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一叶书香里

    忽有一念,若有前世,我该是一种绿色植物:或是清幽林间一株小草,或是广袤田野一茎麦苗,以卑微的姿势匍匐于尘,与风随舞,与土相亲;等到严冬时节,随风枯萎、消散,不着痕迹,妥妥地活过属于自己那一季。

    这些年,文字给孤独的我以精神寄托。循着它的踪迹,我欣赏着春花秋月、日升月落;体悟到时序荣枯、人情冷暖;感知了世事无常、人生沉浮;在一程不经意的记录中,生活慢慢从柔软、脆弱、懵懂中脱壳,透出难以言说的魅力,蜕成一张质地坚实的底,让我从俗世真善美、假恶丑的交叠环复里学会了接纳、宽容,慢慢品尝到“爱”的味道。

    初遇文字,在百无聊赖时,我将寂寞、不安、委屈和盘托出,它倾吐出的芬芳与风雅化解了心中块垒,回馈我怜悯、善良和解意的图景,不期滋润心灵。有人,包括我自己的孩子问过我,“写作有什么诀窍没?”我始终只有一个答案,“有感而发”。读书伊始,我的日记、作文就是打动老师和同学的“范文”,尽管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糟,“会写”这项专长,带给我莫名的骄傲。作文能力强,当然要靠“读”与“写”不断累积。书,并不见得读得越多越好,“学以致用”是最大的“介质”。能在“读”中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找到“同理心”,与之互动,是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写手”的关键因素。

    生活中,我近乎神经质地感知着身边的蛛丝马迹,那些悲喜忧乐,是我流露的真情,透着与生俱来的格调,它们就在那里,你只须拿根狗尾巴草轻轻微触,痒、笑、轻松,就有了。我生性内向胆小、木讷面薄,见人未开口脸先红到耳根。自从有了写作这门活,我找到了出口,整个心思活络起来,站在人前也似乎有了底气,然而,我仍是习惯着默不作声。我所写,是生活经历,是思想感情,也是心意情绪,所以略显单薄,欠缺情节和境界。文章于我,是一程记录、一种直陈,是有温度的气泡,能载着我的心飞起来,飞离这个偶尔让人觉得烦闷和沉重的尘世,使人轻盈。

    作家周国平说,“通过写日记,一个人有了持续的内心生活,你就会感到你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候是有灵魂的,不是一具行尸走肉,你活得很充实,这是特别大的快乐。”是的,通过记录,我们的日子不会虚度,昨天的得到与今天的失去有了对照,留住了人生的许多感受。

    文学与生活,理想和现实,如格格不入的两路,又如一条自然天成的通道。梦想,就在许多次无意的耕耘里生根、发芽、开出了花儿。不是吗?有些事情只需要我们顺着自己的心意去坚持,不怨不怒,不争不求,也能够实现。每天闲暇,除了坐下来,泡一杯绿茶,邀一株兰草作陪,染一指墨色书香以外,我不生其他非分之想。前方并不迷茫,遇见谁?在何时遇见?都是一个不必相约也无需追寻的过程,我,只蹚着文字的河,努力并喜欢着,就是了。

    这本书,集几年辛苦,虽有缺失和遗憾,风格大体可见一斑。文字,已不经意陪伴了我五个春秋。“出书”一直是埋藏在心里的一粒种子,我从未刻意为它做过什么,却于不经意间得到。因为有了感想,又不善言辞,就把一切交给指尖。不论是纸上书写,还是在键盘敲打,姿势不同,心境如一。而且,我相信,它们最好的归宿,仍是停留在一页书香里。

    愿拿到这本书的你,不论距离多远,时间多久,都能与我在这里——一念相知。

该文为作者潘姝苗《一念相知》自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停留在一叶书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