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关于写作,随便说说

最近我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自己写的一篇小文《20180413•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学习策略》,特别强调input和output之间的关系,大量的多渠道有效的input是基础,根本上说只要是input就有用,任何形式的input都统统有用,output需要在大量input的基础上有指导有策略地进行。

一个学生读罢留言:“我觉得input决定上限,output决定下限”。
我:这理论有道理没?从高一第一节课我就在班里啰嗦这几个词,实际操作中你们一定得加油去做到。
生:很明显,一个人平时看的就是他能写出来的最好的,而一个平时总在写的人写得再烂也不会烂到哪儿去。
我:反正我看好你这头小伙子,加油,坚持你所坚持的。不过,语言上其实可以再平实些,有没有发现,越是大家,他们经典的文字都那么亲切,那么平易近人,情感去浓得化不开?我个人喜欢丰子恺,推荐给你。
生:(捂脸表情)我知道,问题是作文比赛很喜欢用词精致华丽的文章,我在努力地取舍了。
我:你们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不喜欢了。花三俏四的,品之如同爵蜡,空洞无物,能沉淀下来的,那才真够味儿。

那是我的高中时代,十几年前。

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兴许是高中阶段恰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仿佛都格外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吧。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有一项雷打不动的常规摘抄作业,摘抄阅读过程中的好诗好词,名言警句。

当时同学们特别喜欢抄一些朦胧梦幻、虚无缥缈、看上去特别漂亮的辞藻。我自己就曾做过这个工作,把席慕容的诗词找出来,把当下最流行的情歌歌词找出来,小心翼翼地截取一个个美好的词,如同搬砖头似的堆在摘抄本上。

——思念、寂寞、邂逅、凄美、残缺、芳华、破灭、幻影、轻盈、情愫、纤弱、明澈、罅隙、涟漪、缱绻、恍恍惚惚、悸动、斑斓、黯淡、瑰丽、飘零、青春的祭奠、泛黄的诗卷——

诸如此类的靓词,我不需要再多列举了吧?

拿这些砖块儿做什么用呢?堆砌。

每每有作文任务的时候,虔诚搬出圣经,轻手翻开,精妙地、别有用心地在作文纸上罗列一大堆久藏的砖块,酿成一篇满足自己内心的大作。

那大作,看起来确也挺美。读不懂的文字里隐藏着别样的味道,有着别样的深刻,至少那时候的我以及同年龄段的我们都是这样觉得的。

我们尝试读一读下面的一小段文字:

记忆里暮蝉嘈杂的嘶鸣,映像里鸽子清脆的哨音,都宛若糜烂在某段乐谱中肃杀的旋律,沉痛地撞击着胸腔里心脏柔软的瓣膜。就是在那样潮湿溽热的盛夏,与所有人相遇。

请问,您读完之后有没有一种特别的别扭感呢?过多的修饰成分使得文字本身失去了力量,显得碎杂无趣,堆砌感极强,上面的文字是选取了一篇文章的一个小片段,大胆地去想吧,读完整篇这样的文字您会有什么感受呢?。

看似在华丽地表达离乱的情绪,实则空洞苍白,经不起玩味。

上面跟我对话的那个学生文学素养还不错,难能可贵的是她自己特别喜欢写作而且能够坚持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固定地留出写作时间。在[]平台上她已经写了得17万多字,并且有部分文章已经发表在<<意林>><<>>等一些杂志上。

然而不得不说,其文字中有时候还是会有堆砌词藻的嫌疑。


旗帜鲜明地表态,我不喜欢那些青春文学的写手,不喜欢那些通过《萌芽》迅速涨起人气来所谓的青年作家。

然而那些人确实火了起来。


我从来都不太喜欢跟别人说我喜欢写作,喜欢创作。或许不是不太喜欢,而是不太敢这样说。

毕竟自己的写的那堆东西欠很大火候,拿不出手。有的时候只不过是对生活工作中琐琐碎碎的记录,把当下的感受用文字描述出来。

而写作创作的确都是有一定技巧的,整体构思且得巧妙安排,恰到好处的细节描述不可或缺,细腻真实的情感透过漂亮的词汇修辞体现出来。而这些我做得都不够。所以顶多会说,我比较喜欢用文字来记录一点生活罢了。

反观自己高中时候的作文,惨不忍睹。现在看学生的作文,亦是惨不忍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两句精辟概括了很多高中学生作文的真实状态,一堆毫无关联的冰冷砖块垒砌起来的成果,读起来牵强别扭,拗口饶舌,情感上无法做到流畅自然,读来满篇好似都是情感,却又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含含混混、模糊不清。

给学生看作文感受就只有一个:你到底想说啥!请明明白白地说!

给高中生的建议:如果不会写,我们可以慢慢学习,第一步就是大量阅读经典以及经典的文章。还是先努力输入,做好积累,慢慢练习。模仿是可以有的,那是在大量输入积累的前提下,巧妙运动写作技巧和手段,切不可让华词丽语先入为主地占据了写作的第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27关于写作,随便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