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冰一篇崇达一篇想到

图片发自App

下午,和胖子相遇。吃一顿便饭已是四点多。就如混沌里我们必然是穿行城市的人一样,要完成自我的一段路程。而今天下午的这段旅程就很单纯,去拿件东西,很顺利。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路上能烤熟几只青蛙,我们都要饱餐一顿,获心灵救赎的武器。


期间在家乐福,看了两篇文章,很有感触。

大冰写一个少年和一只小喵,崇达写张美丽。

我们多数看到温情,看到时间苍狗,看到功德圆满,看到世间百态。这些或者可能也是作者要传达的,普世的价值观上生长太多荒谬,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童年阴影,任谁也推脱不掉。向来不喜欢这类文字,但是也得读,看一次则能打击一次自我的无知,看一次也愈能增长一丝打败他们的心意。



一下午会很漫长,当你不带任何目的的在城市里穿行。心中抛空一切的想法就会变得现实,变得真诚。而这些混迹开来的感觉就构成空虚,你会发现超市逛完没有太多真正想要的。若能承包,最好不过。

从大冰的那篇文章里,就想到一件事。就是无论你是怎么怎么样有故事,如同最后成为少林弟子中的一个普通弟子。也就是说,之前的你是俗家弟子,纨绔或者多情,最后要做的就是皈依我佛。成为皈依众人中的一个,而这期间有实现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获取了怎么人生感受就是自我意识的满足。这一点,人群之中历来不缺演员,而且都是本色出演。不过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是否变化阵营,如奇葩说。在一时的脑容量里听信他的,在下一刻听信他的。就是那种立场不定,两边都有道理,我该怎么做?该怎么做这件事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但是自我的一种向外诉求心理机制搞得左右不是。

而张美丽的那篇却让我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些世俗的观念和每天要避而远之的东西根本就摆脱不掉。你以为的脱身不过是自我的脱身,而和我们构成交集的人、朋友、亲人,都在规则之下和人生经验里找寻着下一刻的出路。或许这样大众化的脸,和沉默的性格,与宏伟浩大的宇宙同样感动着你我。当年青春意气,在故事里共鸣的时候,你离自己的弱点就更近一步。

他没有写最后摔杯而出,最后怎么样了。想必再写,也是流于表象和对该故事进行一种再润色。只是一场久别的重逢和心底最脆弱的神经互相冲突,说白了还是要面对那积年的创伤,这些心理上的自愈总是无法一下令人喜上眉梢的。由此我又想到两个案例。好像是一个,另一个在刚刚写的那一刻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就是之前看一篇文章介绍疯狂英语李阳。那时他有家暴倾向,而在他的自述中还有一个细节印象深刻。就是自我满足存在感,他说他每次登机的时候都是在等到广播室里喊他的名字才上去。如果这一点有什么偏颇的话我不认为是我记错了,而是他写错了。这个细节当真是一下子打进心底,压抑了好久。他成功之后还存在这种存在意识尤为看重,再他童年的身影上必然有种种不快。事实上也是如此的,记得那篇访谈也是说起了他的童年创伤。

但回到我们谈的童年创伤,和情感治愈系。而这些,我很想知道,是什么人在消费这些读物。的确我们要在这样那样的文字中获得精神救赎,获得泪腺侵略脸颊的一种肉体反馈,这无疑是一样令人兴奋的。继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故事和回味中,自我劝慰。

成长很大程度就是收敛弱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大冰一篇崇达一篇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