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永华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新基建可能给科技企业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不仅仅是涌进来更多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基建后,长达数月的“预热”被一锤定音。在这之前,发改委已经站出来厘清“新基建”的具体定义,其中无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还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亦或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科技企业近水楼台的地位毋庸置疑。
我们都知道新基建的具体技术内容包括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我们也常常谈论哪些有家底子的企业将迎来业务增长。事实上,更进一步看,新基建作为一个有着宏观布局和设计的经济谋局,它对与之紧密关联的科技行业,不仅意味着全新的增量机会,还可能是另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围绕新基建的船票争抢,早已开始。
BAT巨头格局早已确定,为什么现在还要抢拿新基建的船票?
新基建带来的完全不一样的玩法、不一样的行业走势、不一样的业务倾向,使得它成为类似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这样的时代转圜。
具体来看,大时代的区隔,包括这三方面:
1、玩法规则不一样了
在新基建浪潮之前,你有许多办法突出自己:
可以做技术,例如百度对内、对外全面渗透到骨子里的AI;
可以做产品,以优质的idea配上得天独厚的时机抢占流量高地,例如仅靠产品能力就称霸的腾讯;
可以做运营,靠平台化能力创造商业奇迹,例如阿里商业帝国;
甚至还有抓住用户一个痛点就敢狂奔突袭的平台,例如势头正猛的拼多多;
……
但新基建的大量机会,绝大多数都属于底层技术创新融合,这意味着竞争更要拿出硬茬的技术实力,过去的那些“能力”未必能够延续了,“新基建”也就不再只是时代的进化而已。
2、行业态势不一样了
在新基建没有落锤之前,我们见到的市场格局大概就是BAT三大巨头+各种新锐玩家(例如美团、拼多多),此外还有搜狐、360等PC时代遗老遗少,
尽管BAT的手伸的比较长,但总体而言,它们离吃干抹净还有很大的距离,套用一句外交术语,BAT三极核心下,多边格局仍然成立。
但新基建下的行业态势却不再相同。
一方面,能够真正给出硬茬技术能力的其实并不多,很多被“筛掉”的玩家要加入新基建浪潮,需要找到可以攀附的力量;
另一方面,由于新基建是一个系统性的技术体系,一环扣一环,很大程度上将是几个围绕各自核心企业的生态圈子唱戏,这样才能保证技术应用的体系化、一致性。
3、业务领域不一样了
虽然到了后期,很多科技企业纷纷将To B、To G提上日程,但总体而言,过去十年的历程仍然由To C占据绝对地位,To B、To G只是巨头并行的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具体是怎么做的,其实多数企业都积累下了深厚的To C能力。
“可惜的是”,新基建几乎完全考验To B、To G能力,深厚的To C能力无法很好地延续和继承,To C的荣光可能不再有用,那些辛苦攒下的相对优势、相对差距,至少在新基建面前都被抹去,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由此,核心企业的地位越发重要,重要位置的船票更加稀少。
BATH用各自的方式,成为四大“新基建承包商”
对比BAT格局,新基建时代,BATH(BAT+华为)将成为四大“新基建承包商”——从最基础的技术内容到最表层的应用,BATH刚好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入主”新基建最独特的定位姿势。
必须强调的是,BATH虽然各有姿势,但其实相互之间可能有所交叉,只不过从新基建大局而言,这些渗透不是主要脉搏,主线仍然十分明显。
1、百度:智能化技术绝对优势下,新基建“新旧动能转换”最终目标的实现者
以百度大脑、飞桨、百度智能云、Apollo等为代表,智能化技术是百度进军新基建的独特优势,百度“定位”于技术和应用层面,通过以AI主体的智能化技术赋能产业智能化项目,推动新基建价值落地。
这种“智能化”,事实上完成了新基建的根本目的:把创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领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举一个实例:
百度推出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能够在生产环节利用百度AI的视觉认知能力进行智能质检,代替人力,提高产能,从根本上上为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在江苏精研科技等企业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总体上可以帮助人员成本节省90%,占地面积减少80%,并提升良品率。
在制造领域,智能化已经成为新动能,在更多应用场景,它也在实现同样的价值。
概括来说,百度推动新基建“新旧动能转换”的智能化能力,又包含由底层到应用的两个部分:
1)百度大脑&飞桨,解决“新动能”的核心能力问题
百度大脑是百度AI核心技术引擎,是智能化能力的来源。一方面,它在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AI核心技术方面保持着业内领先的优势,另一方面,它同样是业内最全面、最领先、服务规模最大的AI开放平台,对外开放250多项AI能力,开发者数量超过190万,日均调用量突破1万亿次,语音、人脸、NLP、OCR调用量中国第一。
“新动能”的形成,最根本上来源于百度大脑持续创新的AI核心技术。
此外,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对“新动能”的加速形成和多样化有直接价值——平台上拥有开发者194万,服务企业8.4万,产生了23.3万模型,覆盖通信、电力、城市管理、民生、工业、农业、林业、公益等众多行业和领域,满足了旺盛的产业智能化需求和快速增长的AI生产规模,使“新动能”能快速出现在更多产业,而不是仅靠百度单一企业去让案例一个个落地。
李彦宏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提出“新基建要鼓励自主可控”,这是历史给新基建留下的借鉴。而打破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深度学习框架仍然依赖美国技术的境况,与谷歌和Facebook分列前三的飞桨,配合昆仑AI芯片、鸿鹄AI芯片为新基建提供自主可靠的动力,已经让百度在拥有智能化底层能力的同时,也掌握了出产新基建“新动能”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就像是PC时代的windows,移动时代的安卓一样。
2)百度智能云&Apollo等,解决“新动能”的平台化落地+垂直深耕问题
从2017年起,上文提到的AI质检能力,就已经被百度在3C、汽车、钢铁、能源、橡胶、纺织等行业规模化落地,依靠百度智能云作为平台化赋能的载体。
在更多产业或领域,通过支撑百度智能云,百度大脑可以为不同AI技术积累和场景需求的开发者提供助力,加速产业智能化,也加速“新动能”产生:
百度的智慧金融已服务近200家金融客户,涉及营销、风控等十几个金融场景;智能客服及营销已经成功落地80多家客户;智慧医疗的产品已经服务300多家医院和超过1500家基层医疗机构……
在5月下旬的百度夏季云智峰会上,百度CTO王海峰明确表示,全新升级的百度智能云融合了云计算、百度大脑、大数据等百度核心技术,将在新基建大潮中,成为加速AI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力量。而这,与新基建实现全社会落地对大规模、集群式技术应用的需求不谋而合。
其中,百度智能云新架构升级中的核心部分AI中台和知识中台,从新基建的角度看,前者在帮助企业搭建自己的AI平台,解决AI技术门槛高、技术更新快等痛点,避免企业重复造轮子;后者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生产、组织和应用能力,解决大多数企业缺乏构建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痛点,这些,都在实现对“新动能”产生的“加速”。
而除了面向全场景的平台化赋能,在一些优势垂直场景下,百度还进行了更深度的耕耘。
发改委提出的新基建内涵之一“融合基础设施”,即利用新技术把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主要落地在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上,这恰好与百度的AI垂直场景布局相碰撞。
例如,在智能能源方面,百度打造的智慧能源已经覆盖电网、发电、新能源、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等众多能源场景,而企业级AI中台、知识中台等也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头部客户落地应用。
在智能交通层面,Apollo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也已在长沙全面开放试运营。Apollo生态当下拥有近200家生态合作伙伴,并已形成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车联三大开放平台。
在这些垂直场景,智能技术和应用的深度应用,让百度本身就成为了“新动能”。
2、阿里:庞大云计算体量下的“基础云”建设者
通过努力建设和大量投入,阿里的“科技公司”标签越来越浓厚,在各种技术研发和应用表现之下,总体而言,若论它在新基建中的定位,用“基础”来形容可能最为贴切——不像华为那样渗透到底层硬件和通信解决方案(也不是它的主业),而是更上面一层,承担新基建的底层“基础云”建设任务。
一方面,阿里云庞大的体量已经成为中国云计算到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最新的财报显示其增长速度超过了AWS等巨头,有挑战的潜力,这表明阿里云的市场渗透十分迅速;
另一方面,这种渗透从业务上看,可能基础云的表现更为明显,其实AWS、AZURE庞大的体量也来源于此。举例来看,阿里云上比较受欢迎的ECS云服务器,让使用云服务器就像使用水、电、煤气等资源一样便捷高效,可以便捷创建和随时扩充,此外还有RDS关系型数据库这类对开发者而言十分便捷但高效的产品等等,总体都在让“上云”变得十分简单,大量政务、产业、公益主体轻而易举享受到了云计算红利。
所以,阿里的新基建地位来源于阿里云,而阿里云当前的基础云实力在打造新基建的“基础”——普及“云计算”。
3、腾讯:“服务”基因下,擅长最接近最终客户/用户的新基建环节
C2B是腾讯面向产业互联网的重要优势,汤道生强调“在产业互联网的进程当中,实体企业是主体,最终的目的是服务好C端的用户”,而换到新基建视角下,这个特质没有发生变化。
用腾讯自己的话说,“过去腾讯的客户是C端十余亿用户,现在的客户则转为了B端企业和G端政府,但腾讯的底层基因从来未曾改变——客户需求导向:客户需要什么,腾讯就满足什么。”
这造成腾讯强大的产品能力和深刻的服务标签,在新基建浪潮下,依然牢牢把握住比华为、阿里、百度都要更接近成型产品、最终客户/用户的环节。
目前腾讯已在零售、工业、农业、医疗、文旅等行业场景中加速布局,以零售行业为例,腾讯与永辉超市的合作,一方面在落地门店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结合永辉自主研发的门店自助收银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支付,不掏手机轻松完成购物全流程,极大提升了用户门店购物体验;
另一方面,在后台,腾讯云大数据应用中台帮助永辉超市实现品类优化和销量预测,通过精准的人货洞察大幅度提升门店经营效率,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永辉的沉淀会员,挖掘存量价值。
这种合作,本质上就是连接C端的“数字化”新基建在零售行业的落地,它立足最接近消费者的环节实现更好的“服务体验”,直接改变了用户的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类似的玩法,在腾讯众多To B产业实践中都可以看到。可以说,结合腾讯在BAT时代就有的独特“气质”,其获得新基建中的头等舱船票的方式,一点都不意外。
4、华为:空中+地面闭环下,新基建的“基建”
发改委对新基建内涵有3个方面的阐述,分别是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其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即完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华为在新基建中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5G技术某种程度上是新基建浪潮的最大推动力量,它是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是新基建的“基建”。
而事实上,5G解决的是空中数据传输的速率、质量等问题,如果把它看作是新基建的“空中基础设施”,那么在“地面”,华为最底层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例如华为鲲鹏作为一种ARM计算架构下的服务器软硬件体系,对增强我国服务器计算架构的自主权有重要意义,从2019年起,通过政府合作、产业园打造、产研融合等方式,鲲鹏计算产业迅速落地,2019年8月重庆,9月长沙,11月湖北,12月广州,2020年1月广西、4月浙江、5月陕西……鲲鹏正在快速落地,培养原生的ARM算力生态。
所以,华为在新基建时代的地位,绝不仅仅只有5G,新基建的“基建”形成空中+地面的闭环,才是它地位的全貌。
新基建要重开一局,一切都是未知数?
对巨头们和众多中小创业者而言,新基建几乎“重开一局”,面临新的竞争洗牌,虽然BATH锁定四大天王,但内部必然还存在着格局的较量。
这其中既有强烈的不确定性,也有十分笃定的确定性。
一方面,当前露出的To B、To G服务只是新基建的冰山一角,我们看得到的,是巨头们纷纷进军To B、To G,产生了许多光鲜亮丽、富有成效的落地实践案例,但其实,更多的产业、政务体系,或因为意识没有跟上,或因为缺乏有效的获得方式,并没有享受到技术的红利。
当下所谓的To B、To G业务规模大小、市场进展的快慢,都是在十分狭小的有限区间里对比,从整个新基建的宏观视角看,其意义可能都不大。如果一个市场98%的空间都还是空白的,现在的竞争格局可能不意味着什么。
另一方面,新基建的核心技术主线已经明确,以AI、云计算、5G等为代表的技术,价值被无限放大。可以确定的是,那些技术属性越浓厚的企业,将越有可能在新开的牌局上取得领先。
所以,我们能看到,技术标签最浓厚的百度AI接连推出新战略、新架构,还进行了组织结构优化,试图乘胜追击,阿里则不断对外界释放“科技公司”认知,连一向只注重产品的腾讯也加快了内部技术整合的步伐,华为的华为云业务近年来更是狂奔突袭。
可以确定的是,技术方面的战争,在科技行业已经高速发展了超过10年后,可能才刚刚在“新基建”旗帜下进入白热化阶段。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