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说】《卡桑德拉大桥》:张伯伦的奔走、麦肯齐的背影与“停课不停学”的争论(XM)

        利益多元化时代,意见纷纷的声场中,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大体上很多人都有“吃力不讨好”的感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这一点,从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无奈的“校闹”、“医闹”的不断上演可见一斑。甚至,有的“医闹”、“校闹”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医院、学校的工作秩序,甚至还导致了杀害生命、致人死亡的悲剧。

        即使没有上升到“闹”的层面,大家过得也并不那么轻松。一方面,要非常谨慎,生怕自己哪一个细节的不小心,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另一方面,更要时刻面对来自方方面面、带着各自目的的批评意见。说白了,普通的教师、医生,一线的学校、医院,基本上就是在舆论的旋涡里、在无数双挑刺的目光下,从事着自己的本职,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所以,如果借用抖音上一句网友的慨叹——“我太难了”,大体上可以当做最普通教师和医生的真实内心表白。

        但是,再难,工作总得继续;再“吃力不讨好”,还是要继续“吃力”、继续“讨好”。比如,这一次,“新冠”疫情下,各地纷纷开展的“停课不停学”的线上居家学习。

        本来,全民抵抗疫情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本来,我们的教师、校长,哪怕是教育局局长,说穿了也是普通的人,也需要顾及自己的生命,也需要照护自己的家人。在疫情的紧要关头,局长们、校长们、老师们放弃休息,投入大量物力与财力、心血与精力,开展“停课不停放学”的活动,不正是教育人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不正是教育人“不忘初心”的写照吗?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服务举措、创新实践,竟然遭到了为数不少家长、学生的反对,甚至有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轻轻松松地就给推出“停课不停学”的局长、校长们,扣上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帽子,而且,一旦戴上这样的帽子,还真的“不看不像,细看还真有三分像”,于是,全网上下掀起了一波热闹的,而且充满批评、讽刺意味的舆情。您说,深陷舆情中心的局长、校长和老师们,到底冤不冤啊!

        且慢,事情再大,哪怕就是犯了错,总要有个说理的地方,总要把道理掰扯掰扯清楚——

        第一,提出“停课不停学”到底有没有错?肯定没有错。众所周知,人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不要说因为疫情问题,寒假一再延长,就是平时学校放个双休日,过一个“五一节”,要求大家在家坚持学习,也是自然的,也是学校、校长与教师职责范围的事。更何况,这一次“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这么长,而且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又是一年一度的大考季。我想,即使反对“停课不停学”的人,也无话可说吧。

        第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上网上教学到底有没有错?也没有错。学生放假在家,特别是今天的假期,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普通的暑假、寒假,“新冠”疫情的最大问题,是逼得教师无法上门家访,无法实现师生面对面辅导。如果这个时候,教育局、学校发一个“关心师生健康,鼓励在家学习锻炼”的文件,恐怕是一个最保险、最漂亮也是最不得罪人的选择,何苦要特别提倡网上在线学习呢?我想,一方面,线上学习、网上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即使没有疫情,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教育,也是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当前和下一个阶段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不过,这一次的疫情,加快了推进线上学习的步伐,给了全面推进线上学习一个契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教育部门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者仁心之体现。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师,再也不是“静静的深夜,灯光在闪耀,……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的时代了,好好的信息化的学习手段不利用,才是教育人最大的浪费和对学生最大的失责。

        所以,无论是从推出“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学习的理论依据,还是从根本出发点来说,不仅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秀毫不相干,更应该值得全社会的赞赏与敬重。

        但是,无可否认,从家长到社会人士,从学生到教师,依然还是有人反对这样做。同样的思维方法,我们也还是要把这些人的意见听清楚,把其中的道理掰扯清楚。

        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大体上可以梳理成以下三点:

        一是权利说。认为享受假期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即使因为疫情而延迟开学,也还是学生的假期。所以提前开展线上学习,就是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加之长时间看电脑,又会危害学生视力与脊柱的健康。在这种意见者看来,只要各方面配合,假期拉下来的课,开学后应该还是能够追得上来的。持这样观点的人,将孩子的健康与权利放在首位,无可厚非。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开展线上教育提了一个醒,就是我们线上学习的时间与负担,必须确保在合理、科学的范围内,一股脑儿地强调体系化、系列化,超过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身心承受范围,就难免有“只管杀不管埋”的嫌疑。这样看来,家长们反对的不是线上学习,而是反对的超负荷线上学习。

        二是资源说。认为线上学习的推进过程应该是一个自然的、有的放矢的积累过程,目前推出的许多线上学习资源,有仓促上马、选择性不够的问题,所以很大程度上属于形式大于内容、任务大于效果。持这样观点的人,其实是以一种更为专业的眼光和态度,来帮助我们教育人共同思考和完善线上教育的问题。在我看来,线上学习要想真正见效,大体上要取决于三种资源的不断丰富与整合:第一种是成熟的学科资源,就是要确保教师网课的趣味性、吸引力,选择性与实效性。那种对着镜头空谈,或者不顾及学生发展层次的所谓线上课堂,当然不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第二种是熟练的教师资源,就是要加强对教师线上教学技能的培养与培训。首先,线上教学一定不只是讲清问题了事,一定也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其次,教师必须具有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融通的专业自觉,让学生即使远隔千里,也如同就在眼前。但是培养教师的线上教学技能,特别是培养教师线上线下融通的专业自觉,绝非轻而易举之事。老教师有线下教学的经验,往往缺少网络操作的能力;年轻教师有上网、做微课的技术,却往往缺少过细的学情分析和针对性的教学智慧。甚至还不排除有个别教师,连线下的教学都需要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过程,更罔言线上教学的新挑战了;第三种是高效的管理资源,就是指推出线上学习需要各方面条件的协同与配合。比如不同区域的网速问题,不同家庭电脑的配置问题,教师与家长的配合问题,网上作业的批改与反馈问题,相关线上学习过程的监管、评价问题……等等。毋庸讳言,也许是应对疫情的要求比较迫切,也许是在抓重点工作的同时对这些小细节的疏忽,在当下的线上学习推进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种种管理效益不够高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一旦不予重视,再好的好事,也会走向我们出发点的反面。

        平心而论,成熟的学科资源、熟练的教师资源与高效的管理资源,共同构成了线上学习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但是各方面条件的具备与成熟,绝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这既要看教育人的担当,也要看社会的承受度。一方面,面对疫情汹涌,我们必须推出线上学习;另一方面,面对资源条件的不成熟,我们也必须时刻准备着接受批评,并主动加以纠偏与改正。比如,更多地将这一次假期延长作为密切家校联系的契机,更多地将当前的网上学习从单纯的课时讲授转变为更为根本和重要的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等。必须看到,当前对“停课不停学”的意见,总体上还是中肯的,以建设性的建议为主流。但是,也要防止极少数枉顾事实、模糊是非的所谓“批评”,这些意见一旦在网络上被人有意无意发酵,最后就变成了批评校长、批评学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子弹”。

        三是利益说。认为在当前我们推出“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中,有太多的网络公司参与其中,担心会不会冒出什么“潜规则”的幺蛾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利益嵌套”。还有人认为,不同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尽一致,对于买不起电脑、装不了网线的家庭的孩子,线上学习就是一缕照不到的阳光。对此,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过渡期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本来教育部门与学校就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对线上教学,无论是设备硬件还是软件管理,都不是很在行,因此,与相关专业部门的合作恐怕也是必由之路。至于担心有人在其中牵扯进利益纠葛与腐败嫌疑,我想那已经不是教育教学本身的事,而是纪监、督查部门的责任了。要相信绝大多数的教育系统的干部和校长,谁都知道党规法纪的严肃性。但是另一方面,舆论的批评与监督,则更加催逼着我们要以更公开、透明的操作,去回应社会的质疑,去把“停课不停学”这件好事做得更好。实践已经一再证明,透明、公开是反腐倡廉的利器,也是确保各项工作得以深入的推进器。说到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仅凭学校和教育系统的一己之力,一时半会还难以实现每个学生都能用上电脑、都能线上学习的理想,对此,从学校而言,要主动与社区对接,整合好学校与社区两方面的资源,就政府和社会而言,要加大精准扶贫,特别是教育扶贫的力度,争取让线上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个中小学生的书房。

        一百多年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写了一本挺有趣的著作——《乌合之众》,入木三分地研究了大众心理。他说:“群体不善于推理,却急于行动”。回到当下共抗疫情这样一个公共社会事件的紧要关头,回到大众神经高度紧张的心理环境下,去看待“停课不停学”活动中出现的种种批评与意见、冤枉与委屈,尤其需要的是冷静的推理,而不是盲目的行动。作为教育人,我们要反思的是,哪怕面对紧张的疫情,我们有没有急于行动的过失;而作为批评者,也需要思考的是,面对真诚为学生服务的学校与教师,有没有急于批评的偏颇。现在看起来,在到底要不要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问题上,我们应该完全能够达成一致;而在如何更好开展“停课不停学”问题上,教育人固然应该虚心接受批评,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同心协力帮助教育人克服面对的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去争取更好的成效。一味地抱怨社会批评,甚至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是科学的办法;而站在各自利益的角度,一棍子让想为学生做事、也正在为学生做事的教育人徒生“吃力不讨好”的憋屈,最终也只是呈了一时的口舌之快,而伤了更多教师真诚付出的心,显然是一种鼓励平庸、鼓励不作为的短视之举。

      人生在世,正如《增广贤文》所言,“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尤其在利益多元、声音芜杂的现实生活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的常态,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想——换位思考是最基本的办法,相互理解是最可行的通道。

        对了,要想证明我这个建议,还是来说说电影吧。一部老电影,你可能看过,但是也许已经忘记了;你可能听说过,但是也许所知不详。不过现在说起来,这还真是一部应景的电影呢。因为它也涉及到一种叫做“鼠肺疫”的传播,也揭示了面对疫情的众生相,甚至还有美国实验室管理不善导致病毒流传的桥段——它,就是1976年意大利、英国、德国合拍的著名的《卡桑德拉大桥》。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两名国际恐怖分子闯进了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 欲实施恐怖袭击,受到了保安人员的阻击。在追捕过程中,不小心将美国秘密设在世卫组织内的实验室的玻璃瓶打破,瓶内含有病毒的液体溅到两人身上,两人都被致命病毒所感染,一人当场被擒,不久腐烂而死;另一人逃窜到一列开往斯德哥尔摩的列车上。这种不明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60%的死亡率,不久整列火车上许多乘客都被传染。作为美国驻世卫组织的代表、陆军情报部上校麦肯齐,接到上级的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制止泄密。他不顾世卫组织医生的反对,命令列车密封改道,开往波兰,企图让列车在途经年久失修的卡桑德拉大桥时,造成桥塌车毁的事故以掩人耳目。而恰巧乘坐此趟列车,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的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张伯伦,接到了麦肯齐关于火车上有致命病毒携带者、要求他协助寻找当事人的要求。在紧张寻找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了列车改道的秘密,也识破了麦肯齐欲使桥断车毁的阴谋,于是挺身而出,和旅客们一起,同押车的军队展开了生死搏斗。终于在火车驶向卡桑德拉大桥的紧张时刻,将列车炸成2断,前面一段坠桥爆炸,后面的则平安停了下来,大多数旅客由此绝处逢生。

        你说,病毒传播、火车封闭、美国阴谋,这一切是不是让当下居家“自闭”的你我,有一种更加切身的理解?但是,我要说,比起前几天我提到的《传染病》,严格讲来,这还真不是一部以关注病毒传播为重点的专门电影,充其量不过是一部以病毒传播为载体展开的政治批判片与惊险动作片,甚至还是一部离婚夫妻破镜重圆的爱情风月片。影片中的张伯伦医生,明知自己也不过是麦肯齐要无情丢弃、即将与所有旅客共同葬身深谷的棋子,依然不停穿梭于各节车厢,紧张奔走,展开救助,他固然是英雄、智慧和担当的化身,看到他,就想起这次“新冠”疫情中正在一线冲锋的我们可爱可敬的医务工作者,更对刚刚去世的武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充满了哀悼之情。而本来我们以为冷血、机械的麦肯齐就是影片中除了恐怖分子之外的唯一大反派。谁知道在电影的最后,导演给我们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细节,甚至是意味深长的大反转:在影片的尾声,完成任务又了解了列车结局的麦肯齐,接到了上级的表扬电话,却没有一点轻松。他对世卫组织的医生说,“我在你的眼里,一定是个恶魔”,“你继续做你的医生吧,要好好珍惜自己”。最后,他拒绝了下属少校请他喝酒的邀请,一个人走在空空荡荡的走廊,走向黑暗的前方。而此时,却传来的是少校和上级的电话对话,原来,这个下属,一直在监视着麦肯齐的一切……此时,我们才明白,这个不讲人情、冷酷残忍的上校,其实终究也不过是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在他和他的上级看来,炸毁一列有1000多人的列车,或许不仅是在保住美国政府的颜面,更是为了不传染给更多人的所谓的“正义”。看着麦肯齐走向黑暗的背影,不由得让人对这个人又多了一层思考,也多了一丝同情。

      活着,好好活着,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更何况对于我们更多的人来说,不仅要好好活着,还要好好做事。王菲早就唱到:“我像是一颗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也许,每一颗棋子都是命运的安排,每一颗棋子都有他的迫不得已。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点切入心灵的理解,或许这个世界会更好一些,或许很多问题会更能够迎刃而解。哪怕,就是关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学习的争论,多一点换位,多一点相互理解,那么,无谓的争论会更少一些,校长教师的心情会更好受一些,更多家庭和孩子的获得感会更多一些……

        看完《卡桑德拉大桥》,请我们记住张伯伦的奔走和麦肯齐的背影;在紧张的抗疫阻击战中,请我们记住张伯伦的奔走和麦肯齐的背影。甚至在疫情过去、一切如常之后,还是要请我们记住张伯伦的奔走和麦肯齐的背影。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走边说】《卡桑德拉大桥》:张伯伦的奔走、麦肯齐的背影与“停课不停学”的争论(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