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小复盘】崔律精时力课后实践0116

上一周因为孩子、自己轮番生病,高效todo的应用效果并不好:每日重复的规律被打断、设定的一周计划也多有打了折扣或者干脆夭折的。刚好昨天崔律讲到了预估时间失败的原因,刚好适时的做一下回顾和总结。

偶发性原因

偶发性原因一:对需要别人配合的事情无法准确预估。例如1月4日的“手机送检”这件事儿,新买的手机偶尔语音时出现杂音,我以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刚好送娃回家路上就有华为的服务点,就预估了20分钟以为足够了。结果到了服务点一问,光检查就要一个小时……

偶发性原因二:娃!孩子生病这件事儿是没法预估的,生病的孩子对陪伴的要求则是怎么预估都可能不足的(哭……)上周我自认已经很谨慎的设置了“陪娃半小时,安排任务半小时”的间隔性时间计划,但依然执行的七零八落。发烧的迷迷糊糊的娃随时都可能一睁眼,看到我不在20厘米以内就带着哭腔喊“妈妈你陪陪我,妈妈你抱抱我”……(详见上周赋能班作业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9843011/notes/22474868)

经常性原因

经常性原因一:预估时间内专注度不够,经常被临时跳出的信息打断(比如刚才还被有人要我帮忙找优惠券的微信信息打断去回复了一下),自己认为这不过是“两分钟事件”,直接处理完免得占用大脑内存,但一个番茄钟内超过三次“两分钟事件”,至少就有十分钟被占用掉了,导致真正能专注做任务的时间被挤压。

经常性原因二:习惯性的对自己做事的时间预估不足,而且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太乐观太自信总觉得“也许给自己点压力就能更有效率呢”……也是该醒醒了。

我的机动时间设置情况:

在崔律讲这一课之前,我已经在上周开始尝试设置一些机动时间,比如现在孩子请假在家,上午9:40-10:00的瑜伽时间很可能因为他还在床上无法按时完成,我就给自己设置了中午13:00-13:20这个时间做机动弥补。遗憾的是只践行了两天,就因为生病的孩子时刻需要陪伴如同虚设了……

关于机动时间,我的另一个尝试是把每件事之间留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为线上拆书选择拆页”预留时间是半小时,但事实上另一项任务是安排在一个半小时之后的。这之间除了间隔性的陪孩子之外,还有半小时左右的机动时间可以临时调整。不过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太好,没有明确定下来“机动时间”这个任务时间段,常常回到以前“想起那件事就去做,忘了也就忘了”的状态。

听完昨天的课程后,我打算设置每天上午、下午各半小时的“机动时间”,专门用来处理之前未完成的任务内容。明天孩子正常送园后做个尝试,坚持一周看下效果。

我的收获:

最近一周高效todo几乎处于弃用状态,虽然我心里还是挺挂念它的,但看着一群没有打勾的任务,还是很有压力(这种压力非常有可能导致这个app最终彻底被我放弃)。

昨晚当听到崔律讲“设置一个100%完成的日清单”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自己两眼放光的状态:是啊,100%完成,不仅仅是在完成的时候付出100%的努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可以放在“设置日清单”的时候——就好像早起这件事不是起床时做的决定,而是昨晚几点上床时做出的决定!我的理解,至少在前期逐渐适应这个app、养成习惯时,有必要相应的减少任务数量(全职妈妈这点总归还是容易些的,哇哈哈),有意识的给足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以主动保证自己可以按时按量的完成日清单上的任务——在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反抗期”,哪怕当作培养信心,降低任务难度也是有必要的。之前我在培养新习惯的时候总结出的经验“从简单快乐的事情做起,一段时间只专注一个习惯”,在这里应该也是同样适用的:学习持续使用高效todo也是一个新习惯的养成过程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妈·小复盘】崔律精时力课后实践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