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_第1张图片

人都是有些惯性的,这些惯性造成了我们认为的和真实的情况存在偏差。而这些认知偏差,很难通过自我反思来纠正。因为很多是潜移默化的,难以察觉的,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东西,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确是身在其中,而难以察觉。

这篇是行为金融学里面的一篇关于认知偏差的内容,来梳理和总结下,也算给自己提个醒。

一 自我归因

简单来说,就是遇到好事, 认为是自己的实力;对于遇到的坏事情, 认为是外部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我们在股市投资,赚钱了,觉得是自己比较英明

选股;投资失败了,说是大趋势是这样和自己的技术无关。这样就造成了盲目自信,盲目自信地做事就会栽跟头,然后抱怨外部原因,偶尔巧合成功了,又自大起来,周而复始。这种自我归因,容易蒙蔽我们的双眼,看不到真实。

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

二 后见之明

人容易记得值得自己做对的事情,比如你在没有真正炒股之前,会发现自己的看好的股票都在涨。等真正买股票的时候,发现却不是这样。现在房价一直很高,一些人可能就在想,其实我以前就知道房价会涨了,只是我自己没有买而已。真实情况是什么那?其实只是人只是“善于”记住自己厉害的地方,这也让人盲目自大。

自我归因是从做过事情中的体会,而后见之明是没做过的事情,自己总是臆想自己以前的决策是对的。

三 认知惯性

原来文章中说的是认知失调, 觉得叫认知惯性更好。所谓的认知惯性,就是人后面的思想和行为要和自己以前的尽量一致,保持这种惯性。比如买了房子的人,不愿意听房价跌价消息,就算看到了也不愿意相信,因为一旦相信了,这个言行和以前买房子的行为就不一致了,让人觉得难受。买车之前,会做各种比较,看各种评测,一旦购买了一辆车之后,就不想看车的信息了,不需要了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怕看到自己购买的车的不好信息,破坏了自己的认知惯性。

类似的情况还有,你买一只股票,亏损了,多半的可能是加仓,总在心理想会涨上来的,这就是一种认知惯性。人的这种前后尽可能保持一致的行为,和物理学中的惯性很像,就是尽量保持惯性。

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总想和以前的保持一致,所以突破是一种反人性的。

四 确认性偏差

确认性偏差,我觉得和认知惯性很像。认知惯性多指行为一致,而确认性偏差多指思想想的偏好。比如你做了一个投资,只愿意相信对这个投资有利的信息,甚至主动给骗子公司找各种不靠谱的借口,也不愿意相信对此投资决策不利的信息,像是被按了过滤器,只过滤出对自己的行为决策有利的信息。

总是戴着过滤信息的眼镜看问题。

五 胡乱联系

所谓的胡乱联系,就是本来只是关联的,但是不是因果的关系错认为因果关系。1948年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不管鸽子做什么,每隔15秒钟给鸽子固定喂食。但是鸽子却不这样认为,它们认为一定是自己的某种神奇的动作,引起了喂食,这就造成了有的鸽笼的鸽子认为自己的点头造成了主人喂食,所以一直拼命点头;有的鸽笼的鸽子认为是自己的煽动翅膀造成的主人喂食,于是就拼命点头。

这和我们人类也有点像,比如我们都有幸运数字的说法,都有幸运颜色的说法。错把联系当因果了。

总喜欢总结规律,但是很多规律是没有道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