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很“靠谱”

2680字,建议阅读5分钟。


很多公司招人的时候,在招聘启事里往往会填上一个选拔标准:靠谱。当求职者看到“靠谱”二字时,会将其自动翻译成“有能力”。于是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求职者:“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吗,请举个例子”,求职者举的例子一般是自己能力有多强,做过什么项目,解决过什么问题等等。实际上,“靠谱”的含义可不是“有能力”,它有着自己的独特定义。

今天,我们便来聊一聊什么是“靠谱”。

1.三个标准

当有人向我寻求对XXX评价的时候,我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便是“靠谱”。

“靠谱”有三个标准:

  • 客观下承诺
  • 结果可预期
  • 事事有反馈

这三个标准,分别对应一个人做事情时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如果都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这个人则可以被称作是“靠谱”的。

“客观下承诺”,对应的是一件事的准备阶段;“结果可预期”对应的是执行阶段;“事事有反馈”对应的是收尾阶段。从开始到结束,一件事算是完成了一次闭环。

这三个标准与专业能力完全无关,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也可能是不靠谱的。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很突出,他也可以做到“靠谱”,成为一个被信赖的人。

下面,我们分别谈一谈这三个标准。在了解完这三个标准后,我们便可以理清“靠谱”代表着什么。

1.客观下承诺

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我最担心的是协作方做事情时“不客观”。

举个例子。在创业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技术团队,所以开发APP的任务只能交由外包公司来完成。该公司老板的技术实力极强,但具体负责我们项目制作的小团队的技术实力比较一般。我们和外包公司之间是按照功能的多少、难易程度来付费,而外包公司的老板则是按照工作时间给员工来发工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的需求是把产品做好,所以要完成一些有难度、用户体验较好的功能。但是负责敲代码的小团队则希望我们的功能越简单越好,因为简单的功能不用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套用已经做好的模板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干活,而且每一分钟过的又很轻松。

我们在与小团队的沟通之中,逐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最开始,我们不懂技术,所以每逢设计功能,都要去请教小团队的技术意见。随着沟通频次的增加,我们发现凡是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功能,他们就会说:“这个靠技术无法实现,你们太异想天开了。”

刚开始,我们非常相信小团队的话。但后来他们做的有点过分,其他APP上都有的功能他们竟然也说靠技术无法实现。直到有一天,我好奇之下粗浅的自学了他们所用的编程语言,在能看懂技术文档后,我把之前所有他们说实现不了的问题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所有的问题在网络上都有了现成的解决办法,是早已被解决的问题。

小团队基于自己的懒惰心理,向我们做出了“技术无法实现”的保证,这便是“做事不客观”。他们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把自己的个人情感掺杂了进来,导致了我们无法对一件事进行合理的预判。

小团队的例子,是因为懒惰拒绝做事。还有一群人,会因为酷爱吹牛X而夸大自己的能力,主动揽事做。

在日常的交际中,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人:“这事儿交给你哥我,肯定给你办好。”但往往答应好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在你心急火燎的反复催他的时候,他会反问你:“别着急,你难道不相信你哥我?”一句话就能把你怼的无影无踪。这种人,往往因为好面子,爱炫耀,从而不客观的解决事情、处理问题。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不靠谱”的行为。起因是无法“客观下承诺”。“客观下承诺”,是就事论事,不掺杂个人情感的一种行事风格。懂得“客观下承诺”的人,会给出公正客观的信息,能做到就是能做,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们不会随便说大话,给接收信息的人造成误判。

通过传递不夹杂个人情感的信息,可以显著地降低协作方的风险。

2.结果可预期

“结果可预期”指的是:你的能力强不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边界要让协作伙伴知道。他们能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找你,找你能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有些人能力很强,但是答应的事做不到,遇到危机不求助,直到把小麻烦拖成大麻烦。这也叫不靠谱。可以说,“结果可预期”要求的不是你能力有多高,而是要求你的能力要有“稳定性”。

举一个篮球的例子。职业篮球手和业余篮球手的区别并不在于后者的命中率低,而在于业余篮球手手感火热的时候往往可以连续进球,但状态不好的时候又会连续的投不进球。状态好的时候,业余篮球手可以连续投进5个,然后再连续投丢五个,这种情况下的命中率为50%。而职业篮球手投进一个,投丢一个,再投进一个,再投丢一个,命中率也是50%。对于教练来说,他喜欢用发挥稳定的球员,哪怕命中率低一点也无妨。因为稳定的球员可以显著降低教练排兵布阵的风险,使教练的战术在赛场上得以高效率的体现。

那怎样才能做到能力稳定呢?

首先,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事情本身,任何情况下都要为事情本身着想。不要因为面对的协作者是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而把他区别对待,也不要因为最近自己的一些家庭变故就影响自己做事时的方法。

有一些人常常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比如最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一周的工作就受影响,上班路上被一个大妈骂了两句,这几天接待老年妇女就没有好脸色。这就是“不靠谱”的表现。

其次,“能力稳定”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我从吴军老师那里看到过一个例子: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位名医给我女儿检查近视眼毛病时,给她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发生结果会很糟糕)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找出原因。在此之前,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则显得没有章法,当然也就没有找出病因。

可以说,能力越稳定,协作方根据你的能力所做的战略规划就越有效,风险就越低。

3.事事有反馈

“事事有反馈”的标准很简单,一件事不论做得好不好,做到了什么程度,都要及时把最新的信息反馈给协作方。

有的人在事情失败了的时候会把失败的消息往后拖,故意隐而不报。殊不知隐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让问题持续发酵,导致更差的结果。

所以说,靠谱不是说自己很能干,不是答应了什么就一定能做到什么。那是神仙,那不叫靠谱。靠谱,是你与协作方保持高效的互动,让你们的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可以降低协作方的风险。

在分工协作的社会体系之中,利润与风险并存。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如何有效的降低风险是每一个人都在考虑的事情。如果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做到“客观下承诺”、“结果可预期”、“事事有反馈”,则可以大幅度降低协作方的风险。

那什么是“靠谱”?

“靠谱”就是可以降低协作伙伴的风险。

4.知识总结

今天的知识要点如下:

  • “靠谱”意味着可以降低协作伙伴的风险;
  • “靠谱”有三个标准:“客观下承诺”、“结果可预期”、“事事有反馈”。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