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头条到百家到简叔,出发!

写作,从头条到百家到简叔,出发!_第1张图片
20170624:本文的脑图

胡瘦瘦是我们写作营的营长+助教。大家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胡瘦瘦们还要我们写总结,蛮狠。不过,她们踢人更狠!我们有一点点怕,但更多是幸福,很奇妙的“生化反应”。

参加写作营的总结,一定要从我的“文字梦”开始说起。

我的文字梦,很久远,从小学的造句就开始了。

学生时代的作文,最高待遇也就是被语文老师在黑板上象分析课文一样地讲解,象私塾先生一样摇头晃脑地朗读,一颗糖的回报都没有,但兴趣只增无减。进入社会后,这个从造句开始发芽的梦,就被雪藏了,藏在心灵最深处,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安全系数极高,不管生活如何艰辛如何折腾,都颠跛不破;也因为藏得太深包得太紧,所以难沾阳光雨露,基本停止生长,相当于动物的冬眠。

这是一个漫长的冬眠期,长达几十年,几乎占去了我一半的人生,直到我47岁高龄遇上正面管教和今日头条。期间有过一次“唤醒”,喝了几口水之后,又接着眠了。那是十几年前,在《南都》的美食栏目写了几篇软文,很快就遇上栏目重组散伙(那时南都的美食栏目是承包的),我投入一家网络公司,万份不舍地结束了才开启的吃喝玩乐码字的神仙日子,跌进难见天日的格子间生涯(很少在晚上九点前离开过公司。有一次下班早,在公交车上看到违久的夕阳和这个城市行走的黄昏,没来由地哭了。写到这儿有点走神……)。当然,平日里发朋友圈、写打油诗,也算是空气中稀薄的水分子,维持着“文学梦”冬眠所需的湿度。扯远了,回归主题。

47岁这一次的遇见,唯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以解释。

从2017年5月15日开营,经过三十多天的训练,我们写作班迎来了疯狂的毕业晚会,群情激荡,视线模糊。而我,已经讲不清进到写作营的具体经过和细节了。只记得入营之初,迟迟都不下手写。我是那么地追求完美,写一篇文章,得修改十几次,需要整块整块的时间,有时这个“整块”是“大半天”。在私人时间被切成碎片的当今时代,写作对于我来说,绝非轻奢。另外,我已不能再象年轻时一样熬夜了,这是关键,以往的经验让我坚持相信:灵感在深夜。一边是熬不起的身体,一边是三更来的灵感,到底怎么办?最后我决定不熬夜,跟往常一样按时上床,不同的是开始与手机同眠,握机恭候灵感的半夜光临。

可是,这年头,“手机一握,安全感足”,我竟然就这样不失眠了!每能一觉到天亮,灵感在梦中被擦肩而过,总抓不到,很尴尬!在此,我必须先深深地为自己的奴性+惰性感到严重害臊。最终促使我动笔的,有且只有胡瘦瘦,跟灵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没有开始的完美只能是0分”!胡瘦瘦们自己都不知道,每天她们这样的早晚提醒和催促,是如何一鞭一鞭地抽打着我晚期懒癌的。一个个0,突兀狰狞,变形成我眼冒的金星,那一刻,我是在挣扎中梦幻般地提起笔的,我发誓写成“翔”也不要0!写成“翔”也不出局!

写作,从头条到百家到简叔,出发!_第2张图片
铁证如山,“胡说”是长酱子嘀~!

一开始,是谈不上战绩的。挤出来的东西,想必面目可憎。就算是牙膏,就算是取了些个惊人的标题,也都是中“闻”不中看。自己都不想看的东东,就更别指望别人看了。最多在内部群里冒冒泡,“交作业呀”、“互粉呀”地瞎嚷嚷几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可恶的是:五节高质量的写作课,我才听了两节。毕业典礼上,看到同学们的上课笔记,我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羞愧交加!丝毫没因为进阶到了三分之一强的行列而自豪。

既不好好学,又不好好写。就这样扮演着“膏手”,总在最后出场,借火烧眉毛之势,做最后冲刺,每周作业都玩得惊险而狼狈。阅读量推荐量始终徘徊在最底层。

直到有一天,因为蓝鲸游戏的触动,终于写出了一篇心水长文。可是,本来很惨淡的推荐量,到了这一篇竟然为0了,噢!我终究是没逃出0的魔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忍不住跑群里诉说,一位男童靴说:“机器人的世界,你永远不懂”, 此言一出,世界安静。我懂了,我不再计较了。

我不能认怂,这是我真正用心的一篇。于是一口气上了、百家号和微信公众号,在四个平台同时发出了这篇“心血之作”。事实证明,用了心还是不一样。这篇《高考后警!自杀就在身边,什么样的孩子可能玩蓝鲸?》在外网获得了不俗的阅读量(百度可找到此文)。给我带来了平生第一笔“稿费”一一8.05元,对于新手,这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而这篇文章在头条的推荐量至今为0,阅读量却是帐号里目前为止最高的。

写作,从头条到百家到简叔,出发!_第3张图片
简直是写作生涯第一桶金

香港古诗词协会的前辈钟子美先生曾经自称“文字搬运工”、“九级雅搬”。的确,文字是祖先发明经代代传承和发扬的特殊砖块,我们写文章只是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搬来按自己的意愿码在一起,建构和组装成自己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亦搬运。再后来,我又听说了一句牛逼的话,大意是:但凡写作讲究灵感,没有灵感不下手的,都是临时工、业余者,“砖业人士”只是每天早上准时工作,装模作样最终成为“专业人士”。

那么,OK,让我也掐个时辰,每天按时上班搬砖码字,万一成了专业人士呢?


本文作者:慈妮(终身学习者、实用心理学NLP践行者,美国双向养育践行者,美国正面管教践行者,快乐教与学践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从头条到百家到简叔,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