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医生可以开诊所、办医院了?这些问题你要想到!

2月28日,国家卫计委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2号”,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通过,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规定》正式删除“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医生可以自主创业了。此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在业内引起热议,这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无疑不是个喜大普奔的消息。然而在职医生开诊所、办医院,放行政策容易,真要是执行起来这些问题一定要提前想到,以备未雨绸缪。

如何进行前期的各项投资?

开办一所医疗机构,人、财、物的需求不是小数目。首先是土地或房租,无论在哪个城市的一片不错的地段价格都不菲,再进行装修设计等,这在成本支出中占有一定比例;其次是基本医疗设备、药品以及医用耗材等需要的支出,这是“大头”,尤其是现在不少疾病的诊断都需进行对应的检查,相关的设备必不可少;再者是其他人员的费用,比如护士等,还有就是开办时的一些“活动”经费,各种潜规则需要摸头,各种关系需要打理,花销不在少数。总之,各种费用加在一起会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如何做到与单位两头兼顾?

一方面,“同行是冤家”,医疗行业亦是如此,面对与原单位分摊“蛋糕”的形势,会不会引起所在单位的排斥、不满与刁难;另一方面,不少医生身在体制内,目前的工作已十分繁重,哪还有多余的精力脱出身来办诊所。即使能有空余时间,但出来开诊所、办医院要考虑的综合管理太多,千头万绪都需打理,搞业务的时间就被占用。综合两者来看,最重要的是,拿着单位的工资,又在外面揽活干,前后时间如何均衡,在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如何分配,协调不好就会引起相互之间的矛盾。

如何做好有效管理与经营?

局限于在职的缘由,诊所或者医院不可能靠一人之力搞起来。当下的医生、护士如此短缺,如何寻找合伙人,怎么吸引与招聘,对于年轻医生如何培养?机构建立起来后,如何进行管理,有没有这个能力管理,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更需技巧和精力,关系到诊所或医院的生死存亡。而且在成立之初,如何吸引患者前来就诊,并形成稳定的就诊群体?私立的医疗机构想要长远发展,要思考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很重要!

如何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

如今的医患关系着实紧张,轻则被骂被闹,重则被砍被杀。无论哪类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在单位工作时,发生纠纷一般会有强大的后盾支持,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协调,特别是公立医院与警务部门的沟通的联系也相对顺畅,而自己出来办医院或诊所,就应想到如何面对难缠的患者,发生纠纷后如何保证自身安全,如何化解医患矛盾等,这些都是相当棘手的问题。

如何转变诊疗时的旧观念?

不得不承认,当下不少医院的绩效考核仍然在检查费用、耗材费用上做文章,而不少医生的收入是灰色渠道获得的。自己开办的医疗机构则要靠着真正的技术、优质的服务、高效的诊疗等来吸引患者、留住患者,这就需要转变之前在单位时的诊疗观念。提高医疗服务价值,减少检查、降低药品费用、缩短治疗时间等来取胜,和其他医疗机构竞争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效益。

虽然在职医生可以开诊所、办医院有这么多的困难,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毕竟是个好消息,有了职业之外的更多选择。相信随着政策的与日成熟,相关鼓励举措的出台,一系列问题与阻力都将迎刃而解,那时才能让医疗资源更均衡,才真正是医务人员的春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职医生可以开诊所、办医院了?这些问题你要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