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

心理学 (含临床心理学) 本土化背后的其中一个动力和推手,牵涉到「话语权」的问题。

这是说,谁对中国人的心理现象说了算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杨光斌指出,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1张图片


话语权为什么重要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黄树东老师在《制度与繁荣-- 一个新世界的开始》一书里分析说,话语权战略,是与民心战略,与意识形态战略,息息相关,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2张图片


晚不过鸦片战争前后,整个近代中国--文化上的、思想上的、地理上的、以至形象上的-- 曾经历久地被一些西方的「他者」粗暴地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来凝视 (gazed) 过,其中不乏充满丑化、羞辱、诅咒、暴力、好奇的异国情调、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不可思议 (inscrutable) 等等面相。

我们在随笔〈普世价值〉里讨论过,我们上几代的先祖面对这些扭曲的形象,总是在无话语权的境况下失语。


后殖民理论的创始人爱德华 ·瓦迪厄 ·萨义德 (Edward Wadie Said) 在《东方主义》一书里说,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3张图片


萨义德进一步指出,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4张图片


为什么萨义德说这是与「智识性」(intellectual) 有关的问题呢 ? 

把马克思在《路易 ·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的话,稍加扩展,用来描述自鸦片战争以来相当长时期沦落为弱势民族的中国人的境况,也很贴切。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5张图片


清华大学王绍光老师的话,很可以用来诠释萨义德所说的「智识性」(intellectual) 问题。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6张图片


并且,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7张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摩罗在〈「国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终结 ?〉一文里指出,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8张图片


 广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甘阳说,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9张图片


取回「话语权」的原因之一,可从下引学者 (台湾地区) 单德兴老师的说话里找到理据,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10张图片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老师强调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11张图片


2018年,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在德国媒体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的一个观点-- 论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两句话,可以伸延于这里讨论取回「话语权」的阶段性指引。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12张图片


「话语权」不由我们说要收回,人家就会拱手奉还,要建立自己 ''好'' 的「话语权」这条路还得走很长很远。

不过,廿多年前的一个「不」字,经已吹起了开跑收回路的号角,飞奔吧!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13张图片


社会建构论 (social constructionist theory) 的奠基人与倡导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 College, Pennsylvania) 心理学教授肯尼思· 格根 (Kenneth J. Gergen)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给他出版的 《社会建构论译丛》总序里指出,

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_第14张图片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土临床心理学随笔: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