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个月走过了欧洲50个城市

我用十个月的时间,走过了欧洲50个城市,这个2年欧盟硕士项目的强度,不能以单纯对学习上的投入来计算,感受更费力而充满挑战的,是身在丹麦,因不能“抱团取暖”,只能自己“钻木取火”,窘迫地用蹩脚的英语和不同国籍、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磨合。在欧陆摸爬打滚,加之与各国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以前我毫不关心的国际时事,就这样近在咫尺。关心起似乎确切存在着的,"共同的命运"。世界很大,你得边奔跑边喊救命地焦灼。

我十个月走过了欧洲50个城市_第1张图片

“学业”上,没打算按班地寒窗苦读,毕竟不是坐得住的人。旅行对我而言,是一直不消褪的好奇与热爱。也没有想着去寻找什么意义,因行进而连结起来的不同人事,那种相关,真让人上瘾。还没有来到欧洲前,欧洲是,成为所有地方的所有人的梦的起点。细心读过LENS杂志每一期的欧洲城市,那些遣词造句是摘抄本上的常客,拼了青春想要挥洒的彼岸。

非常感恩,在尚可负担的情况下,能选择去不同的地方。有一个假设可能挺重要的,欧洲人各有不同,每个地方都独一无二。

决定去哪儿比较随性,做决策亦很迅速,随身携带欧洲地图,有时是心血来潮一个人走,有时是一拍即合受欧洲朋友邀,有时是受各种渲染、对某地充满幻想,有时是看展、访友、探亲顺路。

欧洲是非常适合自由行的地方。语言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你愿意去学几句简单的当地话,在法国被调教过很多次发音,终于凑齐了万用“五件套”,到了南欧还被夸法语说的好(当然,法国人只是客套一下)。

个人经验而言,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较高,放下戒备,稍微防盗即可。常备着的APP,如couchsurfing,airbnb,blablacar,其所推崇的旅行方式,都是基于一种信任的默契与share的共识。花较少的钱,做几天当地人。这种旅行的方式似乎能慢慢地改变多疑的脾性,建立起对陌生人的信任与好感。

假若,当地土著兴趣广泛而博学,执着带你一探究竟,从宏观的景点到微观的在地,时得惊喜连连。四月底,瑞士首都伯尔尼,沙发主早早代为订好了参观国会的人工导览,置身其中,仿佛亲历了国会决策的每一环节,从瑞士选择中立的来龙去脉到本国没有总统,只有7位联邦领导人的政治体制,娓娓道来,栩栩如生。

一路蹭了好些熟人关系,以及朋友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之热情好客。几乎没有住过正经酒店。民宿、青旅、朋友家的床,物价昂贵的国家会首选沙发客。旅游对我,不仅仅是看风景、发呆、拍照,风土人情的融入往往是旅途的高潮。是去观察人,是享受、学习异国文化的过程,是参与式观察,是暂离仄逼的固有圈子,萍水相逢的转瞬却永恒的美感。

体会过种种无私的善意:在只有一面之缘的捷克朋友家畅饮,他母亲甚至怕我们滑雪现金不够,偷偷塞好钱;在慕尼黑打德式小火锅,德国朋友的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酒,开始聊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和东西德的往事;在佛罗伦萨拜访普拉托服装制造之都,混入当地华人饭局,举杯都是乡情;在苏黎世游客稀少的森林里,被剑桥代码哥领着,沐浴着阿尔卑斯山的落日;在赫尔辛基和疯狂二猫share沙发,听在必胜客打工的朋克小姐,羞涩地谈起她赚钱、辞职、旅行摄影、花光光,以此往复的20岁;在南法阳光灿烂的村庄,认识了最可爱的劳拉和奶奶,英法老年人的情调,是年龄沉淀、性格各异、语种骄傲的张扬;在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重新操起粤语点叉烧牛河,听她讲起十几岁离开父母,在荷兰安家的移民故事;在瑞士为纪录片节张贴海报,让自己溺死在了西班牙语和法语这两首动听的歌谣里;在飞伊斯坦布尔的航空上和土耳其烤爸爸天团学唱伊斯坦布尔之歌;在布达佩斯,匈牙利小哥长篇大论的攻略千里传书,C哥在布达佩斯的夜景里飙车介绍中国市场,出租车大叔告诫我手机还是中国华为的好;在罗马,意大利同学早起赶火车来相聚暴走,讲解地道吃披萨的方式是手撕;在奥斯陆和老友重逢,没想到每次都是我在广州火车站接站送行,这次能在北欧漫长的冬夜里碰杯......

人与人跨过地域而有了整体有机的相依,我不禁窃喜,感动长生。我还是满怀的刻板印象,至少我没有停止去打破的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十个月走过了欧洲50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