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基础]-- corejava知识汇总

-------------------CoreJava第一阶段---------------------------

day1-------------------------------------------------------
B/S:Browser/Server
C/S:Clinet/Server

第一代编程语言:机器代码、机械码。
第二代编程语言:汇编。
第三代高级编程语言:Java C# C++


一、Java:
1. 95年 Sun MicroSystem
2. 96年 1.0V
3. 98年 1.2v
4. 04年 Java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 JavaEE(EnterPrise)
二、特点:
1. 纯面向对象(使用计算机模拟现实世界,解决现实问题。贴近人类思维模式)
2. 简单性(相对C、C++、C#)
3. 跨平台性(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三、执行机制:
1. 编译执行:源文件 编译成二进制(010111001),可执行文件。一次编译,多次执行。不可跨平台。
2. 解释执行:源文件 一行一行解释,一行一行执行。不同操作系统具备不同解释器。可以跨平台的。
3. Java先编译 再解释:源文件编译成字节码文件(平台中立文件.class)。再将.class文件进行逐行解释。
四、名词解释:
1. JVM(Java Virtual Machine):使用软件模拟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2.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运行环境,运行Java程序。(JVM+解释器)。
3. JDK(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包:JRE+类库+工具包。
五、Java的环境变量:
1. JAVA_HOME: C:\Program Files\Java\jdk1.6.0_21。
2. PATH: ;C:\Program Files\Java\jdk1.6.0_21\bin。
3. CLASSPATH: . 。
六、Windows DOS窗体命令:
1. 更换盘符: d:
2. 查看盘符内容:dir
3. 进入文件夹:cd 文件夹名称
4.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5. 清除:cls
6. 删除文件:del 文件名称
7. 删除文件夹:rd 文件夹名称
8. 新启DOS:start
9. 退出:exit

七、创建源文件、编写类:
1. class 关键字 
2. 类名自定义
3. 主函数:main 入口程序框架。一个类中,只能有一个主函数。
4. 层级间要有缩进。
5. Java对大小写敏感
6. 每句代码的结束要加;

八、程序编译、执行:
1. 编译:javac 源文件名称.java 
2. 运行:java 类名

九、类的阐述:
1. 在同一个源文件中,可以书写多个类。
2. 公开类(public class)的类名要和文件名完全相同。
3. 在同一个源文件中,只能有一个公开类(public class)。

十、package(包):
1. 管理、区分类的。
2. 声明包 package 包名(全小写)。
3. 语法:package zpark; 必须是源文件的第一行。
4. 带包编译:javac -d . 源文件名称.java。自动生成目录结构。
5. 带包运行:java 全限定名.类名  java zpark.Hello。
6. import 导入包。将外部class文件引入到自身文件中。
7. import java.util.Scanner; 导入公开类。

十一、java中注释:
1. 注释不参与编译。
2. 单行注释: // 单行
3. 多行注释: /* 多行 */
4. 文档注释: /**文档 */   javadoc -d . Hello.java

十二、编码规范:
1. 类名:HelloWorldpasacl帕斯卡  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2. 包名:全小写
3. 变量、函数:camel驼峰首单词首字母小写 拼接词首字母大写

day2---------------------------------------------------


8bit位 == 1Byte == KB == MB == GB == TB 




一、变量:
1. 概念:一个数据存储空间的表示,它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2. 语法:
I. 声明:数据类型 变量名    int money;
II. 赋值:变量名 = 值money = 100;
III.声明并赋值: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值       int money = 100;
IV. 声明 赋值 使用



二、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原始、简单):
1.整数:
I. byte1个字节-128 ~ 127-2的7次方到2的7次方-1
II. short2个字节-32768 ~ 32767   
III.int 4个字节 -2147483648 ~ 2147483647 
IV. long8个字节-922京 ~ 922京

2.小数(浮点):
I. float4个字节1e38
I. double8个字节1e308

3.字符:
I. char2个字节'A' 65 '\u0041'    ascii / unicode 收录的所有字符
II. 转移字符 \t  \n   \\    \' \"

4.布尔:
I. boolean  true  false

对象数据类型:
1.字符串:
I. String“字面值”

三、标示符的规则与规范:
1. 字母、数字、_、$
2. 不能以数字开头。
3. 望文生义


四、类型转换:
1. 自动类型转换:
I. 两种类型相互兼容。
II. 目标类型大于源类型。(目标类型的取值范围包含源类型)。

2. 强制类型转换:
I. 两种类型相互兼容。
II. 目标类型小于源类型。
a. 长度合适,数据完整。 short s = 20byte b = (byte)s;
b. 长度不适,数据截断。 short s = 260byte b = (byte)s;
c. 小数强转整数时,数据截断,失去精度。  double d = 3.5;   int i = (int)d;
d. char和整数,可相互转换,不会失去精度。
e. boolean的取值true/false不可转换。

五、表达式:
1. 概念:使用运算符连接的变量或字面值,并且最终可以得到一个结果。
2. 自动类型提升规则:
I. 两个操作数,有一个为double,其结果提升为double。
II. 没有double时,有一个为float,其结果提升为float。
III.没有float时,有一个为long,结果是long。
IV. 没有long时,一个为int,结果是int。


六、运算符: 
1. 算数运算符:+ - * / % ++ -- 
2. 赋值运算符:= += -= *= /= %=
3. 关系运算符:> < >= <= == !=   boolean类型的结果 true / false
4. 逻辑运算符:
I. && 与(并且):两个条件同时为true,结果才为true,短路
II. || 或(或者):两个条件有一个为true,结果为true
III. ! 非(不是):取反。
5. 三元运算符: 布尔表达式 ? 结果1 : 结果2
6. 位运算符:
I. & (按位求与):相同为1,不同为0,做逻辑判断时,为非短路
II. | (按位求或):有一个为1,结果为1
III.^ (异或):相同为0,不同为1
IV. ~(按位求反): 正数取反后 -1 ,负数取反后 + 1
V. <<(左移):X2
VI. >>(右移):/2
VII.>>>(无符号右移):右移后,符号位补0

day3-------------------------------------------------------------


一、选择结构:
1. 基本选择结构:
if(布尔表达式){
//代码块
}

2. 多重if选择结构
if(布尔表达式){

}else if(布尔表达式){

}else if(布尔表达式){

}else{

}
相互排斥,当有一个条件满足时,其他均不再执行。

注意:在做区间判断,要遵循升序或降序的排列顺序。

3. 嵌套if选择结构:
当外层条件满足时,再判断内层条件。

4. switch选择结构:
只做等值判断。
int char  ---  String JDK1.7之后可以使用

所有case的取值,不可相同。

当某一条件满足时,并不会自动结束整个选择结构,需增加break。

break :终止,跳出,结束。

二、局部变量:
从定义起,到直接包含它的结构结束。
必须赋初始值。

三、Scanner扫描仪:
1. 导入包
2. 声明Scanner变量。
3. 使用Scanner中对应的输入方法。
4. 类型不同使用的能力不同:
I. int    input.nextInt();
II. double  input.nextDouble();
III.String  input.next();
IV. charinput.next().charAt(0);

day4-------------------------------------------------------------------


一、循环:
1. 概念:通过某个条件,使一段代码周而复始的执行。

2. 组成:初始部分,循环条件,循环操作,迭代部分(控制循环条件改变的增量)

3. while循环:

while(boolean){
//代码块
}

特性:先判断,再执行。

应用场合:循环次数明确。

例:统计1、2、3、4、5~100是所有数之和。

4. do while循环:

do{

}while(boolean);

特性:先执行,再判断。(无条件执行一次)

应用场合:循环次数不明确。

5. for循环:

for(初始部分;循环条件;迭代部分){
//循环操作
}

特性:先判断,再执行。

应用场合:循环次数明确。

6. 循环流程控制的关键字:

1. break:终止,跳出,结束。既可以跳出switch也可以跳出循环。

2. continue:结束本次,进入下一次。

7. 二重循环:

1. 概念: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中,嵌套另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

2. 图形归纳:在打印图形时,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列数。

3. 其他:外层控制循环次数,内层控制单次循环操作。

========================== day5 函数 ==========================


思考:目前程序存在的问题?
1、重复代码太多(代码冗余)
2、所有的代码都写在1个main函数中(可读性、可维护性差)
函数:
一、概念
函数:实现特定功能的一段代码。
注意:1)定义位置:类中,其他函数的外面;
 2)1个类中可以有多个函数,函数定义的顺序没有要求。

二、定义【重点】
1、三要素(声明)
[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形参列表){
// 功能代码、函数体语句
}
2、返回值类型
可以是 8种基本类型、对象类型、void。

如果是8种基本类型、对象类型,代表该函数必须要有返回值,意味着
在函数体语句中必须要有 return xxx; 并且xxx表达式的类型必须和 返回值
类型完全匹配。
如果是void,代表该函数没有返回值,意味着在函数体语句中 可以有
语句 return; 该语句也可以省略。

3、函数名
望文生义,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标识符
驼峰命名法,如 printSplitChar()
4、形参列表
形(式)参(数)列表语法:(数据类型 变量名,类型 变量名,....)

int a =10;

int b = m1(a);
//double c = a>b?10.5:20.4;

System.out.println(a);
public static int m1(int b){
//返回 b+1;
return b+1;
}
形参变量,相当于函数内部的 局部变量,只在该函数内部有效!!

三、调用【重点】
1、语法:
在某个函数内部进行调用,语法: 函数名(实参列表)
2、实参列表
实(际)参(数)列表,语法,(值1,值2,...)
注意:实参和形参列表的 个数、类型、顺序 必须完全一致。
3、使用返回值
当成 表达式或表达式中的一部分 进行使用。
如,System.out.println(add(2,3));
add(2,3) + 5
4、执行
调用函数时,程序转到 函数定义的位置,先把 实参值传递给对应的
形参变量,运行函数中的功能代码语句;
执行完功能代码,程序自动返回 调用的位置,并且继续执行后面代码。

四、好处
1、减少代码冗余
2、提高可维护性
3、提高可读性
4、提高复用性
5、方便分工合作

五、嵌套
在函数中调用了其他函数。

六、递归【难点】
特殊的函数嵌套形式,函数中调用了自已。
注意:避免 无穷递归调用!!!


========================== day6 数组 ==========================


数组
一、概念
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用于存放 多个 相同类型数据的。
强调:连续、相同类型。

二、定义【重要】
语法:1)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声明
int[] score;//声明
score = new int[5];//开辟内存空间(指定数组长度)

int[] a = new int[3];//声明的同时,开辟内存空间
a[0] = 10;
a[1] = 20;
a[2] = 30;
2)显示初始化
int[] a = {10,20,30,0,3};//声明、开辟空间、赋值
3)int[] a = new int[]{10,20,30};
int[] a = new int[3]{10,20,30};//error

默认值:
给数组开辟内存空间后,数组元素的初始值。
1) 基本类型
数值类型 0
boolean false
char '\u0000'   空字符''
2) 对象类型
默认值 null

三、遍历【重要】
下标: 范围:0 ~ (长度-1)
数组长度:  数组变量名.length  

访问数据元素: 数组变量名[下标]
遍历:把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访问1遍。

四、应用
1、统int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和
2、把数组元素倒置
10,90,30,20
20,30,90,10
共需要对调的次数: a.length/2
每次需要对调的元素: a[i]  <-->  a[a.length-1-i]


常见问题:
1、int[] a;
a = {10,20,30}; //error,声明和显示初始化必须在同一行写
2、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数组下标越界异常
解决方案:检查数组下标。


五、扩容
1) 先创建新数组,把旧数组元素依次赋值给新数组的对应元素,新数组地址赋给a
2) System.arraycopy(原数组变量名,原数组起始下标,新数组变量名,新数组起始下标,长度);
3) 数组类型 java.util.Arrays.copyOf(原数组变量名, 新长度);


========================== day7 排序 ==========================


一、排序【难点】
1、冒泡排序【重点】
方法:相临的2个数比较大小,大的往后放

原有数组a中的数据:  4  3   9    2 1
下标: a[0] a[1] a[2] a[3] a[4]

冒泡排序的过程:
----------第1轮(4次)-----------
a[0]>a[1] 3 4 921i=0for(int j=0; j<4; j++)
a[1]>a[2] 3 4 921
a[2]>a[3] 3 4 291
a[3]>a[4] 3 4 219//比较1轮后,最大值“沉到最后”
----------第2轮(3次)-----------
a[0]>a[1] 3 4 219i=1for(int j=0; j<3; j++)
a[1]>a[2] 3 2 419
a[2]>a[3] 3 2 149//比较2轮后,第2大的数,确定
----------第3轮(2次)-----------
a[0]>a[1] 2 3 149i=2for(int j=0; j<2; j++)
a[1]>a[2] 2 1 349//比较3轮后,第3大的数,确定
----------第4轮(1次)-----------
i=3 for(int j=0; j<1; j++)
a[0]>a[1] 1 2 349//比较4轮后,第4大的数,确定, 排序完成

结论:n个数排序,比较 n-1 轮,每轮比较 (n-1-i) 次。

n = a.length;
for(int i=0; i for(int j=0; j // 相临2个数,前>后,则交换
if(a[j] > a[j+1]){
int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
}
}


2、选择排序
方法:固定下标的数 和 其后的元素比较大小,小的往前,大的往后放

原有数组a中的数据:  4  3   9    2 1
下标: a[0] a[1] a[2] a[3] a[4]

选择排序的过程:
----------第1轮-----------
a[0]>a[1] 3 4 921i=0 a[0]>a[j] for(int j=1;j<5; j++)
a[0]>a[2] 3 4 921
a[0]>a[3] 2 4 931
a[0]>a[4] 1 4 932//1轮后,最小的放到最前面
----------第2轮-----------
a[1]>a[2] 1 4 932i=1a[1]>a[j] for(int j=2;j<5; j++)
a[1]>a[3] 1 3 942
a[1]>a[4] 1 2 943//2轮后,第2小的数确定
----------第3轮-----------
a[2]>a[3] 1 2 493i=2a[2]>a[j] for(int j=3;j<5; j++)
a[2]>a[4] 1 2 394//3轮后,第3小的数确定
----------第4轮-----------
i=3 a[3]>a[j] for(int j=4;j<5; j++)
a[3]>a[4] 1 2 349//4轮后,第4小的数确定,排序结束


结论:n个数排序,比较 n-1 轮。

n = a.length;
for(int i=0; i for(int j=i+1; j if (a[i] > a[j]){
// 交换
}
}
}
3、java.util.Arrays.sort(数组变量名);//底层实现,快速排序



二、二维数组
一维数组的一维数组。
1、定义
int[][] a; //声明
a = new int[4][3];//开辟内存空间,4-高维,3-低维
a[0][1] = 11; //赋值


int[][] a = new int[4][3]; 
2、遍历
双重循环,外循环 控制行,内循环 控制列。
访问数组元素:a[行][列]
3、显示初始化
int[][] a = {{1,2},{3,4},{5,6}};//3行2列
int[][] a = new int[][]{{1,2},{3,4},{5,6}}; //注意[][]中不能有数字
4、不规则数组
int[][] a = new int[4][];
a[0] = new int[2];
a[1] = new int[5];
a[2] = new int[7];
a[3] = new int[3];//不规则的2维数据

//int[][] a = new int[][3];//error,必须指定高维长度

遍历:  a.length //高维长度
a[i].length //低维长度


------------------------ CoreJava第二阶段 ------------------------


========================== day8 OO ==========================


一、编程思想
需求 -->  建立思想  --> 完成任务

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
从过程入手,第1步,第2步,..... 完成任务。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从对象入手,借助对象间的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二、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1、什么是对象?
对象,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统称为对象。
属性:有什么
方法/行为:干什么

大对象 可以是由小对象 组成的; 
对象的方法,通常会提供给别的对象 使用。
2、面向对象的思想
先把 解决问题 涉及的对象找到, 借助这些对象间方法的相互使用,完成任务。
3、计算机中的对象
内存中的数据
是现实中对象 , 在计算机中的抽象/逻辑表示。
4、面向对象的特点
1) 各司其职  高内聚、简单性
2) 弱耦合性 低耦合
3) 可重用性
4) 可扩展性
5、类的概念
1) 类 是对象的公共特性的提取
2) 类是对象的模版
3) 类 是 现实对象 在计算中的体现
三、类的组成
1、属性
语法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实例变量 和 局部变量的区别?****** 
局部变量 实例变量 
定义位置 函数中  类以内,方法外面
默认值 先赋值后使用   有默认值(同数组元素)
使用范围 从定义开始到该代码块结束  至少在本类中可用
命名冲突 相同范围内不允许重名 实例和局部变量重名,在重合范围内局部优先

注意:如果实例变量的声明和赋值分开写,则赋值语句必须写在方法中。
//int m ;
//m = 10;//error,原因 该语句是功能性语句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study(){
int a = 10;
}
public void study(int a){}

/*无参构造方法   */
public Student(){

}
/*有参构造方法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 int age){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声明一个Student类型的引用 名为 stu1*/ 
Student stu1;
/*使用无参构造方法 为stu1赋值*/
stu1 = new Student();
/*为stu1对象的name属性赋值*/
stu1.name = "陈维汉";
/*这个学生的年龄是18岁*/
stu1.age = 18;
//---------有一个Student类型的对象 名字为stu1 
//name属性的值为 陈维汉 
//age属性的值为 18
stu1.name
stu1.age
stu1.study();



/*创建一个Student类型的对象 引用名为 stu2 使用有参构造方法为 stu2赋值*/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石致远",48);

//---------有一个Student类型的对象 名字为stu2
//name属性的值为 石致远 
//age属性的值为 48

//两种创建对象 赋值方式不同 目的相同 意义不同


}
}

2、方法(函数)
语法 :
声明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实现 // 方法体语句
}

重载(OverLoad)
语法要求: 1) 方法名 相同
  2) 参数列表 不同(个数/类型/顺序 任一个不同)
  3) 返回值类型 不要求
注意:1) 在编译时确定要调用的方法,由JVM编译时自动匹配    编译时多态
 2) 参数匹配时,遵循 向上就近匹配原则。
 3) 参数匹配时,避免出现类型 混淆。
好处:对使用者 屏蔽 (因参数列表不同导致的)差异,使得方法的调用更灵活方便。

3、构造方法
是特殊的方法。
语法要求:1) 方法名称 必须和 类名完全一致
 2) 没有返回值类型(不是void,连void都没有) 
 3) 不允许 手工调用,在创建对象时,由JVM自动调用 1 次。
注意:1) 在1个类中如果没定义构造方法,则JVM会自动添加1个 公共无参的 默认构造方法
 2) 在1个类中如果已经定义了构造方法,JVM将不再添加 公共无参的 默认构造方法
 3) 构造方法 可以重载
 4) 构造方法的作用: 通常用于给 属性 赋值。
 
// 创建对象的语法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对象名.属性
对象名.方法

作业: 1 2 3 6 7 11 12


========================== day9 OO ==========================


一、创建对象
类 和 对象 的关系:
类 是 对象 的模板;
对象 是 类的实例。

创建对象的语法:
对象类型 变量名 = new 类名(和构造方法的参数对应的实参列表);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tom");

stu1,是对象类型的变量,也称为 Student类的一个实例/引用。

操作对象的属性或方法:对象名.属性   
对象名.方法(实参)


创建对象的过程:
1) 分配空间 给所有的实例变量赋 默认值
2) 初始化属性 给所有的实例变量赋 初始值
3) 调用构造方法 通常给实例变量进行 第3次赋值

二、this
代表当前对象,是引用,“我”
使用方法有2种:
1、当前对象的引用
使用在类定义的方法内部,通常用于访问对象的属性或方法
如,this.属性   this.方法(实参)

注意:1) this.可以省略不写,当 实例和局部变量重名时,必须写!!
2) this 不能在 static 修饰的方法中使用,如main方法。
2、调用本类的其他构造方法
在类的构造方法内部,使用 this(构造参数) 调用该类的其他构造方法
注意:this()必须是构造方法中的 第1个有效语句。


三、引用【重难点】
数据类型
基本类型:8个
对象类型:类 接口 数组

变量
基本类型变量:存值 
对象类型变量:存地址(内存首地址)

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
基本类型变量: 传值
对象类型变量: 传地址  
形参和实参指向同1个对象;
在方法内部,修改了形参变量的值,说明形参指向了其他对象。


========================== day10 封装 继承 ==========================


一、封装
封装,类也应该有个边界,可以对 其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和隔绝的作用。
属性私有,提供公共的get/set方法。
数据隐藏
1)属性私有: private 私有 本类中使用
2)提供公共的get/set方法:public  公共所有类都可用


// 获取属性值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return this.password;
}

// 设置属性值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
this.password = p;
}


访问方法
封装前:
对象名.属性
封装后:
对象名.方法名(实参)
二、继承
//提取三个类 共性 作为父类
class People{
String name;
int age;
boolean sex; 

public People(String name , int age , boolean sex){
this.name = name;
this.age =age;
this.sex = sex;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一日三餐");
}
}

class Man extends People{

public Man(){
super.sex = true;
}
//xxx  特性
}

class Woman extends People{
public Woman(String name , int age , boolean sex){
super(name , age , sex);
}

// ooo 特性
}

class ChenWH extends People{
//犄角
//蹼
//鱼鳞
//触须

//父类的eat方法 不适用 采用覆盖 
public void eat(){
//if( 犄角 软了){
super.eat();
//}else{
System.out.println("三日一餐");
//}
}
}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Woman w = new Woman("刘丹妮",18,false);


}
}



1、继承:类和类之间的 "is a" 关系 ,也是 “一般” 到“特殊” 的关系。
一般的类,也称父类、超类、基类;
特殊的类,也称子类、派生类。

思想,多个类具有共性,把共性抽取出来,定义成父类,从而 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使用,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功能, 根据需求,子类中还可以添加自己的新功能,从而 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特点:单继承(1个类只能有1个直接父类)

语句: 子类名 extends 父类名{}
extends,中文 含义 扩展。


问题: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哪些东西?
注意:1) 构造方法 不能被继承
2) 属性和方法 取决于 访问修饰符

2、访问修饰符/访问可见性

private 私有本类不能被继承
(default) 默认 本类+同包 取决于是否在同1个包
protected 受保护 本类+同包+不同包的子类可以继承
public 公开 所有类 可以继承


-------------------------------------------------------------
  本类   同包    不同包的子类    其他
private √
default √ √
protected √ √ √
public √ √ √√
-------------------------------------------------------------


注: 1) 都可以属性、方法、构造方法
2) 可以修饰类的: public default 


3、覆盖 Override 重写
在子类中,根据需求,把从父类继承过来的方法 进行重新实现,就称为覆盖。
语法特点:
1) 方法名、返回值类型、参数列表 必须和父类中的完全相同;
2) 访问修饰符可以相同 或 更宽。
使用:
子类对象.方法名(实参);// 如果子类中有覆盖的方法,则优先调用子类的方法

4、子类对象的创建过程
1) 分配空间(父类+子类)    默认值
2) 递归地 创建父类对象(步骤2-4)
3) 初始化本类属性 初始值
4) 调用本类的构造方法 第3次赋值

举例:
class A
class B extends A
class C extends B

创建子类C的 对象 过程:
1) 分配空间(A+B+C)//步骤1
2) 创建父类B 的对象
2-1) 创建父类A 的对象
2-1-1)创建类A的直接父类对象(没有)
2-1-2)初始化A的属性 m = 5//步骤2
2-1-3)调用A的构造方法//步骤3
2-2) 初始化B的属性 n = 10//步骤4
2-3) 调用B的构造方法 //步骤5
3) 初始化C的属性 k=15//步骤6
4) 调用C 的构造方法 //步骤7
5、super
2种使用方法:
1)super.属性 super.方法(实参)
父类对象,引用
代表要调用父类的属性或方法。
注意: 1) 写在子类的方法中
2) 不能在static修饰的方法中使用。

2)super(实参)【难理解】
写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告诉JVM在创建子类对象时,要调用父类的哪个构造方法。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注意:a) 必须是子类构造中的第1个有效语句
 b) super(实参) 和 this(实参) 不允许同时出现在同1个构造方法中
 c) 如果在构造中第1句不是this(实参),也不是super(实参),则JVM会自动添加super();
 d) 如果在构造中第1句是this(实参)或是super(实参),则JVM不再添加super()




========================== day11 多态【重难点】 ==========================


一、概念
多态,父类引用 指向 子类对象,从而产生的多种形态。

二、语法:
父类类型  引用名 = new  子类类型(实参);
Animal a1 = new Dog();
Animal a2 = new Cat();
父类类型 子类类型
父类引用 子类对象
主观类型 实际类型
三、特点
1) 对象类型 不变(是Dog就是Dog)
2) 编译时,通过父类引用 只能调用 父类类型中声明了的 方法(不能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
3) 运行时,如果子类 覆盖了父类中的方法,通过父类引用调用时,以子类中的方法优先;如果没覆盖,则直接运行父类中的方法。

四、对象类型间的 类型转换
基本类型间的类型转换:
int i = 5;
long l = i;//OK, 大类型 = 小类型,自动类型转换

double d = 3.4;
int m = d;//error, 小类型 = (小类型)大类型,必须通过强制类型转换

boolean bn = false;
int n = bn;//error, 类型不兼容,不允许类型转换

对象类型间的类型转换:
1) 子类对象 赋值给 父类引用 
父类类型(大类型)  = 子类类型 (小类型)//ok
Animal a = new Dog();
Animal a = new Cat();

结论:父类引用 可以直接指向 子类对象。
2) 父类引用 赋值给 子类引用
子类类型(小类型)  = 父类类型(大类型)//

Animal a = new Dog();
Dog d = (Dog)a;//编译OK。运行OK。

Animal a = new Cat();
Dog d = (Dog)a;//编译OK。运行异常

结论:父类引用 必须通过强制类型转换 才可以 赋值给 子类引用。
但是,只能保证编译OK;运行时,可能会出现类型转换异常ClassCastException。

3) 没有继承关系的2个类,不允许 类型转换 
Person p = new Dog();//ERROR

结论:没有继承关系的2个类,不允许 类型转换。

五、 instanceof
语法:引用 instanceof 类名
作用:判断引用指向的对象类型 是不是 和类名对应的类型 相兼容,
如果兼容返回true; 否则 false.
举例:
Animal a = new Dog();
a instanceof Dog//true
a instanceof Animal//true
a instanceof Cat//false
使用场景:把父类引用 赋值给 子类引用时,防止出现类型转换异常ClassCastException,可以使用instanceof先进行判断。

六、多态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1、多态应用在方法参数上
详见 Person类的 feed(Animal a) 方法。
在使用时,可以给形参传的值,包括 该类和其所有子类的对象。
2、多态应用在方法的返回值上
详见 Person类的 Animal getPet(int type) 方法。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形参 创建不同的Animal类或其子类的对象,并且返回。

七、多态的好处
对使用屏蔽各子类间的差异,使得程序的调用更通用、简单。


作业:
多态: 3 4 5 13 14 17 20 21 23 24

======================== day12 三大修饰符【重点】 ========================


访问修饰符:
本类 同包不同包的子类所有
private OK
(default) OK OK
protected OK OK OK
public OK OK OKOK
这4个访问修饰符,都可以修饰 属性、方法、构造方法。
只有(default)、public 可以修饰 类。


一、static  静态
1、属性
static 类型 变量名 = 5;
类变量/静态变量,被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不再单属于某1个对象(和对象无关)。
访问形式: 类名.属性名 
对象名.属性名 (正确,但不建议使用)
2、方法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
//功能代码
}
类方法/静态方法
访问形式: 类名.方法名

注意: 1) static修饰的方法中,只能 直接使用 static 变量。
2) static修饰的方法中,不能用 this 和 super 。
3) static修饰的方法中,只能被 static 方法覆盖, 但是没有多态(详见下1条)
4) 使用引用调用static方法时,执行的是 引用类型 自己的static方法。

3、初始代码块
初始代码块: 在类以内,方法以外,用{}括起来的功能语句段。
用于在创建对象时,和初始化属性一起执行,进行相关初始化工作。


静态初始代码块: 被static修饰的 初始代码块。
在 类加载 时,只被执行1次的代码,用于进行初始化工作。
4、类加载
类加载:在JVM在第1次使用某个类时,在classpath中找到对应的class文件,
把该文件中类的信息(属性名称/属性类型/方法返回值类型.....)读取到内存,并且保存起来的过程。
类加载的时机: 1) 创建对象
2) 访问类的静态变量/方法时
3) 加载子类时,先加载父类
注意:只做对象类型声明时,不进行类加载。

类加载的顺序:
读取 class 文件
根据定义的顺序,依次执行 static 属性、静态初始代码块。

二、final 最终
1、修饰变量
局部变量、实例变量、类变量
常量,只允许赋值 1 次,值不允许改变。
1) 基本类型,值不允许改;
2) 对象类型,地址不允许改。

注意:1) final修饰实例变量时,JVM不再分配默认值。
可以通过 声明或构造方法 赋初值。
如果使用构造方法赋值,则所有的构造方法 必须都赋值。
 2) final修饰类变量时,JVM不再分配默认值。
可以通过 声明或static静态初始代码块中 赋初值。
2、修饰方法
最终方法,不允许 被覆盖。

3、修饰类
最终类,不允许 被继承。

在final修饰的类中,方法 自然都是 final 的。(正确)


三、abstract 抽象
1、修饰方法
抽象方法:1)只有声明,没有实现。
2)抽象方法,必须定义在 抽象类中。
2、修饰类
抽象类:1) 不允许创建对象,可以声明引用。
2) 子类继承抽象类时,必须 实现 父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除非子类还是抽象的。
3) 抽象类中, 可以有抽象方法,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

作用:强制 使用 多态。

四、修饰符小结
static、final、abstract 都不能修饰构造方法
static修饰时,是静态,与对象无关;
final修饰时,构造方法不能被继承;
abstract修饰时,不允许构造方法没有实现。

private、static、final、abstract中不能连在一起使用的关键字组合:
private abstract: private的方法不能被继承;
static abstract: static与对象无关,不允许方法没有实现;
final abstract: final的方法不能被覆盖。


========================== day13 接口【重难点】 ==========================


一、概念
接口,相当于 特殊的抽象类。

相同点:
1) 都会生成 class 文件
2) 不允许创建对象
3) 可以声明引用(强制使用多态)
不同点:
1) 接口中的属性,默认都是公开 静态 常量(public static final)
2) 接口中的方法,默认都是公开 抽象的(public abstract)
3) 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初始代码块{},静态初始代码块static{}

二、语法
创建接口: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接口名2,接口名3{ }
实现接口: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1,接口名2{ }
实现类 父接口

注意:1) 1个类实现1个接口,必须实现 该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除非该类是抽象的。
2) 实现类中 实现 接口中的抽象方法,访问修饰符 必须是 public 。
3) 强制类型转换时,即使1个类没实现接口,强转成对应的接口类型,仍可以保证编译OK。


三、OO中 关系小结
继承关系: 类和类 单继承
接口和接口 多继承

实现关系: 类和接口 多实现

先继承后实现:
1个类,即可以继承1个父类(单继承),同时也可以实现N个接口(多实现)。
类名 extends 父类 implements 接口名1,接口名n


四、作用
1、多继承
不破坏原有的继承关系树的简单性,把 主要功能 和 次要功能加以区分。
2、弱耦合性
接口,标准,规范,约束,统一的使用方法。
定义接口后,接口的使用者 和 接口的实现者进行了分离,借助于多态,降低了程序间的耦合性。


接口回调:接口定义以后,先有接口的使用者,后有接口的实现者。




------------------------ CoreJava第三阶段 ------------------------


API的应用


========================== day14 内部类、Object ==========================
一、内部类
定义在 类内部的 一个类。
编译层面的类,编译后会分别生成对应的class,运行时就当成2个类来使用。

分类:
1、成员内部类
相当于 实例变量, 定义在 类以内方法以外。

1) 成员内部类,可以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直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属性。
2) 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  先创建外部类对象,再使用 外部类对象名.new 语法
Outer o1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 = o1.new Inner();
3) 外部类类名.this 语法:代表外部类的当前对象
4) 在成员内部类中,不允许定义 static 的元素。

2、静态内部类
相当于 类变量, 定义在  类以内方法以外,并且被static修饰。

1) 静态内部类中,只能访问 外部类的 静态成员。
2) 创建对象:不用先创建外部类对象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Inner();

3、局部内部类
相当于 局部变量,定义在 方法以内。

1) 局部内部类 作用范围 同局部变量。
2) 在局部内部类中,即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属性;也可以访问外部类的局部变量,但是必须使用final修饰。

4、匿名内部类
1) 特殊的 局部内部类;
2) 只需要该类的1个对象;
3) 该类 不需要类名。 
4) 该类 必须继承抽象父类 或 实现父接口。
好处:接口公开,实现类作为匿名内部类加以隐藏,强制 弱耦合。


二、Object类
是JAVA中所有类的父类,位于 类继承关系树的最顶层。
Object o ; 做为参数时,实际可传 所有类的对象; 
做为返回值,可以返回  所有类的对象。


JAVA中的所有类,都可以使用 从 Object 继承过来的方法。
1、finalize()方法:用于在 垃圾回收器,回收垃圾对象时,自动调用的。
垃圾对象,没有引用 指向的对象。
回收时机:
1) 自动回收,JVM的内存耗尽,不能再为新对象开辟空间时;
2) 手动回收,调用System.gc()方法,通知JMV做垃圾回收,GC是空闲则回收垃圾对象;
GC如果繁忙,则暂不回收。
2、getClass()方法: 用于获取 引用 的实际类型
应用,判断2个引用指向的对象实际类型是否一致。
a1.getClass() == a2.getClass()
3、public String toString(), 返回对象的字符串形式。
打印对象,把该对象的字符串形式打印。
4、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用于判断当前对象 和 obj 的内容是否相同。

==: 1) 基本类型,值是否相同
2) 对象类型,地址是否相同(2个引用 是否指向 同1个对象)

作业:除 6 9 10 


========================== day15 包装类、String ==========================


一、包装类
包装类,在JDK中,基本类型 和 对应的包装类类型相互转换。
1) 让Object 统一所有数据
2) 包装类的默认值是null,用在类属性中,可以区分 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

基本类型      包装类类型
int Integer
char Character
float Float
boolean Boolean
.....

基本类型 和 包装类类型 间的相互转换:
int i;
Integer integerNum;
String str;
// int --> Integer
integerNum = new Integer(i);
// String --> Integer
integerNum = new Integer(str);


// int --> String
str = i + "";
// Integer --> String
str = integerNum.toString();

// Integer --> int
i = integerNum.intValue();
// String --> int【重点】
i = Integer.parseInt(str);
注意:String必须是数字字符串,否则会出“数字格式转换异常 NumberFormatException”

自动装箱/拆箱:JDK5.0后,基本类型 和 对应的包装类类型 可以自动转换。


二、String【重点】
1、创建对象
String s = "hello";//1个对象,放在串池,共享
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2个对象,第1个-串池中的"hello";第2个-new的hello对象
2、方法
详见“String方法介绍.txt”
3、String不变性
所有对String的操作,都是先创建该对象的副本,在副本中修改。
4、可变字符串
StringBuffer: jdk1.0 慢,线程安全
StringBuilder:jdk5.0快,线程不安全


三、BigDecimal
做精确算术运算。java.math.BigDecimal
创建对象
BigDecimal bg = new BigDecimal(String val);
BigDecimal bd1 = new BigDecimal("1.3");
方法
BigDecimal add(BigDecimal augend) //加
BigDecimal subtract(BigDecimal subtrahend) //减
BigDecimal multiply(BigDecimal multiplicand)//乘
BigDecimal divide(BigDecimal divisor, int roundingMode) //除
注意:除法,需要指定4舍5入的模式,常用的 BigDecimal.ROUND_HALF_UP 


四、Calendar
日历,包含年月日时分秒毫秒。java.util.Calendar
用于对日期进行运算。
创建对象
Calendar c = Calendar.getInstance();//当前时间


方法
int get(int field) //根据给定的日期部分,获取日期
void set(int field, int value)  //根据给给定的日期部分,修改成vlaue
set(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te) //根据给定的年月日,设置日期
c1.getTimeInMillis()//获取毫秒数






========================== day16 集合框架-List ==========================


集合:用于 存储  多个数据 的对象。

特点、方法、遍历、实现类


一、Collection 父接口
特点:存储所有Object数据
方法:
boolean add(Object e)   //把对象e 放到当前集合中,成功-true;否则false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 //把集合c 放到当前集合中,成功-true;否则false
void clear()  // 删除当前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判断对象o 在当前集合中是否存在,是true;否false
boolean isEmpty()  // 是否是空集合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在当前集合中 删除对象o,成功-true;否则false
int size()  // 获取当前集合元素的个数
Object[] toArray() // 把当前集合 转换成  对象数组
遍历:<见下面实现类>
实现类:没有直接实现类

二、List 接口
特点:有序、有下标、允许重复
方法:继承自Collection父接口的所有方法
void add(int index, Object e)  //把对象e 放到当前集合的 index下标位置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c)  ////把集合c 放到当前集合的 index下标位置
int indexOf(Object o)  // 获取对象o 在当前集合中的下标位置,不存在-1
Object remove(int index)  //在当前集合中 删除下标为index 的对象,返回被删掉的对象
Object set(int index, Object e)  //替换下标index处的元素 为 对象e(不会增加集合长度)
List 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取子集合,从fromIndex(含)到toIndex(不含)位置
Object get(int index)  //获取下标index处的元素 
遍历:下标遍历、迭代遍历、for-Each遍历(JDK5.0)
for(泛型集合的元素类型 变量名 : 要遍历的集合){
System.out.println(变量名.方法());
}
实现类:
1、ArrayList 【重点】
数组实现 查询快,增删慢
JDK 1.2 快,线程不安全
2、Vector 
数组实现
JDK 1.0 慢,线程安全
3、LinkedList 
链表实现 查询慢,增删快


泛型集合:
类型安全的集合,限制 集合元素的类型必须一致。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集合元素只能是Student类型

工具类Collections:
reverse(list) //集合元素 倒置
shuffle(list) //随机显示 集合元素 
sort(list) //排序,升序
集合元素的类 必须 实现 java.lang.Comparable 接口。

作业:
List: 2、3、5、13、18


========================== day17 集合框架-Set、Map ==========================


一、Set 接口
特点:无序、无下标、不允许重复
方法: 继承自Collection父接口
遍历:迭代遍历、for-Each遍历
实现类:
1) HashSet
为了保证HashSet中的集合元素内容不重复,在集合对象类中,需要:
a) 覆盖hashCode方法
确保相同的对象,返回相同的int值;
为了提高效率,尽量保证,不同的对象,返回不同的int值。
b) 根据需要,如果第1步的值相同,则执行
覆盖equals方法,确保相同的对象,内容也相同时,拒绝加入集合。
2) TreeSet
实现了 SortedSet接口(是Set的子接口),对集合元素自动排序
集合元素的类 ,必须实现 Comparable接口,并且借助compareTo的返回值是否为0维护集合元素不允许重复。
二、Map 接口
特点:存储 一对 数据(键值对)
键:无序、无下标、不允许重复(唯一)
值:无序、无下标、允许重复
方法:
Object put(Object key, Object value) //存入1个键值对(如果key已存在,则旧值被覆盖)
Object get(Object key) //根据key,获取对应的值
Object remove(Object key) //根据key,删除对应的键值对,返回被删除掉的值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 //判断key是否存在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判断value是否存在
遍历:
值遍历
Collection c = map.values();
键遍历
Set set = map.keySet();
键值对遍历
Set set = map.entrySet();
实现类:
1、HashMap【重点】   key对象 需要覆盖hashCode和equals方法。
JDK1.2  快,线程不安全key和value允许为null。
2、Hashtable
JDK1.0 慢,线程安全key和value不允许为null。
3、Properties
是Hashtable的子类。key和value只能是String,通常用于配置文件的读取。
4、TreeMap
实现了 SortedMap接口(是Map的子接口),可以对键进行自动排序。
key对象 需要实现 Comparable接口。

========================== day18 异常处理 ==========================
一、异常
程序在运行过程时 出现的 特殊情况、例外。
异常处理:异常出现后,会执行预先定义好的一段程序,以尽量减少因异常带来的损失。

二、分类 
Throwable 父类
|- Error 错误,严重底层错误,处理不了的(不归程序员)
|- Exception 异常
|-RuntimeException或子类运行时异常,未检查异常 编译器可以忽略可以不处理
ClassCastException
NullPointorException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NumberFormatException
|-非RuntimeException或子类非运行时异常,已检查异常 编译器不可以忽略必须处理
IOException
FileNotFoundException
EOFException
SQLException

三、异常发生和传递
1、发生
a) 自动抛出异常
遇到异常,相当于遇到 return语句,导致程序因异常而终止。
b) 手动抛出异常
throw new 异常类();//手动抛出异常
注意,throw 后的顺序执行语句永远都不会执行到,因此不要写。

2、传递
异常发生后的传递,按 函数调用链的 反方向 传递。
异常堆栈信息: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at day18.TestException.m3(TestException.java:23)//异常开始
at day18.TestException.m2(TestException.java:17)
at day18.TestException.m1(TestException.java:12)
at day18.TestException.main(TestException.java:7)

四、异常处理【重点】
1、消极处理(声明异常)
throws用在方法声明后,用于 声明异常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throws 异常类名1,异常类名2{
//功能语句
}
只是把异常进行了传递,没有最终解决异常,只让程序因异常终止。
2、积极处理(捕获处理异常)
try{
// 可能会出异常的代码
}catch(Exception e){//捕获异常,并把捕获到的异常对象,自动传递给e对象
// 异常处理代码
}finally{
// try中的语句不管 有没有出异常,总是会被执行的代码 
// 通常用于释放资源
}

注意:1) catch 只能处理try中可能会出现的已检查异常;
2) 可以有多个catch,但是 父类异常 必须放在后面;
3) finally 中的return 总是会被执行。
小结:
try...catch...
try...catch...catch...
try...catch...finally...
try...catch...catch...finally...
try...finally...//确认finally中的语句总是被执行,和异常处理无关
允许嵌套 try{ try....catch... finally }catch(Exception e){ }

五、自定义异常
继承自Exception及子类,通常继承自RuntimeException及子类。


六、方法覆盖
语法要求:1) 方法三要素 必须完全一致;
2) 修饰符 可以相同或更宽;
3) 子类中的方法 不允许 抛出更多更广的异常。


e.printStackTrace(); //往控制台打印异常堆栈信息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获取异常对象的详细信息(message)

========================== day19 多线程 ==========================


一、概念
进程: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执行的1个任务。
线程:在1个进程中,并发执行的1个程序流程。
主线程-main函数

线程的组成元素:
1) CPU (OS分配)
2) 数据  堆空间共享,栈空间独立
堆空间:对象(实例变量)
栈空间:局部变量

3) 功能代码
创建线程对象,有2种方式:
a)继承Thread父类 
覆盖run方法
创建子类对象 Thread t = new MyThread();
调用 start 方法,启动线程 t.start();

b)实现Runnable接口
实现run方法 MyThread2 t2 = new MyThread2();
Thread t = new Thread(t2);
创建目标对象,创建Thread对象
调用 start 方法,启动线程 t.start();

二、线程的状态
详见“线程状态.png”

三、线程同步【重点】
原子操作:不可分开的一段代码,做为一个整体,要执行都执行,要不执行都不执行。
临界资源:多线程并发时,共享的一个对象。
使用场景:多线程并发时,存在共享对象。
线程同步/安全: 多线程并发时,为了保证临界资源的正确性,而不能破坏程序的原子操作。
线程同步的实现有2种: synchronized
1) 同步代码块 
synchronized(临界资源对象){
// 代码(原子操作)
}
当线程对象 获取到 临界资源对象的锁标记时,才可以执行{}中的代码块,并且必须执行完后才释放该对象的锁标记;
如果线程,没有获取到临界资源对象的锁标记,该线程处于等待状态,直到 获取到锁标记为止。


2) 同步方法
synchronized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形参列表0){
// 代码
}
相当于 synchronized(this){
// 代码
}

思考:ArrayList 和 Vector 的区别?

四、等待-通知
wait():必须使用在同步代码块中,当前线程 释放获取到的 锁标记,让该线程处于 等待状态。
notify()/notifyAll():必须使用在同步代码块中,通知其它线程 再次获取锁标记,但是必须等当前线程 的同步代码块 执行完后。


思考:wait和sleep的区别?


synchronized 和 abstract 组合:
不可以。abstract方法只有声明没有实现,synchronized修饰方法,相当于对当前对象加互斥锁,一旦获取了锁标记,就可以执行对应的代码。
synchronized 和 构造方法 组合:
不可以。synchronized修饰方法,一旦获取到了 当前对象 的锁标记, 就可以执行对应的代码。构造方法执行时,对象还没构造出来。
synchronized 和 static 组合:
可以。对 类对象 加互斥锁。

========================== day20 IO-1 ==========================
持久化:把内存中的数据 往 存储设备中进行永久存储 的过程。
流:在 JVM内存 和 存储设备 传输数据。
分类:
方向:
输入流input/输出流output
数据单位:
字节流/字符流
功能:
节点流:读写数据
过滤流:在节点流基础上添加新功能


一、字节流
可以读写 所有类型的 文件。
InputStream/OutputStream 父类 抽象类
节点流: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 【重点】
过滤流:Data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   读写8种基本类型、String(readUTF/writeUTF)
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  缓冲
ObjectInputStream/ObjectOutputStream    读写对象

FileOutputStream:
void write(int b) 
 将指定字节b 写入此文件输出流。 
void write(byte[] b) 
 1次写多个字节,把b数组中的所有内容,写入输出流。
void write(byte[] b, int off, int len) 
 1次写多个字节,把b数组中的部分内容(从off下标开始到长度为len),写入输出流。


FileInputStream:
int read() 
 从此输入流中读取一个数据字节,返回读到的字节;-1,则代表读到结尾。 
int read(byte[] b) 
 从此输入流中读多个字节,把读到的内容存放b数组,返回实际读到的字节数;-1,结束。 
int read(byte[] b, int off, int len) 
 从此输入流中读多个字节,把读到的内容存放b数组指定部分(从off下标开始到长度为len),返回实际读到的字节数;-1,结束。 


练习:a.jpg 复制成 b.jpg。


ObjectInputStream/ObjectOutputStream    读写对象
对象序列化:把对象 使用流 进行操作。

所有能被序列化的对象,必须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
文件结束的标记:java.io.EOFException
private transient Integer score;//不被序列化的属性

序列化1个对象,其所有的对象属性也要能被序列化才可以;
序列化1个集合,保证集合元素对象 是能被序列化才可以。

作业:
字节流:4 5 6 7 8 9 14 16 18 19 22




========================== day21 IO-2 ==========================


一、字符编码
ISO8859-1   西欧
GB2312 简体中文
GBK
GB18030
BIG5 台湾,繁体中文
UTF-8 变长,1-2-3Byte

字符编码 和 字符解码 方式 如果不一致,可能会导致 乱码问题。


二、字符流
父类: Reader/Writer 抽象类
节点流:FileReader/FileWriter    文件输入/输出
过滤流:BufferedReader/PrintWriter缓冲

【重点】桥转换流:用于把字节流 转成 字符流,设置字符编码集。
【重点】桥转换流: InputStreamReader/OutputStreamWriter  
使用步骤:1) 创建节点流
2) 创建过滤流,设置字符编码集
3) 封装过滤流
4) 读写数据
5) 关闭流


三、File
IO流,用于 操作文件内容 。
File类,用于 操作文件/文件夹 自身(是否存在/创建/改文件名/大小/只读/隐藏)。
File,代表 磁盘中的 一个文件或文件夹。

创建:boolean createNewFile() 
boolean mkdir() 
改名:boolean renameTo(File dest) 
删除:boolean delete()  //文件直接删除;文件夹必须是空文件夹

获取文件大小:long length()  
判断是否存在:boolean exists()  
获取文件(夹)名:String getName()  
获取文件(夹)真实路径及文件名:String getAbsolutePath()  

判断是否是文件夹:boolean isDirectory()  
判断是否是文件:boolean isFile() 
获取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夹):File[] listFiles()  





========================== day22 网络编程、反射 ==========================


一、网络编程
IP: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主机,逻辑标识。
MAC地址:标识网络中的一台主机,物理地址。
端口号:区分 同一台主机上的 不同进程。
协议:网络中通信 必须遵循的规范。

ISO7层网络模型: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IP
传输层 TCP UDP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SMTP POP HTTP FTP TELNET

TCP: 传输控制协议 有连接 有序不乱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无连接 所有数据包一起发送 无序会丢会乱


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编程:
服务器端server的程序:
// 1 创建serverSocket,绑定商品号
// 2 等待client请求,获取到请求的client
// 3 i/O
// 4 关闭socket
客户器端client的程序:
// 1 创建client,指定要请求的server IP和port
// 2 i/O
// 3 关闭socket

二、反射
类的对象:基于某个类 new 出来的对象,也称实例对象。
类对象:类加载产物。

1、获取类对象(3种方式)
1) 使用类名
Class c = 类名.class;
2) 使用静态方法
// 检查是否已存在,不存在则先类加载
Class c = Class.forName("包名.类名");
3) 使用类的对象
Class c = o.getClass();

2、根据类对象,获取类的对象
Object o = c.newInstance();


三、单例模式(饿汉式、懒汉式)全局唯一

设计模式:经验的总结。

package single;


public class TestSing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Student.getInstance();
Student s2 = Student.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1 == s2);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2 s3 = Student2.getInstance();
Student2 s4 = Student2.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3 == s4);
}


}


// 方案1:饿汉式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atic final Student instance = new Student();

private Student(){}

public static Student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 方案2:懒汉式
class Student2{
private static Student2 instance;

private Student2(){}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tudent2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tudent2();
return instance;
}
}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