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众社会习惯用标签来定位和区分个人。参加唱歌比赛节目,擅长爵士的叫“爵士女嗓“,歌声悠扬音色清透的称为”灵魂歌者”。参加智力竞赛节目,12岁擅长速算的少年被标签为”速算神童“。某畅销书作家每次宣传,总会贴上介绍为”前纽约市副市长“。
看到贾跃亭,人们心里首先想到的便是“骗子“这个词。中间这张照片,不熟悉的人只觉得是网红,但一提起雪梨的名字,便免不了会说”王思聪的前女友“。而罗振宇的名字,也已经与”逻辑思维“、”跨年演讲”这样的标签挂钩。
标签能够辅助认知,展现出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反过来又恶化了舆论生态。例如雪梨这个例子,如今的雪梨已经结婚并且成为了一位准妈妈。然而围观群众们仍然还是会用“思聪前女友”来介绍和形容她。
个人品牌的建立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聚沙成塔地经营。但,毁掉个人品牌往往就是一件事。例如前段时间天天霸占热搜榜的薛之谦,就因一个与前女友的丑闻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职场当中,个人品牌的建立更是至关重要。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越来越谨慎,通过前期最多2-3次的电话或面谈沟通,确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入职。除了在面试中,了解对方的职业经历和专业背景外,往往通过很多细节能够反映一些性格和个人状态。哪些细节会影响到是否能应聘上,是否能晋升,或者是否能谈下一个跟进很久的客户呢?朋友圈、个人形象、相处方式和态度等都是影响因素。
朋友圈
朋友圈这个个人展示的平台,会显示出你最真实的生活/工作状态,然而朋友圈又恰恰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很少人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朋友圈正在影响着自己的个人品牌。若你日常不分工作电话和私人电话两种的话,那么你的朋友圈里不仅有自己的亲朋好友,还会有你的同事甚至是客户。
虽然,微信朋友圈已经有了分组功能,但好几百号朋友的分组信息,很少有人会谨慎到定期整理。因此,我们在发朋友圈时,就要想清楚,你到底希望在亲朋好友或同事客户的心里营造怎样的形象。
例如以下这个朋友圈,很明显打造成一个专职代购的形象。每天高频率的刷屏,介绍产品,展示自己庞大的出货量,吸引更多的顾客前往购买。作为一个专职的代购,无疑她是专业的。
但是若只是兼职代购,那么就需要谨慎了。做代购工作需要与有意向的顾客进行沟通,需要你处理客户异议以及物流快递等诸多信息。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兼职工作是否会影响到正职工作,这个问题我们暂不讨论。但你是否有想过,在上司甚至是同事心里,你通过朋友圈时常发布代购信息,是否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
除了兼职的问题,还有一种是经常在朋友圈内出现的情况,就是吐槽。一天到晚只会发自己多么痛苦、悲伤、累、辛苦,吐槽同事或客户态度恶劣。每天不是被客户刁难,就是累到十一二点。到了空闲时间,不是喝酒喝晕,就是玩游戏排名前几。像这种充满负能量的朋友圈,估计是你也会在看过一段时间后,默默屏蔽他。
个人形象
有句谚语说:You are what you wear. 在职场,穿着得当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能为自己的争取到更多的另眼相看和机会。这个关于“一个女生靠穿衣发迹的故事”,虽然有点脱离实际,夸大穿衣对职场生涯的影响力,但不得不说人靠衣装,给人一个干练、精致的形象,确实能够说明你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是有要求的。
优酷《衣二三 穿衣之道--一个女生靠穿衣发迹的故事》
在职场,到底应该怎么穿?真的需要穿成西装革履的房产中介Style吗?当然不,以下提供全年适用的商务通勤装的穿衣经。
职场中的穿衣规则是:不追求时尚,只追求品质。稳重、干练中,通过细节提高品位和彰显个性。因此在颜色选择上,大面积的单品推荐黑白灰、大地色、蓝色系三类,不追求过分个性化的朋克/甜美/碎花等花色,纯色和简单的细格子、条纹最为合适。
炎热的夏季,能够提升个人气质的通勤上衣,推荐有领的Polo衫和衬衫。有领的上衣永远比无领的T恤更有精神。下装西裤和卡其裤都是比较百搭的选择。
温度怡人的春秋,则可在上述造型基础上,外加一件针织衫/休闲西装/套头衫/毛衣。既能够保暖,又不影响自身的职场专业的气场。
寒冷的冬季,只需再在外加一件羊毛大衣、羽绒服或各类外套。
如今的时尚圈已经开始接受穿西装搭运动鞋,表现出年轻活力。但职场追求的是稳重、靠谱,因此鞋子的选择还是以皮鞋为主。俗话说,一个人的品位和消费水平,男人看鞋,女人看包。因此,可以在以下款式上做选择。
女士的职场穿着,就有太多太多可以详说的点了,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留言告知,下次专门开一篇详细写写。
谈吐
前面说的朋友圈和个人形象,都只是影响个人品牌的部分因素。职场专业形象从一个人的谈吐能够获取很多信息,例如:爱打断别人说话的人,可以读出他强势的性格;说话声音轻的人,一般较为腼腆内向;对服务员态度不友好的,可能平时的态度就不够谦和。
当然,谈吐不仅仅包括说话的方式,还包括你说出口的内容,以及逻辑思维。与人第一次交往聊得到话题,社交场合无非围绕兴趣爱好、职业等话题。而工作场合则围绕着所从事的行业、专业、公司、同事等。
先来说说最需要尬聊的相亲场合,一对不认识彼此的男女,第一次见面除了看外形,就剩聊天了。是否谈得来,往往是大部分人择偶的标准之一。何为谈得来呢?说到底还是从对方出发,聊聊对方的兴趣点,从而发现彼此身上的共同点。
失败的相亲尬聊往往会出现这样场景,一方用了80%的时间在说话,全然不管对方是否感兴趣。例如直男们容易陷入一直说最近玩的游戏、自己的职业、收入、条件,美其名曰让对方更了解自己,实际却是释放自己很牛很厉害的信号。对面坐的女生一来没被此男生吸引,二来已经在心里打了叉。
相亲和商务拜访往往是一样的,双方抱着看一看的态度,认识对方。但很少有人想过,要给对方留下怎样的形象,需要做怎样的行为,才能更好地赢得下一次见面的可能性。另外,印象的形成会因不同对象而变化。因此时刻留意对方的态度,能够读出一些对方的心理状态。例如会面时,频繁看手机、看表,就说明对方对你正在说的内容不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