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6 数字社会,未来已来

前几天在一个上海ICT Leader的年会上,我说,借用王坚博士的2050的概念,2050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数字社会,未来已来。当时就有个兄弟说,这个Nokia的兄弟说的太远了(言下之意,太扯了)。当时我提的是说,2050,30几年后,那个社会下,电脑和手机以及各种现在的软件/系统就不仅仅是人的工具了,而是和人一样的共生关系(这也是symbiosis的词义),半人半硅;更深一步说,(其实我们忘了,基因技术/生物技术也在极大极快的发展,到了一个奇点时刻)到时候,恐怕不是半人半硅,而是半人半兽半硅---你需要力量,给你狮子的基因;你需要美丽,给你孔雀的基因;你需要抗辐射,给你蟑螂的基因。

想起来,觉得扯,其实未必。 童年的我生活在淮海平原的一个典型中国农村,基本是农业社会,刀耕火种,我想除了有火柴(洋火),其他的和几百年前也一样吧:自己种地,自己收割,打场,然后自己磨粉,蒸馒头。自己种棉花。自己种菜,需要的就是一些盐巴和火柴,用的是煤油灯。 到现在也就30年。

初中开始有气灯,中学开始有了电,有了电视,录音机,卡带,自行车。那个时候汽车?!奢侈品。

大学去了北京,必须说,那个时候的北京是一个恢宏的存在,但算不上现代,我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延续加上北京的人情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巨大遗产,倒是也其乐融融。

工业社会的理解是在大学研究生实习到全国各地了解学习实践铁路组织(我是学铁路运输的,就读于号称中国铁路黄埔军校的北交大),大一统的组织,震撼的编组场,繁忙的货运站客运站,“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工业社会的代表就是铁路了。规模化,机器化,精密,细致,追求效率,机器厂房重要优先,人只是工具。 图中郑北编组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编组作业站,我们实习近一个月,我们上下班不是走路,不是坐公交,是打车,打的的是火车头,不带后面车厢的火车头!

2018-12-26 数字社会,未来已来_第1张图片
2018-12-26 数字社会,未来已来_第2张图片
2018-12-26 数字社会,未来已来_第3张图片

工业社会并没有教会什么是商业社会,和商业思维,当我来到上海的时候,立马悲剧了,以为我工作了很多年,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银行账户,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富人,不愁吃不愁喝。 来到大上海,发现啥都买不起,然后开始买啥亏啥的韭菜阶段。 直到现在也是一直被割的韭菜,只不过现在被割,知道要缩缩脑袋,跟对手讨论下下手温柔下,慢些,这样将来还有的割。

这些也就是20几年。

199x年去上学,去北京的绿皮车不是从车门进去的,是要从窗户爬进去的;车厢不是一层坐的,是四层:一层行李架,二层座位顶,三层座位,四层就是地板。 对不起,车厢也是没有厕所的,因为厕所也是座位(厕所门被挤掉了),印象里要近20小时的行程,不知道当时我难道不要大小便的吗?不过在徐州站买票被挤的差点没命倒是印象深刻——在排队的队伍里,没一点动弹;当有前进的时候,紧实的无从呼吸,大喊声,啼哭声,乱作一团,实在不行的话,就看到有人从密密麻麻的黑色头顶踩过,你根本无力也无从问起谁踩了你的头,而恰恰应该感到幸运,你还站着,踩你的不是一双双脚。

到现在高铁遍布,我回家3个小时不到。 短短不到30年。

车曾经是奢侈品,是去美国留学的动力之一,可现在呢?

BP机,手机,iPhone,也才10几年。第一代iPhone,第一代iPad,我都有,因为那个时候我惊为天人—还有这样好的的产品。

人总是线型思考的,这是人天生的思维的局限。 就像二次大战前的欧洲居民,他们也以为这只是历史上无数欧洲战争的一个插曲,可事实呢?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即使是维克多(《活出生命意义》的作者,哲学家)也以为没事。

2050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将和历史上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蒸汽和电力),商业社会,网络社会(以PC,ICT,Internet以及后来的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社会形式,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和物联网,生物科技/基因技术为基础全面爆发的社会, 生活,工作,教育,生产,娱乐,消费都将完全不同,思维也会全然不同。 而这个社会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学习,改变思维,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自以为是是女儿对我经常的评价,经常对我进行反教育),愚昧而不自知。


图片发自App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26 数字社会,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