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本质

一个经济体要发展,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三个投入要素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缺一不可。

每个村庄都可以看作一个简单的经济体,我以我们村为例,试图理一理贫困的根源。

我的村位于渭北平原,主产经济作物为苹果。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辛苦一年,大约可以收入2-3万元(以每个家庭四口人计算,人均收入远高于国家划定的贫困线)。

这部分收入大约会有3个主要的支出途径:

一是子女教育。如果家里的孩子读书有出息,那就竭尽全力供孩子上学。一批本科一年需杂费及生活费约2.5万元,民办学校的价格更贵。所以,教育致贫比比皆是。但作为长期投资,教育是目前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

二是医疗投入;这部分也不可小视。在农村,由于没有基本的医疗知识,缺乏应有的医疗体系,很多人都是小病拖大病,大病再花大钱。人财两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是城市买房。如果孩子读书有出息,大学毕业到二三线城市工作,那家里更是举家之力,甚至不惜负债累累,在城里给孩子工作的城市给孩子买房子安家。目前,一套房子动辄百万的房价,基本可以让一个家庭倾家荡产。如果不好好读书呢,家里会想办法在县城给孩子买房子,一套房子30万。也足以把一个殷实的家庭扫荡一空。

所以,我们的医疗、绿地、植被、公园、光纤、WIFI、马路、机场、车站、工厂、商场都集中在城市,不断为城市的吸引力加持,农村越来越成了老弱病幼的农村。倾家荡产培养的大学生,一毕业就留到城市,除了榨干农村资源(读书和在城市买房),对农村毫无反馈;在外打工的也是,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城市,终极目的并不是赚钱回馈农村,而是努力买房,扎根城市。

依此来看,城市资源集中度更高导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金,导致农村越来越贫穷。而没有人才,给再多的资金,和技术,也都是治标不治本。投入的资金最终又会被城市吸走,农村依然会千疮百孔。

所以,现有体制下的扶贫,可能短期看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但长期看,这些努力所产生的血液还会被城市吸干,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所以,最好的扶贫,就是把资金投入到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在通过转移支付,加强农村的医疗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就是消除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让农村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困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