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笔记之——正解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且经常在使用的词语。但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呢?也许多数人认为刻意练习就是刻苦地、有目的地练习。我们要想达到某个目的,就努力去做、去不断重复。总之,就是多花时间去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传播广泛的“1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演绎出各种版本,但核心要义就是你只要能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这就是刻意练习吗?1万小时定律出自美国畅销书作家格拉德维尔的《异类》。他在书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超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得超凡。”

      这似乎让资质鲁钝的人看到了成为超人的曙光。但先搞清楚此定律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它源于美国另外一个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一个实验,把学院演奏小提琴的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是出类拔萃的;第二组是“比较优秀”的;第三组是“被评估为永远都不可能到达专业水准的”。他统计了到现在为止,这些学生练琴的时长,第一组的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第二组练习的时间是8千小时,第三组已练习的时间是4千小时。他人就据此得出结论,1万小时的练习可以让你变得出类拔萃。但真的1万小时你就能成为天才吗?埃里克森经过大量研究,结果是这个结论不靠谱。但天才还能不能被刻意训练出来呢?他说可以。可以的前提:你必须要有天才的潜质。也就是要把自己雕琢成玉器,前提是自己要是玉石。“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习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实际上刻意练习是一个从优到更优的过程,而不是异想天开地觉得够坚持就能把泥土做成玉器。刻意练习是在我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之后的行动,而不是简单的凭借一腔热血,一条道走到黑。如果这样你在怎么刻意练习,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当我们下次再鼓励自己只要够坚持,够刻苦就能做好某件事情时,先停下来问问自己,自己有没有具备做好这件事的条件、能力、潜质。如果没有,那趁早回头,另作打算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学习》笔记之——正解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