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8年12月9日,约5小时;
阅读书本:《钻石途径系列之四:无可摧毁的纯真》;作者:【科威特】阿玛斯(译:胡因梦);2009年9月第1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P1-311页;
阅读目标:什么是无可摧毁的纯真?为什么要修练纯真?如何获得?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快速阅读、重点内容详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5小时,笔记2.5小时。
这套钻石途径系列一共有4本,第一、第二本我是在两年前看的,那时候,阅读的感受是“云里雾里”。经过近三年的持续冥想,又经过断断续续的心理学学习与时时刻刻的实践,今天,我再来看这个系列的第四本,可以说70%是看懂并领悟了。根据自己的领悟,我撰写以下笔记,希望再过两年,再回头来看自己的实践与领悟是否又上一层楼了?
心灵导师阿玛斯所创立的“钻石途径”,是通过整合东西方实践与理论(西方心理学与东方宗教实践的智慧)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纯真的本体生活。具体的方法便是运用“探索与觉知”,其中“探索”这个方法是运用西方心理学来理解心理问题,而“觉知”这个方法则是运用东方智慧在高次元中体悟本体。
人格与本体是什么?它们的关系什么?
人格是带有实质性的具体存有的物质,它与思想、感受以及各种觉受相连,它没有依照自己的本质存在,而是携带了一堆过往的冲突、记忆、误解以及种种反应、联想和幻觉,故而,为便于理解,我将作者所称的人格命名为“未净化人格”。我们所有自我意识的活动构成了未净化人格的内涵,人格的活动其实是一种防卫机制。
本体是存在本身,它是完全寂静的,里面没有任何活动,“当下”即是我们存在本身。本体的特质是充分消化吸收经验,每当它遭遇某种经验时,都能消化掉它。辨别本体的方法是,只要有自我的活动,我们就不是处在当下。
人格与本体,是二元存在与对立的,通过探索与觉知,它们两者可以合一为圆满的状态。
为什么要修人格与本体的合一?
在未净化人格的时候我们经常感觉痛苦,而人格与本体合一,就能达成圆满,获得内心的和平与宁静。
未净化人格之前,我们为什么会痛苦?
因为人格里有杂质。可以将未净化人格看作是洗东西的水,它始终没有得到净化,里面有充满了杂质(即老旧、过期的防卫模式),“水”显得浑浊而沉重,故而我们会感觉痛苦。这些老旧的防卫模式、内心的冲突与无明曾经是求生本能的一部分,它们过去曾起到过保护的作用,现在,我们没有能力从这些模式中出来,仍然携带着它们,于是,它们形成了我们未净化人格的内涵。
因为人格与本体分离了。在净化人格前,我们与自己的本体失去联结,造成了“心理坑洞”,我们借由追求,填满这些坑洞,强化了自己的匮乏感。我们从不信任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的丰富性,我们永远是带着缺憾和匮乏来看事物的,但欲壑难平,愈感痛苦。相反,当心智不忙碌的时候,不再追求、只是单纯地存在着时,自我了解和洞见就自动出现了。(什么是不追求的行为?如果行为的动机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某种自然的动力,那就不是一种追求—自然地热爱、兴趣 )
未净化人格的内涵中包括了身份认同(小我)。自我感(我是谁)+个体感(我的界线)=未净化人格。所以,人格的结构是由我们的头脑创造出来的,它其实是纯内在意识的活动,是概念制造了分别意识(有了我是与别人的区分,有了我、你、他、它之间的界线),婴儿诞生的时候是没有分别意识的,大约在一岁左右,人格与本体相脱离,所以,分别意识是由心智制造出来的。
正因为分别意识是由心智制造出来的,所以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我们的知识和概念构成的!构成世界的元素,成了我们的生活、行动、沟通的基础,但所谓的世界只是一堆概念,透过概念往外看,我们看不到本体。
追索造成痛苦的本源,从源头上摆脱痛苦的方法便是净化人格(去除人格内涵中的老旧模式以及个体疆界),并与本体合一(回归到婴儿般的纯真去看问题)。
什么是纯真的实相?
当人格得到彻底的净化,与本体合而为一,我们就变成了最真实的至人,从而获得了纯真的实相。当纯真的实相出现时,就像阳光照入屋内,突然一切事物都变得鲜活起来。纯真的实相就是明觉本身,不存在“自我”而处在“无我”的层次上,充满了喜悦和光明,去除了疆界感,我们会发现“我是自由的,我是纯然的存在,所有众生都是纯然的存在”这样一种万物本质的体验,我们会发现,万事万物(包括你自己)都在此刻(当下)被创造出来。
如何才能活出纯真的本体生活?
通往纯真实相的窗户就在我们的内心!只有像婴儿般的一无所有的勇气来觉知世界(即以当下的开放性来超越概念,看见人格与本体的一体性),穿透心念,看见当下,安住在变动中,我们才能活出纯真的本体生活。
净化人格。人格就是我们的灵魂,净化前,它充满了恐惧,它内涵着过往经验,过往经验的残余物就是自我形象、内化的客体关系、压抑的感受和记忆,以及保护自己的各种防卫反应,净化人格的过程便是消解掉这些残渣。通过识别、理解我们所有行为(行为、感觉)背后的潜意识来净化,净化过后,本体就显现了。
觉知本体。通过冥想、坐禅或其他修行方式显现本体,实际上就是观念头,客观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觉知念头的生起、停止、念与念的空当,以及另一个念头的生起。这是一种超验经验,缺点是只在进入本体状态的时候认同本体,而日常生活中又回归到未净化的人格,所以,净化人格与觉知本体两者结合来进行内在工作能活出纯真的本体生活。
净化人格与觉知本体这两种方法都是旁观观察,还有另一类方法便是彻底潜入于人格之中,成为人格本身,与它结为一体,直接体验它,但这种方法必须深入探索人格涉及的所有领域,才能看见人格的全貌—它所有的思想、欲望、感受和梦想,是要下很大功夫的,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修练的进阶版是什么样子的?
活得更圆满。放下趋乐避苦之心,学会欣赏和爱惜心中的实相,欣赏自我了解的过程,不再聚焦于解决问题,学会放松,会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为什么不放松下来喝杯茶?”不需要等到开悟才放松下来,必须有耐性一点一滴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时,仍能感受到快乐和圆满。
一个成熟的人决不是没有问题的人,成熟之人是能够以成熟的态度来处理问题的人。成熟之人有能力把困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愿意以妥当的方式处理它,并能享受这个过程。
小结
根据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第一步,都是必须“觉知”。有了觉知才有体验,有了觉知才能进行分析,通过客观观察它,产生对心理运作方式的不认同,将自己从老旧的心理模式中解脱出来,走向和平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