可能来自粘滞摩擦(向热能转化),亦或是来自周围媒质的反作用(辐射声能),故其振动方程要引入阻力项。此时解会有两种情况,阻尼较小时做振幅指数减小的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会小于固有频率),阻尼过大时,不再进行简谐振动。

强迫振动

  最后,分析的是强迫振动。强迫振动,顾名思义,存在一个外力,施加于振动物体。此时,振动方程变成非齐次常微分方程,这类方程的解由通解和特解组成,从信号与系统的角度讲叫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而声学基础里称为自由响应和稳态响应。我们知道自由响应是指数衰减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忽略不计,物体的振动状态最终由稳态响应来反应。
  我们假设外力是一个频率为 f 0 f_0 f0的简谐力,那么稳态响应将是频率为 f 0 f_0 f0的简谐振动,其位移振幅应为 F a ω 0 ∣ Z m ∣ \frac{F_a}{\omega_0 |Z_m|} ω0ZmFa,很明显这是一个与频率相关的函数。同理,其速度振幅,加速度振幅也同样是频率相关的函数。
  不同的频段,振幅的频率特性不同,我们主要利用三种频段范围。第一种是共振峰附近的频带,此处很小的外力就能激发很强的振动,进而辐射更大的声功率,例如换能器。第二种是具有均匀(平坦)的频率响应的频带,此处可以保证输入输出不失真,例如电声设备中。第三种是频响很弱的频带,此处外力作用下输出的振动幅度很小,例如隔振系统中要保证强外力作用下系统振动依然很微弱。
  位移振幅、速度振幅,加速度振幅的平坦区不同,位移位于低频,此时其振幅可以近似成 F a K m \frac{F_a}{K_m} KmFa,称为弹性控制区;速度位于共振峰附近,此时其振幅可以近似成 F a R m \frac{F_a}{R_m} RmFa,称为力阻控制区;加速度位于高频,此时其振幅可以近似成 F a M m \frac{F_a}{M_m} MmFa,称为质量控制区。在电声设备中,力学端与电学端耦合时使用的是哪个物理量,则其平坦区对应的频段。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单频外力作用的强迫振动方程,那么针对任意外力呢?当然是傅里叶分解成单频外力的叠加啊!周期性外力用傅里叶级数分解,非周期性外力用傅里叶逆变换分解。这就是经典的信号与系统中针对零状态响应最经典的求法。数学上看,振动方程就是个常微分方程,那也就是个线性时不变系统,这样求解当然没有问题。求得每一个单频外力的响应后,叠加即可得到最终的稳态响应。
  附上经典框图:线性;分解;合成;
【声学基础】概述——振动学_第1张图片

第二章.弹性体振动学

  第二章中考虑振动物体尺寸与波长相比拟,即各位置运动状态不同,此时要看成分布参数系统进行分析。此时振动状态既与空间位置 x x x有关,由于时间变量 t t t有关,故数学模型是偏微分方程。

弦振动

  弦振动是把具有一定质量的细绳张紧,以张力作为恢复力进行的振动。
  取弦上的一个微元,计算两端张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根据牛二列出运动方程,消去微小量即可得到弦振动方程。其数学形式是波动方程,其中 c = T δ c=\sqrt{\frac{T}{\delta}} c=δT 是波动的传播速度。
  根据数理方法中的达朗贝尔方法,我们知道波动方程的一般解是两个不同方向传播的波函数,由于边界条件的存在(弦的两端被固定),传播会被反射,所以弦上的任何位置都同时存在正向波和反向波,有界弦上形成驻波。
  针对两端固定的弦振动,利用驻波法求解弦振动方程可以得到解的具体形式,是由各阶简正模态叠加的形式,即若给定初始条件或者在0时刻给一激励的自由响应。每一号简正模态空间上呈现三角函数式的幅度分布,时间上呈现的简谐振动,与其简正频率 f n = n 2 l T δ f_n=\frac{n}{2l}\sqrt{\frac{T}{\delta}} fn=2lnδT 相关。而不同简正模态的系数可以同过初始条件(初位移or初速度)去求得,因为不同号模态是正交的,所以求解时很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边界条件是两端固定,即位移为0,不同的边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简正模态,如果是质量负载边界条件的话,会出现非谐频。

棒振动

  此处仅讨论棒的纵振动,其恢复力主要由其劲度(弹性)产生,其实纵振动的物理过程与声波的传播过程非常类似。
  在棒上取一微元,计算其单位长度上的伸缩量(应变),利用虎克定律(应力正比于应变)即可算出不同位置处的受力大小,再对其列运动方程,消去微小量后就能得到棒的纵振动方程,其数学形式同样是波动方程,其中 c = E ρ c=\sqrt{\frac{E}{\rho}} c=ρE
  棒的纵振动的数学形式跟弦振动的数学形式一模一样,那么可以预料到其自由响应的形式也与弦振动一模一样,也是简正模态叠加的形式。
  这里我们分析一种新的边界条件,“一端自由,另一端受简谐外力”。此时的棒振动不再是多个简正模态叠加了,而是只有同外力频率相同的振动模式。类似于集中参数模型,如果外力频率与简正频率相同,则会形成共振(振幅非常大),因为分布参数系统存在多个简正频率,所以会有多个共振峰。

膜振动

  膜振动的恢复力主要是张力。
  因为膜是二维的,取一体积微元,类似于弦振动,在 x x x方向和 y y y方向分别列出运动方程,注意这里的 T T T为单位长度上的力,可以得到膜振动方程。其数学形式是波动方程,其中 c = T δ c=\sqrt{\frac{T}{\delta}} c=δT
  我们考虑膜对称振动的自由响应,此时选取柱坐标系求解振动方程。通过驻波法可以得到解同样为各号简正模态的叠加,每一号简正模态空间上沿径向的振幅以0阶贝塞尔函数 J 0 ( k n r ) J_0(k_nr) J0(knr)形式变化,时间上是简谐振动,且与简正频率有关,这里的简正频率不再是倍频的关系,而是由0阶贝塞尔函数的一系列零点决定。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直角坐标系下三角函数是驻波解,e指数函数是行波解;柱坐标系下柱贝塞尔函数是驻波解,柱汉克尔函数是行波解;球坐标系下球贝塞尔函数是驻波解,球汉克尔函数是行波解;物理上,两个方向相反,幅值相同的行波叠加形成的是驻波。
  然后再来讨论一下膜的强迫振动,假设膜的表面受到一个处处相等的简谐力,此时振动方程变为一非齐次偏微分方程。时间上为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与简谐力相同,故波动方程可退化为一非齐次常微分方程,自变量为 r r r(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对非齐次偏微分方程作一傅里叶变换的操作)。该部分的解可以由通解+特解组成,通解如上,是一0阶贝塞尔函数 J 0 ( k 0 r ) J_0(k_0r) J0(k0r) k 0 k_0 k0由简谐力频率决定;特解是一常数;两者叠加的结果需要满足边界条件,即:
A J 0 ( k 0 a ) − p a k 0 2 T = 0 AJ_0(k_0a)-\frac{p_a}{k_0^2T}=0 AJ0(k0a)k02Tpa=0 A = p a k 0 2 T J 0 ( k 0 a ) A=\frac{p_a}{k_0^2TJ_0(k_0a)} A=k02TJ0(k0a)pa
  可以发现,如果强迫力的频率正好与膜的简正频率相等,此时会发生共振,同样会存在多个共振峰。如果膜的尺度很小(相当于横坐标截距左移)或是振动频率很低(相当于曲线变宽),那么幅值在[0,a]上变化会很小,说明各部分运动状态几乎相同,即可近似看作集中参数模型。
  如果考虑阻尼的话,即引入一项位移的一次导数项,此时引入复波数便可继续化简为亥姆霍兹方程,负虚部代表衰减。

第三章.电力声类比

  这一章很独立,没有描述声学的物理机制。电力声类比的概念主要应用于电声学中,因为电声器件是一个电学、力学、声学耦合的系统,经过电力声类比画出的等效电路图可以将三部分耦合在一起,更直接地分析激励和响应的关系。
  电磁振荡、力学振动、声振动虽然是不同的物理现象,但是他们在数学形式上却存在相似性。若为集中参数系统,则都用常微分方程去描述。注意,这一章的前提条件就是集中参数模型。
  电学方程基于欧姆定律;力学方程基于牛二定律,如果将力学中的物理量一一地与电学中进行类比的话,即可以用电路图来描述一个力学系统,这里要注意我们一般使用导纳型类比,因为利用拾振器可以测量系统任意一点的速度,类似于电压,测力计需要连入系统中才能测量两端的互作用力,类似于电流。其他类比量分别是:电阻类比力阻的导数,电容类比质量,电感类比弹性。
  声学方程也是基于牛二定律,这里我们选取最基本的声学振动系统来进行分析,也就是亥姆霍兹共鸣腔。我们首先分析腔的作用,短管内的空气柱发生微小位移后会使腔内空气压缩,产生一个逾压,列出绝热方程并进行泰勒展开,可以发现逾压和压缩位移是线性的,故对短管内的空气柱而言,腔就相当于一个弹簧。以空气柱为研究对象,列出其运动方程,并与电学物理量进行类比。这里是阻抗型类比,声压类比电压,体积速度类比电流,声质量类比电感,声阻类比于电阻,声容类比于电容。
  在画力学系统的类比电路图时,要顺着力线去分析,注意元件两端是速度差,而质量元件是以惯性系为参考的,故其一端必定接地。在画声学系统的类比电路图时,要顺着体积速度线去分析。因为声学遵循的也是力学规律,故声学端可以和力学端耦合,但是由于单位量纲的不一致,耦合时需要添加一个变量器(力学到声学S:1),耦合前记得把力学端导纳型转化成阻抗型。
  《声学基础》中没有论述电学端和力学端的耦合,这个概念在《电声学》中可以找到,即机电四端网路,这部分我学的也不好,就不论述了。

Reference:
杜功焕.声学基础(第三版)[M].南京大学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声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