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酸奶的小女孩

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新疆这边,但凡是景区,卖自制酸奶的就特别多。到喀纳斯的沿途,路边也不少卖酸奶的,立个牌子,写上酸奶两字。开始上山的路段,反倒少了,可能马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深深的沟壑,而且司机们都全神贯注开车,乘客们都既为险峻的山路屏息静气,又被沿途的绝美风光震慑,分不出心来关心是否有酸奶。

这段山路,用语言无法描述其十分之一,见惯了漫山遍野树林,或见惯了被青草地覆盖的山地,是无法和喀纳斯的山林媲美的,美不胜收只是个形容词,身临其境会觉得任何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秀美确实是它的特征,湖光山色也没错,但能集险峻、壮阔和秀美于一身,却非常难得,那种矛盾和谐的统一体,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有所体会。

即便有恐高症,也难以抵抗诱惑,在这条山路上走走停停,在观景台上双腿哆嗦,可双眼却禁不住诱惑,扫向山沟里的草地、牛羊和一片片的松林。这次仍是个观景台,刚刚停好,另一辆白色的小车也停在了一边,车上下来一个哈萨克男孩,穿着米色的夹克衫,牛仔裤,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收拾的干净整洁,可能注意到我在看他,还冲我腼腆的笑了笑,然后就走到观景台一边,朝下张望,下面有个白色毡房,毡房后是连绵不绝的青山和松林,空气中好像注了氧,饱满清冽,头顶是水洗过一样透明的蓝天和棉花糖般的云朵,我觉着这一刻是无限的接近幸福。毡房里走出一个妇女和一个更小的女孩子,远远在朝着我们的方向招手,小男孩也挥手示意,看起来是一家人。

女人和小女孩走进了些,看见女人手里端着个大大的搪瓷缸。小女孩手里拿着个大勺子和一袋一次性杯子,我有些好奇,这装的是什么?难道是给小男孩准备的饭菜?

这个沟不算很深,对于在沟沟壑壑走惯了哈萨克牧民,这点坡度根本不算什么,她们轻轻松松的就顺着一条小土路,弯弯绕绕到了观景台上,见到小男孩,三个人就叽叽喳喳的说起来,说的是哈萨克语,完全听不懂。

我们没有穿外套,观景台上风有比较大,如果没有栏杆,真担心一不小心就被吹到沟里去。

于是决定继续赶路,刚到车上,那个还在叽喳中的小女孩忽然对着车窗看着我们说了几句话,虽然听不懂,但可以看得出来是在和我们说话。我用汉语问干什么?她们也听不懂我在讲什么,互相面面相觑,场面有些好笑。我们准备发动车子走了,小女孩灵机一动,跑到观景台上的桌子旁边,打开搪瓷缸,用勺子舀了一勺白色的凝胶样东西,我们立刻秒懂,原来是在卖酸奶。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牧民自制的酸奶。

一家人满是期待的看着我们,我们也有些盛情难却,打算买来尝尝。

后来知道,牧民自己喝的酸奶是不加糖的,我们这个给舀了两勺糖,味道非常纯正,也很稠,相比我们在超市买的没有那么香,但口味更干净。

两个孩子高兴地给我们舀酸奶,不停用哈萨克语和我们说话,估计是在夸赞他们的酸奶怎么好喝之类的,然后高兴的收走喝完的杯子,收钱找钱,目送我们开车远去。

我们也挥手和两个热情又天真烂漫的孩子告别,他们在后视镜中的身影越来越小,我在想这两个还是和妈妈撒娇的年龄,这么大的风中,他们薄薄的夹克衫会不会有些冷?!

这是我们在喀纳斯碰到的唯一不会说汉语的孩子,但也是显得最早熟的两个孩子。


卖酸奶的小女孩_第1张图片
第一次喝手工酸奶

给我们最美好住宿体验的禾木契巴罗衣小木屋,主人家的女儿是个十五岁的少女了,已经读八年级,从我们入住到离开,全程都在担任翻译,和她妈妈之间的交流,全凭她来传话。看得出无论是什么样的哈萨克家庭,孩子们在旅游旺季,都是需要协助家里经营这每年仅一季的生意,或大或小,都要承担任务。


卖酸奶的小女孩_第2张图片
契巴罗衣的小木屋干净整洁
卖酸奶的小女孩_第3张图片
早上忙碌的哈萨克妇女

再次喝路边的酸奶,是在禾木了。

禾木后山是整个村庄的观景平台,禾木村就在山下,整齐的小木屋一个接着一个,禾木河在村后绕村而过。

大部队又热又累,就在观景平台那里休息,我继续独自沿着栈道往远处走。整个禾木的后山就像神的后花园,开满了白色的野花,远远望过去,白色的花朵连成片,就像一条条白色的缎带,我追着这些缎带往禾木河的上游走。几乎走到尽头,一个小姑娘坐在栈道边,身边一个大大的搪瓷缸,已不用猜测,也是一缸子的酸奶。

走的有点累了,问好价钱,就着正午的太阳,酸奶是又抵饿又解暑。

让我惊奇的是,小姑娘的汉语特别好,好到几乎听不出口音来。

看年龄估计也就十岁左右,一问还真没猜错。

小姑娘家在冲乎尔,暑假和奶奶到禾木的姑姑家来。酸奶是姑姑自己做的,卖酸奶的钱做开学的生活费。小姑娘穿着白色T恤衫,深色牛仔短裤,粉色的袜子和紫色运动鞋,头发有些自来卷,扎了个马尾辫,阳光下显得特别干净和神气。我问她是否是图瓦人?她摇摇头,说图瓦人不长这样,这里其实是哈萨克人多,图瓦人并不多。仔细看了看小女孩的眼睛,瞳孔不是黑色也不是棕色,是带点灰绿色。

刚聊没几分钟,一个老奶奶过来了,是个六十岁左右精神矍铄的哈萨克老太太,老一代的哈萨克人,还是喜欢穿传统服饰,碎花长裙,带着头巾,外边罩着毛线衫的坎肩,银耳环,银手镯,银项链,鞋子是牧民常穿的圆口黑色皮鞋。看起来是个挺讲究的老太太。

小姑娘担任翻译,知道了祖孙俩每年暑假都到禾木卖酸奶,姑姑老早就嫁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没想到现在人竟然这么多,她们每天差不多可以卖掉两大缸酸奶,足够小姑娘整一学年的生活费,还有结余。

小姑娘讲禾木是个漂亮的地方,比她的家冲乎尔漂亮多了。问她太阳下面热不热?累不累?小姑娘笑着一直摇头:这里又漂亮又可以卖酸奶挣生活费,一点不累。她还说,姑姑家的姐姐在乌鲁木齐读书,将来她也要去乌鲁木齐。问她去过乌鲁木齐没有,她摇头。

远方就是这样一个魔咒一样的地方,但凡长大一点,就想逃离家乡。

这些早早担负家庭生计的孩子,反倒早早有了志向。


卖酸奶的小女孩_第4张图片
独自一个人卖手工酸奶的哈萨克小姑娘
卖酸奶的小女孩_第5张图片
可爱的小女孩
卖酸奶的小女孩_第6张图片
祖孙两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卖酸奶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