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那一次,离梦想那么近

大二下学期,帮人家做一个市场调查,统计在古城关门口的日客流量。

就那样坐在一边,进去几个,出来几个,一个个统计。偶尔会有好奇的人过来搭讪。

有个背包客,估计是累了,坐过来闲聊,然后聊到他逛着逛着,逛到一个小院,女主人是重庆人,男主人来自美国,他们租了小院,长期在此居住。

这对夫妇正在筹办一期英语夏令营,学生从全国各地招,也有来自美国的,老师大部分来自美国,是这对夫妇的好朋友,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

我很感兴趣,工作结束后,循着他指的大致方位找去,居然真的发现那个小院。

只是学费,对我来说有点高昂。

我试着和梅老师谈,看能不能做个兼职,即使是不学习,打个短工也行,只是想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但是梅老师没有同意,他们不需要我这样的人。

最后的结果是,我半工半读,可以正常上课,但是课余时间要帮忙做些事情,学费1500,先欠着,以后补上。

那是我第一次,为了一个机会那样努力争取,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4-10]那一次,离梦想那么近_第1张图片
梦想并不遥远

这一次夏令营,圆了我很多梦。

来自深圳的Sherry,有着不凡的经历,她本来在阳朔,听说有这么个夏令营,就风风火火的赶来了。

和Sherry特别投缘,她是这么些年一直保持联系的唯一一位。

Sdama,从“女儿国”泸沽湖来,有着摩梭人的洒脱,跟着梅老师两口学英语三年,不识字,却能和他们正常用英语交流。

当时我们很为她抱不平,她包揽了他们家所有的家务,却只有一点点生活费甚至没有。

现在,《格局逆袭》带我站在另一个层面看这个问题,她有许多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她的勤劳和淳朴,总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长远看,她的格局比她的同伴高出了太多了。

还有一个高三的学生,英语水平了得,她的目标,是考入香港大学。如果只是待在校园里,在教育相对落后的丽江,她大概不会有那么高的宏愿。

还有另外几个高中生和初中生,一群好学上进的弟弟妹妹们。从那时起,很喜欢被称作“晓丽姐”。

遗憾的是,虽然夏令营结束时,彼此留了QQ号,却没有再联系了。

Hodgie,韩裔美国人,12岁时全家移民美国,夏令营最受欢迎的老师,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

他教大家跳舞,HIP HOP,零基础的学生,学起来都像模像样。据说在美国百老汇,是很有名的老师。

夏令营结束时,我们还到束河的舞台上表演,实现了心底深处的舞台梦。

因为我时间较多,周末没课的时候,有几次陪他出去办事,一次在光碟店,他送了我《这个杀手不太冷》。So Cool!

他说在这里真好!大家都不认识他,走在大街上,没有那么多人围观,要签名什么的。

课上英语水平没有真正提高多少,倒是陪他的时候练习了不少。不过他说我的水平,在美国也就到餐厅点个餐还可以,和他6岁的女儿水平相当。

Hodgie没有大牌明星的排场,很平易近人,他的课很受欢迎。跟他聊天,很放松,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当时还是很希望能向他多多请教呢。

David,墨西哥人,胖胖的,很可爱。他酷爱动漫,是通过看英文动画片和电影学的英语,教我们的也是和动漫相关的。

受他影响,实在阻止不了儿子看电视,我会尽量搜一些《Hello Teddy》、《里约大冒险》、《海底总动员》这样的英文版的动画、电影给他看。

现在开来,效果还是有的。

中国人建新老师,教大家西餐。当时我还很认真的记笔记,我是所有学生中,最认真的一个。

建新老师经常一袭中国风的服装,给人很飘逸的感觉。

另外一位美国来的老师,教大家按摩,据说她在美国给人按摩一次就是几百美金。也是很洒脱的感觉。

梅老师的老公,不懂中文,却在学习丽江的东巴文。艺术是想通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家里的大小事务基本都是梅老师安排,他只是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

现在想想,人的格局到了一定高度,就是那样的境界了吧。


夏令营确实收获很多,一套真题、模拟题没做,几乎没任何准备的我,通过了那年的英语四级考试,这和那段时间的练习是分不开的。

关键是收获了那么多朋友。这是拿什么都不能替代的财富。

只是,那时的我,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贪玩、没耐性,没有坚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稍微多用些心,那么后来的路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可能了。

有点遗憾。

路是自己选的,好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现在,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4-10]那一次,离梦想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