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何加盐 何加盐 Yesterday
作者喜欢删除,手动保存,防止丢失
我们身处于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最大的财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现代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我最近写完了百度、阿里、腾讯三部曲和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三部曲,也写了雷军、周鸿祎、罗振宇等人,都是万字以上长文。
有不少朋友说,看何加盐写人物,觉得很过瘾。
其实,如果你看得过瘾,有一大半的功劳,要归功于文章里常常有很多别处没见过的细节,让你觉得非常新鲜、有趣。
很多人会觉得,何加盐写的文章,资料特别详实、内幕,研究特别深入。经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怎么找到这么多资料的?
找这些资料确实不容易,要有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但这些能力其实并不难学,只要我们平时稍微注意一下,就能有大幅提高。
今天我就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揭秘一下,何加盐是怎么搜集资料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
我们常用的是百度、搜狗和必应,三个网站搜出来的东西会有所不同,所以都需要试一下,综合起来才够全面。
搜索的时候,有很多技巧,这里说几个比较常用的:
一是善于选择时间段。
例如,我想知道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早期历程,如果是直接搜索,基本上找不到。因为关于他的资料太多,早期的那些报道全部被淹没了。
这时,我们可以设置搜索时间为2000-2004,这样他功成名就以后的信息就会被过滤掉,能找到的都是早期的信息。
类似地,搜360公司的周鸿祎和记者刘韧是怎么结仇的,可以把时间设置在2007-2008年。如下图所示:
同样,我们要搜别人写罗振宇或采访罗振宇的一些信息,如果是直接搜的话,基本上出来的都是他写别人或采访别人的信息——因为他做过很多视频,还自己写公众号,所以出来的视频和文章,基本上他本人都是演讲者或作者。
这时,我们可以把时间限制在2012年12月以前,那时他还没开始做罗辑思维,网上关于他的信息,就都是别人写他或采访他了。
二是善用关键词的组合。
例如,我想知道滴滴程维创业的过程,如果搜“程维 滴滴”或“程维 创业”,信息就太杂太乱了,而且有很多关键信息是搜不到的,但是你把他和投资人的名字放在一起,搜“程维 王刚”,就能出来很多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了。
同样地,我们搜“程维 包凡”,就能知道滴滴和快的合并时的很多内幕,这些光搜“程维”、“滴滴 快的”,是搜不出来的。
尤其是想了解两个人关系的时候,组合搜索的用处就更大了。例如想知道马化腾和丁磊过去有无交集,就搜“马化腾 丁磊”,能出来很多关键资料。
很多时候,这些信息都是渐进式发掘出来的,第一次搜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关键词,然后从搜出来的信息中提炼二次搜索的关键词,如此不断下去,你搜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详细和内幕。
例如,我们想知道刘强东的婚恋史,可以用“刘强东 前女友”搜索,就能在一些文章里看到“龚小京”这个名字。再用“刘强东 龚小京”,就可以知道他们以前交往的很多细节。
有些关于他俩的文章提到,刘强东可能有一个儿子。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刘强东 儿子”来进行第三次搜索,就能找到刘强东儿子的很多信息,甚至连满月照都能找到。如果再用“章泽天 刘强东儿子”做第四次搜索,就可以知道章泽天给这位继子写生日祝福卡,称他为“少爷”,自己落款为“小天”。
你看,这些信息多有意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不好看吗?
三是善用一些搜索命令。
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搜索网站,都有一些很好用的搜索命令,学会以后,搜索的效率可以成倍提高。
例如,在关键词后面加上“filetype”,你就可以搜某一种文件类型,如搜“阿里巴巴组织结构 filetype:pdf”,搜出来的都是pdf文件(如果想要搜word文件,就把“pdf”改为“doc”就行了)。
在关键词后面加上减号,可以过滤掉你不想看的内容。例如,如果你想研究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话,会搜到很多关于演员张一鸣的信息,造成很大干扰。这时,你可以用“张一鸣 -演员”(注意减号前面有空格)去搜,就可以过滤掉演员张一鸣的信息,只留下今日头条张一鸣。
在关键词后面加上“site”,可以只查某一个网站的消息,例如,我想查腾讯自己的网站是怎么报道马化腾的,就可以用“马化腾 site:qq.com”。
这个在查官网信息的时候非常有用。例如我要查京东的原始财报,可以用“jd.com site:sec.gov”。要查段永平在浙江大学活动的情况,可以用“段永平 site:zju.edu.cn”。
搜索时,对某关键词加上引号(须为英文格式),可以让搜索结果必须包含该关键词。由于搜索网站一般都支持模糊搜索,如果要搜同时好几个关键词,或者搜比较长的句子时,有些词会被缺省掉。这时,我们可以给某些重要的词或句子加上引号,让它不要缺省。尤其是当你知道某一句话,想查全文时,把整句话用引号框起来再搜,这个句子就不会乱掉,非常好用。
上面提到的主要是国内常用网站。但是,更好用的,还是谷歌,它的搜索功能最强大、历史网页最全面。有很多信息,上面三个网站搜不出来的,谷歌就能搜出来。
例如,我写美团王兴时,写到他在“千团大战”中的一次大手笔:公布银行账户余额,就找不到他当时放出来的图的清晰原版,后来还是在谷歌搜到的。
写孙宇晨时,写到影响他放弃了知识分子梦想的关键事件:抄袭风波,就找不到他抄袭的原文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到谷歌一搜就出来了。
由于谷歌不在国内运营,对于很多人来说,上谷歌有一定的难度,但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和工具(大部分需要付费),你只要用心找一下,是很容易找到的。由于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在这里我没法直接教给大家。不过,你看完本文之后,可以用我说到的这些方法,自己去网上找一下,当作是一次实战演练。
2
我们把微博、微信、知乎、饭否、脉脉等都叫做社交网站。这些是找资料非常重要的渠道。
如果你的研究对象开通了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那是了解他们的最好方式。
例如我写程维的时候,把他的微博看了个遍;写王兴的时候,把他的饭否看了个遍。
拼多多的黄峥更是明显,他自己有个公众号(名字就叫“黄峥”),早期发了一些文章,对自己的过往历程有很多描述,这些都是最有价值的资料,而很多写他的公众号作者居然都不去看。
知乎上也有很多值得留意的信息,如写到一些公司,就会有很多该公司的人留言回答“在某某公司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写到某些人,就会有一些和他有过接触的人在“如何评价某某”这样的问题下面回答。
大家可以试试知乎搜索“雷军”,看一下“雷军是怎样一个人”或“如何评价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脉脉上面有很多关于公司内部情况的信息。例如甲骨文公司裁员时,就有被裁员工在上面发帖透露有关细节。这两天KEEP公司裁员,在脉脉上也有员工披露。
需要提醒的是,社交网站是各大公司公关的重点,有很多信息都是经过公关美化的。如知乎上对马云和阿里的评价特别正面(大家可以看一个“马云和刘强东,你欣赏谁”的帖子,完全一边倒),我个人猜测阿里的公关部应该在知乎很活跃。
也有一些信息是真真假假的黑料。尤其是在两家公司正在大战时候,有一些信息是对手故意放在网上抹黑的。所以在社交网站上找资料需要注意分辨,对同一个信息,最好是多方交叉印证。
有一些特别好的公众号,是研究知名企业和人物必看的,如“财经杂志”、“中国企业家杂志”、“LateNews by 小晚”、“饭统戴老板”、“吴晓波频道”、“刘韧”、“keso怎么看”、“乱翻书”、“卢泓言”、“左林右狸”、“8字路口”、“虎嗅APP”、“36氪”等。(当然,更不能错过的,还有“何加盐”)
另外,大家还需要学会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站的搜索框。
我们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你可以在微信页面右上角的放大镜标志那里,输入你想要研究的人物或企业家,然后选择指定搜索“文章”,就可以把相关的公众号文章都搜出来。
下面是我在微信搜“程维”,然后选择“文章”的搜索结果。
此外,微信还有一个搜索小技巧:你在看某篇微信文章的时候,如果对其中某个信息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按住你想查的那个词两秒钟,就会跳出一个“搜一搜”的选项,一键进入搜索界面,非常方便。如下图所示:
3
视频网站是一个大宝库,能挖出非常多好资料,可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只要是知名人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演讲、采访,或者参加综艺节目的视频,这里面能透露出无数特别鲜活的细节信息。
如我写王兴的时候,对他早期创业的很多信息,来源于他参加极客公园的一个访谈;对他的个人性格、理想等的把握,来源于他和王小川的一个对话;对程维的很多信息,来自于吴晓波的采访《二十年二十人》;李彦宏的成长经历,不少来自《开讲啦》;罗振宇的少年故事,基本来自许知远的《十三邀》和央视的《奋斗》。
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视频资料,会出来一些特别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周鸿祎上《天天向上》、李彦宏上《荒野求生》,都有很有意思的细节,这些对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丰富文章内容,非常有用。用了这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文章就会更加生动和精彩。
知名企业家比较常去的节目,有这么几个:《鲁豫有约》、《对话》、《波士堂》、《开讲啦》、《遇见大咖》、《人物》、《二十年二十人》。当然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B站等地方搜他们的名字找到。
如果是写国外的企业家,那就要用到Youtube了。例如乔布斯和马斯克的视频,上面就有很多。这个和谷歌一样,也不在内地运营,所以需要费一些心思才能用。
还有一些是特定时期的专访,例如任正非最近经常露面的一些访谈,尤其是在央视的访谈,是研究任正非不得不看的一手资料。
看视频是很花时间的,尤其是人物访谈,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更有甚者,许知远对话罗振宇,长达两个半小时;罗振宇对话罗永浩,长达六个多小时,所以要看完不容易。
但也正是这种不容易,才形成了门槛,让你得到很多别人得不到的信息。此外,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提供“倍速播放”功能,如果太长,你可以用两倍速播放,缩短一半的时间。
还有一些视频,是有文字整理稿的,可以先搜一下。例如罗振宇接受央视《奋斗》访谈,王兴、程维、张一鸣在乌镇与骆轶航对谈“互联网下半场”,都有文字稿,这就比看视频要省时间得多。
4
大部分名人都会在不同场合有一些演讲活动,如公司内部演讲、行业活动演讲、母校演讲、家乡演讲等等,这里面通常藏着很多重要消息。
例如,张一鸣在南开大学的演讲,透露了很多他大学期间的故事,包括他如何选择学校、怎样追女朋友、第一次创业的过程等等。黄峥在公司内部的演讲,透露了拼多多GMV超过京东这样爆炸性的消息。马化腾在某个行业会议的演讲,阐述了腾讯发展的灰度哲学。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材。
演讲最多的,就是马云了。例如,写他的创业史,就一定要看他在“18罗汉大会”上的演讲。由于马云在不同场合有很多演讲,所以写他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要看的资料太多了。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内部信。
很多企业家都会通过内部信的方式回应某些问题,或者阐述某些观点。例如想知道腾讯在3Q大战之后的伟大转变,就绕不开马化腾2010年腾讯年会之后的《打开未来之门》这篇内部信。想知道华为的精神,就离不开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和《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经典文章。
5
传记是了解企业和企业家最完整最全面的方式。凡要研究他们,是不可不读的。
例如,想要了解腾讯的发展历程,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吴晓波的《腾讯传》;想要了解马云的故事,他的助理陈伟写的《这就是马云》,也是必读书目;要了解阿里中供铁军的情况,和阳写的《阿里局》就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李志刚写的《王兴:九败一胜》和《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艾萨克森写的《史蒂夫·乔布斯传》等,也是研究相关企业和人物的不二之选。
吴晓波写的《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和《大败局》,是了解当代企业史入门级的书籍。林军的《沸腾十五年》,则是早期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部“史记”。
信息量最大、最权威的,无疑就是企业家的自传了。如要研究周鸿祎,一定得看《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要研究巴菲特,一定得看《滚雪球》。考夫曼写的《穷查理宝典》也和查理·芒格的自传差不多,是研究芒格的必读之书。
有一些公众号作者不注意从人物传记里去获取和印证信息,就会导致很多关键信息遗漏或错误。
我当初写《孙宇晨的复杂人生》时,很多信息都是来源于他的自传《这世界既残酷,也温柔》。当时一些同时写他发展经历的作者,却连这本书都不看,这是不应该的。
当然,传记文章,有很多吹捧或自我吹捧的情况,这是需要注意分辨的。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不能完全采取一家之言,需要多方交叉印证。
例如写3Q大战,就不能只用《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的说法,也需要看看《腾讯传》怎么说,以及当时的媒体是怎么报道的,网友是怎么评论的。
6
最后就是一定要用好杂志。中国有一些专业杂志做得非常不错,采访有深度,研究有力度。
我写TMD三部曲和李彦宏的时候,引用了不少《财经杂志》对他们专访的内容(在此特别对财经表示感谢,尤其是对作者宋玮表示感谢)。写孙宇晨的文章,很多信息出自《智族GQ》杂志何韬的《风口上的孙宇晨》。
此外,还有《中国企业家》、《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等,也都是我经常看的杂志,对于了解行业动态和人物近况,非常有帮助。
这些杂志对人物和企业的报道,都是比较全面或者内幕的,有非常大的价值。例如,如果要研究王兴的话,《财经杂志》宋玮访谈王兴的《对话王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就是必读的文章。
此外,“得到”、“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等APP虽然不是杂志,但是观看形式也和杂志差不多,所以我一并在这里说一下。这些APP里面会有不少关于某些知识的文章,或者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分析,它们通常都很优质,所以也可以上去搜一搜。下图是我在“得到”搜乔布斯的结果:
我平时搜集资料的方式,主要就是这些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写了案头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访谈很多的内部人士,甚至和当事人本人深度沟通。不过这个大多数人用不上,或者没有渠道,在此就不讲了。
以上说的六个方式中,有的是免费的,但也有不少是收费的。
如果你平时用得很少,或者比较清闲、多花点时间无所谓,那就用免费的也差不多足够了。但是,如果想获得优质信息,或者想提高效率,最好还是用付费版。
例如,要用谷歌和Youtube,虽然也能找到免费工具,但是一般都很慢,经常断线,而且可能会有木马,最好是从专业的公司买付费工具。
在视频方面,爱奇艺、腾讯、优酷这些视频网站都采用会员制,非会员要看很长时间的广告,有些VIP视频还没法看。其实,办一个会员很便宜,一般是每月十来块钱,但是对效率和心情有极大的提升,还是非常值得的。如果预算有限,可以只买一个月,然后把重要的视频缓存下来有空再看。
看书的话,我推荐“微信阅读”,绝大部分书都可以找到,对我们平时使用,已经足够了。新会员使用微信阅读,会有很长时间的无限卡,可以不花钱看好几个月,无限卡过期后,一本书也就是几块钱甚至一两块钱就可以购买。
得到、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等知识服务APP,通常都是要付费的,但是也有一些免费课程,或者对收费课有几节免费试听的机会,如果使用较少,完全可以不付费,但如果用得较多,可能就要买个付费版了,一般的课程要99元或199元/年。
杂志方面,大部分的杂志都有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重要文章都会放在上面,所以一般的使用已经足够了。如果是喜欢看杂志,或者经常要从杂志里查资料的,可以使用聚合类的APP,例如“葫芦时刻”。
我是比较习惯在写每一个牛人之前,都要在葫芦时刻上搜一下,先把杂志的文章都看了,再去找别的渠道。例如,我最近写罗振宇,下面是在葫芦时刻的搜索结果:
8
上面揭秘了何加盐平时查找资料常用的六个方法,分别是:
此外,有两个原则需要注意。一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加上各种公关和抹黑暗战,有很多失真或夸大,要注意分辨,关键信息、争议信息,一定要交叉印证。二是要学会使用好的工具,如果预算够,尽量用付费版来提高效率。
以上就是我找资料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如果觉得有用,不妨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