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常见的几个问题

最近脑袋瓜里常会浮现这样一个情景:亲戚家的孩子要上大学了,过来向我(已经读了六年大学的老油条)取经,希望启发孩子:步入大学后,该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先不关心问题,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情景(因为可能的那个亲戚家的孩子,恰巧才初中升高中,并不是升大学)。刚开始我很不理解,后来发现可能有以下几点的影响:第一,马上研二快结束,自己对大学生活越来越频繁地回顾和总结(反问自己错过了什么,又获得了哪些)。第二,也有可能是最近阅读的影响,恰巧关注到这方面。

好了,分析完毕。接下来,我针对上面那个“子虚乌有”的问题,正儿八经地讨论一下。我打算从曾经困扰我,让我有意识去思考的几个问题,来谈谈自己对大学的理解。意在通过问题或现象,表达出我认为的大学里应该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时间、会算账、反思(长记性)、负能量。

Q1(吃中饭问题): 面对说好了一起吃午饭的舍友、同学或者实验室小伙伴,迟迟不起身一拖再拖。最后在等待人家可能十几分钟,也可能半小时后,才和你一起出发去食堂。那么下次,你会怎么办?(更糟糕的是,如果你等的不止一个)

A: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困扰我蛮长时间(本科有,读研期间也有),常常我也反思这么一种情况。在这里,我不想去分析别人的原因,或者怎样提高自己说服力,亦或是如何利用好那段等待时间。而是想从时间角度看待这样类似的问题(如:吃中饭、去图书馆、去健身房)。对于大学,我曾不止一次的感受到时光易逝,珍惜时间对于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在我看完《IT小小鸟》博主们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后,更加的确定了这一点。很多要好的,对自己未来保持不错预期的同学,在毕业时可能都有类似的感受:大一、大二迷茫过,浪费了不少时间,终于找到方向、兴趣点后,却发现大学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给他们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想我们肯定会这么过完自己的大学:尽快的确立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上持续发力,多多积累,以便在毕业时让自己具备应付这方向上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读研、出国)的能力。

时间观念,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的;可能大学前你的生活、学习都是父母老师替你安排好了,但是到了大学,这些完全都需要你自己动脑规划。今天一天的安排是什么,什么时间段看什么书,什么时间段复习哪门课,什么时候吃饭睡觉,哪时候又有一个聚会。这些都要自己替自己安排好。这样做都是为了让自己多节约一点时间,高效地生活。所以,你的同学迟迟不肯离开电脑,你就多等他一分钟,这是你的计划就会因此改变。后果可想而知,你们一起去食堂刚好遇上了进餐高峰期,你午休的计划已相应的缩减或推迟,然后下午你可能没能看完一节《算法导论》等等。这种影响如果你没有意识到,将是潜移默化的。慢慢的你的生活节奏可能趋向于你的同学,然后你用一个不是你自己的节奏去学习、生活。结果可想而知,就是你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你的梦想也将大打折扣,更加不可能成为你想象的那样。对于此类问题,我想给出的建议是:找一个跟自己生活节奏安排相差不大,甚至还优于自己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如果恰巧没碰上,你完全要有一个人勇挑大梁的心理预期,同时在寻寻觅觅中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使自己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不那么孤单。


引申Q1’(系鞋带):如果你的同伴鞋带散了,你会不会停下来等他系好鞋带,然后再一起去吃午饭?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三五个人一起去干嘛,突然一个人停下来弯腰系鞋带,结果其他几个人浑然不觉地向前走,然后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伙伴在系鞋带。然后等他搞定了,却发现自己的伙伴们已经离他十多米。。。(你的一个决定,也可能让对方很舒服)

Q2(生活费问题): 每个月你回家一趟,你妈在你快返校时,总会喊你过来说:“儿砸,上个月1500的生活费用完了吧,这个月要多少?”可能你心里清楚自己在大学里还没谈女朋友,平时也就是吃吃穿穿开销比较大,时不时买卖书;其实上个月还剩下个600个大洋。此时,你该怎么回答?

A: 我想在刚上大学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学生活开销,都还是由家里承担的吧。(当然肯定也有自力更生的,这里我很佩服)对于一般学生,你需要结合自身家庭情况和学校环境,对学校生活开支有一个心理预期:一个月你需要多少钱,就可以在物质、精神和心理上保持一个不错的状态(要实事求是)。就拿1500来说,这个价位对你来说足够了,对你父母来说也算可以维持,那就Okay。

对于Q2的情况,一些人会实事求是说:”妈,我还剩600呢(乖孩子)“。乖孩子给父母留下生活节约的好印象,但是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底牌(一个月900我就可以过活了)。于是他妈心里会这么想:上个月给他1500,你说还剩600这么多,是不是我给多了。让我们想象一下:那这个月他妈妈应该给他多少合适呢?1500?900?还是300?根据儿子提供的信息,1500明显是多了,然后她估计1200就够了,所以心想儿子那里还有600,这个月我只需要给他600就行了。最后可能实际给那个乖儿子1000(多余的算零花钱),但是下个月就以1200/月的标准提供了。乖儿子可能自己也觉得1500是有点多,1200一个月也够了,于是坦然接受了。

表面上,这样很合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乖孩子刚进入大学,他的生活开销主要是在饮食上面,偶尔买几件衣服。刚进大学的孩子,消费还很单一,很多在大一都会迷茫,不晓得该追求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弊端:学生在大学以前,任何天性和兴趣都会被无情的抹杀掉,一门心思于高考。可大学不一样,没有太多束缚你,你有足够时间去挖掘自己喜欢什么。一段时间后,你可能想学吉他了(因为那样很酷),想去健身(觉得长点肉,应该更容易吸引到妹子),想学英语(不能再如高中那般屎),想学计算机(因为程序员好有魅力)… 这么多想去做的事,都需要开销,都需要投入金钱。而如果你不给自己的生活留有一定多余的money,这些事你是很难完成的。可能你会觉得到时候可以向父母索要,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总是顺利的。

同样我们再看一年下来(就拿十个月算,因为还有寒暑假),如果乖孩子的平均消费水平在1000/月的话,以1200/月父母提供的,他一年能省下来2000;以原来1500/月父母提供的,他一年能省下来5000。(这里不要刻意认为我们在赚自己父母的钱,毕竟我们不是外人。)2000和5000的体现出来差别真的蛮大的,多出来的钱,你可能我能去黄山看看风景(增长了见识,并且并没有问父母要一分钱就能承担),报个一年的健身房(锻炼了身体),或者和朋友聚聚餐侃侃这些年(获得了长久的友谊),或者可以多看多少本书(补充了知识),或者把钱拿去理财了(培养了理财观念),或者给爸妈家里添了一台立式空调(他们也许不知道你哪儿来的钱,但还是非常开心)… 《Mean Genes》中提高“期望少,收获多”, 你给父母带来的礼物都会超出他们的期望,然后会给他们带来不错的幸福感。给自己的生活多一点盈余,就相当于给你不同种的可能,而且这些可能都是由你掌握的。但是没有这个盈余,我可能连想都不会去想这些可能,更不会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如何理财(这个今后成家立业,都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为自己的生活保留一点盈余,这样我们会生活的压力小一点,成长的会更加开心一点。 我也遇到,平时很节约的同学,可能一个月他只需要600的伙食费,但他的生活在我看来是很不营养的(因为除了伙食开销,你很少会愿意花几十块钱买一书来看)。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开销后,才能去追逐梦想,追求精神文明和提高自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的那些有作为的人大多数都是富人。我们需要多余的财富,来追求不一样的人生。再面对类似的情况,你要会算账。

Q3(要不要去听这个报告):一个学期你都在面对这种选择,这个报告和我无关,我要不要去听听呢,毕竟班主任通知了要去?你有什么看法。

A:与要不要去听报告类似的还有要不要去上课?这里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讨论有关教育制度的问题,尽管这上面的确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个问题主要是启发我要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常回顾自己行为和做出的决定,反思自我,哪里做的不妥或哪些抉择不是最优。在《How to Solve It》一书中,作者Polya将回顾所完成的解答,检查和讨论它作为结题的最后一个阶段。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解题一样,在做完某件事后有意识地去回顾它,客观地分析和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很多时候我们不会立刻就意识到当时自己言行不得体的地方,而且别人由于非正常的宽容也不会特意给你指出(可能他们怕你生气,可其实我们才没有那么小气)。所以反思自我,也就成了自我纠正的比较珍贵的方式了。特别是在做抉择的时候,可能当时你觉得这么选择是对的,不过后来却发现还有很好的处理方式。经常性反思,可以帮我们找出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不断完善自我。就如,考完试之后你提醒自己要注意放松一下。但是有些人(比如我)会因为压抑不住兴奋感,拖着其实紧张的身体去操场狂奔了五六圈或者去图书馆又看了几个小时的书。结果第二天感冒了,一个星期都不在状态,真是得不偿失。我们不仅可以反思自我,而且可以反思别人的行为(往往这时候我们会更专业),分析他们让人不舒服或欠妥的选择,回过来教导自己不要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固化的思维方式,认为好好听课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不加思考就相信的,很有可能你就在做一件浪费时间的事(因为这件事很难找出对你有益的方面)。“有些事情是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该做的,还有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做的越少,你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不断反思,不能保证让你走上正确的道路上,但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Q4(负能量): 项目组的成员私下和你说:“实习公司里的项目,以我们的实力根本做不出客户想要的那种效果。”你的舍友和你聊“老板给的那个项目,根本不可能一年就搞出来。”或者同学间议论:“学校要求的SCI论文,到时候肯定发不回来。”当你的耳边经常性的回荡这类声音时,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你已经被悲观、消极包围了。

A:前天晚上回寝室的路上,听见一个快离校的大四毕业生冲着电话那头说:“我跟你讲,现在这个社会不看学历的…” 也许很多人也遇到过这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类似:这个社会靠关系,靠爹妈;现在大学里学的,到社会上基本用不到。经常性的接受这种耳濡目染,我们当中肯定会有人受其影响,信以为真。这个社会可能是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消极对待自己的人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负能量的产生,很大程度来自对于未来的畏惧,对失败的畏惧。在强大压力下,我们的mean genes告诉我们胆小一点,你所受的损失就少一点。在远古时代,这么做是个wise的决定;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规则(经验)显得不太适用了。现代社会,对于社会性的失败的包容性很好,你不会因为社会性的失败而遭受生命危险。就像失恋了,你大可不必担心,收拾心情另觅知音。不要怕犯错,不要被未知吓跑,因为即使你失败了,也不会遭受多大的损失。(认真过,总会有收获)

一件事你感觉很难,但却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难,畏惧感会让你做出错误的估计。越消极,你就越被动,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一次暑假我在山东实习,客户对一个产品要求了非常多的功能而且提出了总技术员角度是天方夜谭的要求。于是我们一个团队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性出现抱怨的声音。项目前期也推进的很慢,不过等到快交工作的时候,有些组还是整出了还算像样的成果。并且我在后来的反思中发现,那些没能达到预期的小组,当时其实如果踏实一点,逼一逼自己,还是极有可能交出更好的方案。那个开发周期,消极态度、负能量包围着我,自己也不自觉的跟着抱怨。后来我都觉得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不争气的阶段,对我各方面影响很大,浪费了我许多时间。所以,我现在对这种完全情绪化的悲观言论,特别排斥,不想再次深受其害。因为我知道:越消极,你就越被动,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在面对负能量时,我希望自己,也希望你同样保持一颗乐观上进的心。就像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将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结尾:可能大学里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而且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学习的方面。不过抓住大学里的每分每秒,经常性反思自己,算算过去自己的得失,再算算将来的得与失,意志坚定,对人生有信仰,开心乐观地生活,我想这对每个人都会是有益处的。本文到这里一是,帮我也理清思路(万一真遇到了呢?);二是,我期待能启发你的思考,这就值了。

(最后,欢迎交流你的大学生活中,对现在的你影响很大的问题或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