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Java学习路线 - Java编程入门 笔记

学习链接

目录

  • 学习链接
  • 第一章 Java语言介绍
    • 1、Java发展简介
    • 2、Java语言特点
    • 3、Java可移植性
  • 第二章 搭建Java开发环境
    • 1、JDK简介
    • 2、安装完成后配置JDK环境
  • 第三章 初识Java开发
    • 1、Java编程起步
      • (1)EditPlus编写第一个Java程序HelloWorld
      • (2)对第一个程序进行完整解释:
        • 主方法
        • 屏幕打印(系统输出)
    • 2、JShell工具
    • 3、CLASSPATH环境属性
  • 第四章 Java基本概念
    • 1、注释
    • 2、标识符与关键词
  • 第五章 Java数据类型划分
    • 1、Java数据类型简介
    • 2、整型数据类型
    • 3、浮点型数据
    • 4、字符型
    • 5、布尔型
    • 6、String字符串
  • 第六章 Java运算符
    • 1、简介
    • 2、数学运算符
    • 3、关系运算符
    • 4、逻辑运算符
    • 5、位运算符
  • 第七章 Java程序控制逻辑
    • 1、if分支结构
    • 2、switch开关语句
    • 2、while循环
    • 3、for循环
    • 4、循环控制
    • 5、循环嵌套
  • 第八章 方法的定义和使用
    • 1、方法的定义
    • 2、方法重载
    • 3、方法递归调用
  • 【Java学习路线】Java语言基础自测考试 - 初级难度

第一章 Java语言介绍

1、Java发展简介

  • Java标准开发(J2SE、JAVA SE):提供的是底层支持,实现桌面程序的开发;
  • Java嵌入式开发(J2ME、JAVA ME):Android开发,后Google提出Kotlin开发Android;
  • Java企业开发(J2EE、JAVA EE):主要是进行企业平台的搭建,现在主要是开发互联网平台;

2、Java语言特点

  • Java之所以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力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这完全取决于Java的自身发展特征:
    (1) Java本身半开源,使得Java开发的更透明。(行业内通用的技术实现标准);
    (2) 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这样就使得Java语言语言结构更加方便开发者接受,这些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还不断进行着扩充(不同JDK版本);
    (3) 提供有方便的内存回收处理机制:一些编程语言需要明确的手动进行对象的回收释放,否则程序无法正常提供支持,但是Java可以提供有自动的内存回收操作,这样处理会更加方便(涉及到性能问题)
    (4) 避免了复杂的指针问题,而使用更加简单的引用来代替指针:指针虽然是一种高效的内存处理模式,但是需要较强的逻辑分析,而Java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点,所以开发者直接利用引用就可以简化指针的处理,而引用也是在所有初学者学习过程中最为难以理解的部分;
    (5) Java是为数不多支持多线程编程的开发语言,这样就可以使得
    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性能得到提升(不是绝对的);多线程也是Java开发中最难以理解的部分,而正确的多线程处理才是提升处理性能的核心所在;
    (6) Java提供有高效的网络处理能力,可以基于NIO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传输处理;
    (7) Java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以提升程序适用范围。

3、Java可移植性

  • Java语言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可移植性,所谓可移植性是指同一个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部署,减少了开发难度,在Java中主要依靠JVM是实现可移植性的控制(JVM即JAVA虚拟机),Java虚拟机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模拟出来的计算机,所有程序只要有Java虚拟机的支持,就可以执行程序,不同操作系统上有不同版本的JVM版本;
  • Java应用程序运行机制:
    1、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类型:
    编译型和解释型
    2、Java是两种语言的结合:
    编译命令:javac.exe
    解释命令:java.exe
    3、Java程序组成:
    Java源文件、字节码文件、机器码指令
  • 所有Java程序的解释都要求放在Java虚拟机上处理。
    JVM:Java Virtual Machine
    所有java的源代码程序最终都是需要经过编译才能使用,但是编译完成的程序代码是在JVM上运行的通用性程序,并不是直接运行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相比较慢,但是由于硬件快速发展,可以忽略。

第二章 搭建Java开发环境

1、JDK简介

  • JDK:Java开发工具 ,1.8,1.9,1.10
  • JRE:Java运行时环境,只提供有程序的解释功能,不提供开发功能。
    安装JDK会自动更新JRE。

2、安装完成后配置JDK环境

  • 系统变量中的JAVA_HOME、CLASSPATH和path。

第三章 初识Java开发

1、Java编程起步

(1)EditPlus编写第一个Java程序HelloWorld

public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
  • Java程序是需要经过两次处理后才可以正常执行的:
    1、对源代码程序进行编译:javac Hello.java,会出现一个Hello.class的字节码文件(利用JVM进行编译,编译出一套与平台无关的字节码文件*.class);
    2、在JVM上进行程序的解释执行:java Hello(解释的是字节码文件,字节码文件的后缀不需要编写);

(2)对第一个程序进行完整解释:

  • 在java程序开发中最基础的单元是类,所有的程序都必须封装在类中执行,类的基本定义语法如下:

[public] class 类名称 {}

  • 在本程序中定义的类名称为"Hello",类的定义有两种形式:

1、public class 类名称{}:类名称必须与文件名称保持一致
2、class 类名称{}:类名称可以与文件名称不一致,但是编译后的*.class名称是class定义的类名称,解析的是生成的class文件的名称,在一个.java文件中可以有多个class定义,并且编译后会形成不同的.class文件;

  • 提示:

1、关于源代码定义问题,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很少会出现 一个.java源代码里面定义有多个class的情况;
2、定义类名称时,要求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如HelloWorld、TestDemo等;

主方法

  • 主方法是所有程序运行的起点,并且一定要定义在类中
public class 类名称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程序的代码由此执行
	}
}

Java的主方法名称定义较长,约定俗成的主方法所在的类成为主类,所有的主类都用public class 定义。
主类用class定义不报错。

屏幕打印(系统输出)

  • 可以直接在命令行方式下进行内容的显示,有两类语法形式:

输出之后追加换行:System.out.println();
输出之后不追加换行:System.out.print();
ln即line,换行

2、JShell工具

  • Shell 是脚本程序的含义,在很多的编程语言里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代码的开发,都会有Shell交互式编程环境。有时候可能只是为了进行一些简单的程序验证,但是在Java里必须编写很多的结构代码,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有JShell指令,直接运行即可。
  • 除了可以直接在JShell命令中进行程序编写之外,也可以将一些内容直接交由文件来保存。

/open 文件路径/文件名
只需编写核心结构的代码即可,减少对结构化的需求。
/exit退出

  • 实用性不高

3、CLASSPATH环境属性

  • 只做一个简单介绍:假设目录下有一个.class字节码文件,当前用户所在目录为字节码所在目录;当脱离了此目录,在其他目录执行程序解释,会出现[ 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XXX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XXX ],因为当前目录中没有字节码,如果要在不同的目录中都执行该字节码文件,则只能依靠CLASSPATH环境属性来完成。

在cmd中输入 SET CLASSPATH=[字节码文件所在目录]

  • 默认情况下所有解释的类都是从当前目录中加载的,所以可以得出结论:CLASSPATH默认设置为当前所在目录加载类文件。
  • 如果想只通过当前目录加载,则可以将CLASSPATH设置为"."
    默认配置可能因为安装了一些由Java开发的程序软件被自动修改,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用命令自己重新配置。
  • cmd命令行中配置会在cmd窗口关闭时消失,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将其定义为全局属性,可以直接在系统中追加。

PATH 和 CLASSPATH 的区别:
PATH是操作系统提供的路径配置,定义所有可执行程序的路径;
CLASSPATH是由JRE提供的,用于定义Java程序解释时类加载路径,默认设置为当前所在目录加载,可以通过"SET CLASSPATH=路径"的命令形式来进行定义
JVM → CLASSPATH定义的路径 → 加载字节码文件

第四章 Java基本概念

1、注释

  • 注释是程序开发中的重要组成技术,合理的注释可以使项目维护更加方便。
  • 注释的本质在于,编译器在进行编译时,如果发现有注释的内容将不对此部分进行编译处理。
  • Java中注释共有三类:
//单行注释

/*
多行注释
*/

/**
文档注释里面还有很多选项,一般建议通过开发工具控制
*/
  • 单行注释提示下一行语句功能
  • 多行注释可以标注修改信息等
  • 使用开发工具开发时,单行注释比较方便;对于一些重要的类或者方法建议使用文档注释

2、标识符与关键词

  • 在任何一个程序中,实际上都是一个结构的整合体。在Java中有不同的结构,例如:类、方法、变量等;对于不同结构要有不同说明,对于结构的说明就是标识符,标识符是有命名要求的,一般要求有意义的单词组成,但是标识符的组成在Java中的定义如下: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组成,其中不能使用数字开头,不能使用Java中的保留字(关键字)。
  • 关键字是系统对于一些结构的描述处理,有着特殊的含义。Java中的关键字如下:
abstract assert boolean break byte
class continue const default do
enum final finally float for
import instanceof int interface long
package private protected public return
super strictfp this throw throws
volatile while case catch char
double else extends goto if
implements native new null short
static synchronized transisent try void
  • JDK 1.4 出现assert关键字,用于异常处理;
  • JDK 1.5 出现enum关键字,用于枚举定义上;
  • 未使用到的关键字:goto、const;
  • 有一些属于特殊含义的单词,严格来讲不是关键字:true、false、null

第五章 Java数据类型划分

1、Java数据类型简介

  • 在Java语言中对于数据类型一共分为两类:
    1、基本数据类型:描述的是一些具体的数字单元
    数值型:整型(byte、short、int、long,默认值:0)、浮点型(float、double,默认值:0.0)。
    布尔型:boolean,默认值:false。
    字符型:char,默认值:’\u0000’。
    2、引用数据类型:牵扯到内存关系的使用:
    数组、类、接口,默认值:null。
  • 每一种基本数据类型都有各自的数据保存范围。
    阿里云Java学习路线 - Java编程入门 笔记_第1张图片
    数据类型使用的参考原则:
    1、描述数字首选int(整数)、double(小数);
    2、进行数据传输或文字编码转换使用byte类型(二进制处理操作);
    3、处理中文最方便的操作使用char完成;
    4、描述内存或文件大小、描述表的主键列(自动增长)可以使用long。

2、整型数据类型

  • 整型数据一共四种,保存范围由小到大:byte、short、int、long,那么在Java里任何整型常量的默认类型都是int型(只要是整数就是int类型的数据)
  • eg.定义int型变量
// int 变量名称 = 常量(10是一个常量,整数类型为int)
int x =10;	// 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
x = 20;
// int 变量 * int 变量 = int 型数据
System.out.println(x*x);

10永远不变,但x是一个变量,x的内容可变。

  • 任何的数据类型都是有可以保存的数据范围(正常使用很少会超过此范围),如果超过了处理范围:
int max = Integer.MAX_VALUE;	//获取int的最大值
int min = Integer.MIN_VALUE;	//获取int的最小值
System.out.println(max);		//2147483647
System.out.println(min);		//-2147483648
// int型变量 + int型变量 = int型计算结果
System.out.println(max+1);		//-2147483648,最大值 + 1 = 最小值
System.out.println(min-1);		//2147483647,最小值 - 1 = 最大值
//符号位、数字位的计算结果

这些数字在处理的时候如果超过最大保存范围,将出现循环的问题,称为数据溢出,解决方法:
1、操作时预估数据范围,范围不够就扩大使用范围;int → long

int long = Integer.MAX_VALUE;
//long型变量 + int型常量 = long型计算结果
System.out.println(max+1);	//2147483648,超过int范围

2、除了定义long型变量之外,也可以直接在常量上处理,默认的整数常量都是int型,可以追加字母“L”或“l”转换常量,也可以直接使用"long"强制转换变量。

int max = Integer.MAX_VALUE;
//int型变量 + long型常量 = long型计算结果
System.out.println(max+1L);
//long型变量 + int型常量 = long型计算结果,强制转换
System.out.println((long)max+1L);
  • 数据类型之间可以转换,即范围小的数据类型可以自动转为范围大的数据类型,但是范围大的数据类型转换为范围小的数据类型,就必须采用强制数据转换,同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带来的数据溢出。
long num = 2147483649L;	//数据已经超过int范围
int temp = (int)num;	//long范围比int大,不能直接转换

程序支持有数据转换处理,但是不是必须的情况不建议这种转换。

  • 在进行整型处理时,byte需特别注意:范围:-128 ~ 127
byte num =20;
System.out.println(num);

正常来说,20应该是int型,但为byte赋值时并没有因为是int型而发生强制类型转换,因为Java对byte做了特殊处理,如果没超过byte范围的常量可以自动由int变为byte,如果超过就必须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int x = 20;
byte num = (int)x;
System.out.println(num * num);

对于常量可以自动适配转换,但是对于变量还是必须强制类型转换。

3、浮点型数据

  • 浮点型数据描述的是小数,而在Java里面任意的小数常量对应的类型为double,所以以后描述小数可直接用 double 定义变量。
// 10.2是一个小数,对应的类型为double
double x = 10.2;
int y = 10;
// double类型 * int类型 = double类型
double result = x*y;
System.out.println(result);

所有的数据类型转换都是由小类型向大类型进行自动转换。默认的类型是double,也可以定义为float变量,此时赋值应使用强制类型转换。

// 不兼容的类型报错
float x = 10.2;
// 强制类型转换
float x = (float)10.2;
float y = 10.1f;
System.out.println(x*y);	//float型,103.02004
  • 整型除法计算结果不保存小数点
int x = 10;
int y = 4;
System.out.println(x/y);	//此时计算结果是2
//将其中的一个数据类型转为double/float
System.out.println((double)x/y);
  • 计算的时候注意数据类型选择。

4、字符型

  • 字符型使用char定义,在Java中用""定义的内容就是一个字符。
char c = 'A';	//一个字符变量
System.out.println(c);
  • 在任何的编程语言中,字符都可以与int进行互相转换,也就是说字符中所描述的内容可以通过int获取其内容对应的系统编码。
char c = 'A';	//一个字符变量
int num = c;	//可以获得字符的编码
System.out.println(num);

大写字母A-Z范围:65-90;
小写字母a-z范围:97-122;
数字字符0-9范围:48-57

通过编码范围可以发现大小写字母相差32个数字长度,由此可以实现大小写的转换处理。

char c = 'x';	//一个字符变量
int num = c;	//可以获得字符的编码
num = num -32;	//编码减少32
System.out.println((char)num);
  • char主要是进行中文处理,可以保存中文数据,因为java使用的是unicode十六进制编码,特点是可以包括任意的文字内容,使开发方便、简单。
char c = '仁';	//一个字符变量
int num = c;	//可以获得字符的编码
System.out.println(num);

5、布尔型

  • 布尔是数学家名字,布尔数据主要描述一种逻辑的处理结果,在java中使用boolean来进行布尔类型的变量定义,其取值范围只有两个:true和false。
boolean flag = true;
if (flag){
	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真。");
}

有些编程语言没有提供布尔类型,会使用0表示false,用非0表示true,在java中不存在。

6、String字符串

  • 在任何编程语言都没有提供所谓的字符串数据,但是在实际使用上来讲各个编程语言为方便开发,都提供有字符串的相应描述;Java中使用String作为字符串的定义。
  • 由于String类型特殊,所以可以像普通变量一样采用直接赋值的方式进行字符串定义,并且要求使用双引号来描述字符串。
String str = "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str);
  • 可以使用+连接字符串。
String str = "Hello";
str = str + "World";	//字符串连接
str += "!"				//字符串连接
System.out.println(str);  
  • 在Java语言中,数据范围大的数据类型和范围小的计算时,范围小的自动转换为范围大的数据类型,但是有String字符串时,所有类型无条件转换为String类型,+ 变为字符串连接处理操作。
double x = 10.1
int y = 20;
String str = "计算结果:" + x + y;
System.out.println(str);		//结果为10.120
String str = "计算结果:" + (x + y);
System.out.println(str);		//结果为30.1
  • 在描述字符串时也可以使用转义字符进行处理,如\t (TAB)"(") ‘(’) \n(换行) \(|),主要是学习中进行简单的格式处理。

第六章 Java运算符

1、简介

  • 程序开发实质上是数据处理,对数据处理都有一定的操作模式,而操作模式就是运算符。
  • 对于运算符而言,存在优先关系。

2、数学运算符

  • 在Java中数学运算符都提供标准的支持,包括四则运算。
  • 在进行变量计算时,编程语言一般也提供简化的运算符支持。加减乘除、取余、++、–。
int num = 10;
//操作步骤多
num = num + 20;
//操作步骤少,结果相同
num += 20 ;
System.out.println(num);
  • ++/-- 变量 :先++/–后运算;变量 ++/–:先运算后++/–。

3、关系运算符

  • 关系运算主要特征是大小比较处理: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于(==)、不等(!=)。
  • 单个等于号是赋值。
  • 所有关系运算返回数据是布尔类型。
  • 关系运算可以针对所有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直接使用字符进行关系运算。
char c ='建';
boolean flag = 24314 == c;	//true
System.out.println(flag);

数据类型之间提供转型支持,在判断时字符会直接转换为int进行比较。

4、逻辑运算符

  • 在程序开发时三目运算符使用的非常多,合理使用三目运算可以避免大范围的程序编写。
  • 三目是一种所谓的赋值运算处理,它需要设置一个逻辑关系的判断之后才可以进行赋值操作,基本语法如下:
    关系运算?关系满足时的内容:关系不满足时的内容
int x = 10;
int y = 20;
int max = x>y?x:y;
System.out.println(max);
  • 三目运算本身可以进行嵌套处理,即可以在赋值语句上进一步编写三目运算。
// 保存三个数字之中最大值
int x = 10;
int y = 20;
int z = 15;
int max = x>y?(x>z?x:z):(y>z?y:z);
System.out.println(max);

虽然允许嵌套,但是程序可读性降低。

5、位运算符

  • 位运算指的是可以直接进行二进制数据的计算处理,主要有:与(&)、或(|)、异或(^)、反码(~)、移位处理。
  • 如果想理解位操作,则一定要清楚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处理逻辑:数字除2取余。
//与计算:观察x、y的二进制和结果的二进制可知,都为1时结果为1,其余为0
int x = 13;
int y =7;
System.out.println(x&y);	//与计算结果为5

//或计算:观察x、y的二进制和结果的二进制可知,只要有一位为1时结果就为1,只有两位为0结果为0
int x = 13;
int y =7;
System.out.println(x|y);	//与计算结果为15
  • 在进行位运算处理的时候还可以进行移位处理。如计算2的3次方可以用2<<2。
    同样在二进制下观察可知:左移即*2,右移即/2。

请解释&和&&、|和||的区别:
&和|两个运算符可以进行位运算和逻辑运算:在进行逻辑运算的时候所有的判断条件都要执行;在进行位运算的时只是针对当前的数据进行与和或处理;
在逻辑运算上还可以使用&&和||:&&在若干个条件判断时,如果前面的条件返回了false,后续条件不再判断,结果为false;||在若干个条件判断时,如果前面的条件返回true,后续条件不再判断,结果为true。

第七章 Java程序控制逻辑

  • 程序开发过程中的三种逻辑: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1、if分支结构

  • if分支结构主要是针对于关系表达式进行判断处理的分支操作。
  • if判断:
if(布尔表达式){
	//条件满足时执行;
}
  • if、else判断
if(布尔表达式){
	//条件满足时执行;
}else{
	//条件不满足时执行
}
  • 多条件判断
if(布尔表达式){
	//条件满足时执行;
}else if (布尔表达式){
	//条件满足时执行;
}else{
	//上述条件都不满足时执行
}
  • 在使用if时可以进行若干个条件判断,可以不用else,但一般从逻辑角度考虑应该使用。

2、switch开关语句

  • switch是一个开关语句,它主要是根据内容来进行的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switch中可以判断的只能是数据(int、char、枚举、String)而不能使用逻辑判断。
switch(数据){
	case 数值:{
		//数值满足时执行;
		[break;]
	}
	case 数值:{
		//数值满足时执行;
		[break;]
	}
	case 数值:{
		//数值满足时执行;
		[break;]
	}
	[
	default:
		//所有判断数值不满足时执行;
		[break;]

	]
}
  • 在每个case后面没有追加break语句的话,会在第一个匹配的case之后继续执行,知道后续代码全部执行完,或者遇到break结束。
  • String的判断在JDK 1.7版本之后支持。

2、while循环

  • 所谓循环结构是指某一段代码被重复执行的处理操作。
  • while循环
while(布尔表达式){
	//条件满足时执行;
	//修改循环条件
}
  • do…while循环
do{
	//条件满足时执行;
	//修改循环条件
}while(布尔表达式)
  • 实现1-100累加
int sum = 0;
int num = 1;
while(num<=100){
	sum += sum;
	num++;
}
System.out.println(sum);
int sum = 0;
int num = 1;
do{
	sum += sum;
	num++;
}while(num<=100)
System.out.println(sum);
  • while循环先判断后执行,do…while先执行后判断。

3、for循环

  • for 循环也是常规的使用结构,使用语法如下:
for(定义循环的初始化数值;循环判断;修改循环数据){
	//循环语句执行
}
  • for循环实现1-100累加
int sum = 0;
for(int x = 1; x <= 100 ; x++){
	sum += x;
}
System.out.println(sum);
  • 对于while和for循环的选择的参考标准:明确循环次数的情况下优先选择for循环,不知道循环次数但是知道循环结束条件的情况下使用while循环。

4、循环控制

  • 在循环语句定义的时候还有两个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
  • break主要功能是退出整个循环结构
  • continue只结束当前的一次调用(结束当前循环):当执行到continue时表示当前语句的后续代码不再执行,而直接进行后续循环判断处理。
  • 可以用continue执行部分go to 的功能,但程序结构被破坏,不建议使用。

5、循环嵌套

  • 在一个循环语句中嵌套其他循环语句就称为循环嵌套处理,嵌套层数越多,时间复杂度越高。
  • 打印乘法口诀表
for(int x=1 ; x<=9 ; x++){
	for(int y=1 ; y<=x ;y++){
			System.out.print(y + "*" + x + "=" + x*y + "\t");
	}
	System.out.println();
}
  • 打印三角形
int line = 5;
for(int x=0 ; x<line ; x++){
	for(int y=0 ; y<line - x ;y++){
			System.out.print(" ");
	}
	for(int y=0 ; y<= x ;y++){
			System.out.print("* ");
	}
	System.out.println();
}

第八章 方法的定义和使用

1、方法的定义

  • 方法(method)在有些书上也称函数(function)。
  • 方法的基本定义:
public/protected/private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类型 变量名]){
	//执行代码
	[return [返回值];]
}
  • 对于返回值而言,可以使用Java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在方法中可以进行返回数据的处理,如果要返回数据可以用return描述,return所飞回到数据类型与方法的返回值类型相同,如果不返回数据,则可以使用void声明。

关于方法名称与变量的定义命名要求:
在定义方法名时要求第一个单词的字母小写,而后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在定义变量名时要求相同。

  • 定义并调用一个无参无返回值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ntMessage();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essage(){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方法的本质就是方便重复调用,并且所有程序一定都是通过主方法开始执行的。
  • 定义并调用一个有参有返回值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result = get(1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System.out.println(get(10));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double num){
	if (num>=10.0){
		return "Hello World!" + num;
	} else {
		return "Wrong Num!";
	}
}
  • 定义方法时,如果方法的返回值为void,可以利用return结束方法执行。
public static void get(num){
	if (num>=10.0){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num);
	} else {
		return ;
	}
}

2、方法重载

  • 方法重载的定义:当方法名称相同,参数的类型或个数不同的时候就称为方法重载。
  • eg.加法处理方法(两个int变量,三个int变量,两个double变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resultA = sum(10,20);		//调用两个int参数的方法
	int resultB = sum(10,20,30);	//调用三个int参数的方法
	double resultC = sum(10.2,20.3);//调用两个double参数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sun(int x,int y){
	return x+y;
}
public static int sun(int x,int y,int z){
	return x+y+z;
}
public static double sun(double x,double y){
	return x+y;
}
  • 同一个方法名称可以根据调用时传递的不同参数的类型或个数实现不同方法体的调用,从而实现了方法重载的定义。
  • 方法的重载与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没有关系,只与参数有关,但在实际开发中,只要是方法重载,建议返回值类型相同。
System.out.println(1);
System.out.println(1.1);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可以发现,所有的输出操作支持各种数据类型,所以System.out.println()就属于方法重载。

3、方法递归调用

  • 方法的递归调用指的是一个方法自己调用自己的情况,利用递归调用可以解决一些重复且麻烦的问题。
  • 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1、设置方法递归调用的结束条件;
    2、每次调用的过程中要修改传递的参数条件;
    eg.递归实现1-100的累加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um){	//执行累加
	if(num == 1)
		return 1;
	return num + sum(--num);
}

第一次执行sum(),由主方法调用:return 100 + sum(99);
第二次执行sum(),由sum()递归调用:return 99 + sum(98);

第九十九次执行sum(),由sum()递归调用:return 2 + sum(1);
第一百次次执行sum(),由sum()递归调用:return 1;
整体形式: return 100 +99 + 98 + … … + 2 + 1;

  • 递归操作虽然可以简化调用,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考虑的是简单的处理逻辑,不必使用递归,因为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内存溢出。
  • 计算 1! + 2! + 3! + 4! + 5! + … … + 90!
//递归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um(90);
}


public static double fan(int num){
	if(num == 1)
		return 1;
	return num * fan(num -1);
}
public static sum(int num){
	if(num == 1)
		return 1;
	return fan(num)+sum(num-1);
}

【Java学习路线】Java语言基础自测考试 - 初级难度

  • 学完这一篇后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测试学习成果:
    Java语言基础自测考试 - 初级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里云学习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