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狂人日记》是一篇不同寻常的抒情小说,鲁迅先生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总之是“吃人的礼教”。是以精神病患者和理想正常人的双重视角之下行为观察和双关语义下展开写作,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叫《禁闭岛》,也是以正常人和非正常人的视觉下的意识流,甚至可以说是心理学刻画的巅峰之作。《狂人日记》第一人称叙述抒情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倍感亲切, “我”就是我。
开篇“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这句话通俗易懂,而在那个时代却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而序还是文言文,可见不凡。孔庆东先生点评道:“恰如一道澄澈的月光,照亮了中国的大地!”具有其历史意义,是一种写实的写法,也是意识流特征,口语化,平易近人。
接着便是那赵家的人儿,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总有一种来者不善的意味,对比三十年前后都是强烈的主观意识色彩,“我怕的有理,”越想越怕,越怕越慌,这是正常人的视角还是精神病患者的视角?是暗示,双关的手法,却找不出任何毛病,第一人称的叙述情感具有代入感,“我”总是没错的……
“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与“很好的月光”在直观上有对比,有月光,吉。没月光,凶。人人都似是交头接耳议论我,可“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而此时的“小孩”并不友善,像《小王子》里说:“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他们忘了”的寓意,耐人寻味。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与上文中“我怕得有理”相衬,史书便有记载,“易子而食”,“食肉寝皮”比比皆是,不怕人没有文化,就怕少见多怪,最可怕的还是“吃人的是我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我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可见语气何等强烈,仿佛难以置信,又无法相信。有点西方宗教的味道,人生而有罪——原罪,故而要不断的赎罪。所以做好人,行善事,要无愧天地,才能问心无愧。
倘若一件小事没有与“我”产生直接联系,不会有深刻的感觉,一旦产生,主观意识便发生了改变,譬如《药》里,看待别人生死何其冷漠?我姑且把先生笔下的“我”理解为一个“好人”,至少善恶总是分的。“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有所恐惧,才有忌惮之心。其实也是告诉读者,杀一个人并不容易,死也不是那么容易,虽然生死由命,但人间还有礼教。读到这,不觉认为鲁迅先生是在肯定封建的一面,又在否定其一面,封建礼教吃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至少国学经典是值得肯定和借鉴,赵家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我”意识上的缩影,是主观臆想还是确有其人?是一种超意识,象征主义的写法。
在看到“吃人”时脑海里浮现一句话,“莫不是荒年食无安饱,人畜不分,张口便吃?”在我小时候就听说,农村人忌口。信者信,疑者疑,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特别是看史书,感慨颇深。许多事都无法用言语表达,但真真切切存在和发生。
任何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狂人日记》虽是抒情小说,却是批判性意识流派文学的开山之作、。《一件小事》为什么写得好?第一次读想当然的把“我”联想成“鲁迅”,所以读这篇文章时,感触很深,一件小事并不光彩,无地自容时会有莫名其妙的罪恶感呢?能缓解这种情绪的方式除了借以文字抒发出来,也只有偶尔调侃,自嘲的时候才显得不那么阴暗矮小。既然不能重头再来,那就尝试反思自省,在心里上获得精神上的赎罪。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而面面相觑……”看到这里我不觉惊叹,作者的思想何其细腻,有心理学的意识流,又有哲学的味道,可以说是独创性的一部意识流小说,不论从哪个角度都能解读不一样的“我”。病态中带着理性的敏感,而敏感也是病态,最能直观人的内心。
然而戏剧性的一面是“我提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是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妹子是被大哥吃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心生罪恶,而这个“我”可以是自称为“我”的人。虎毒尚且不食子,《大学》有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知其所以为,知其所以不可为,当然不是说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的礼教,是字面意思,都不可否认,“存在即合理”。
行文最后,“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里写的“孩子”和上文出现的又是一个对比,暗示,可以理解为“狂人最后的哀嚎和希望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鲁迅先生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有很多,大多以“我”联系生活,有几分《红楼梦》里面的那句对联:“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时有还无”的矛盾,是“日记”也不是“日记”,却有讽刺,是希望也是绝望,是想而不能想,内心的纠结与矛盾描绘的栩栩如生,《狂人日记》篇幅并不长,却寓意极深。所以读鲁迅先生的文字,总有超人的意识,触类旁通之感。
《呐喊》有一篇《药》是第三人称抒情的角度,与第一人称《一件小事》和《狂人日记》不同在于“继承与革新”上,虽然主观叙述少了,但却是极其客观,甚至“我”时不时要跑出来。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不看两遍不敢说看过,在《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隐晦的手法,联系秋瑾被杀的背景,看客心的冷漠。对自己孩子,都是愚昧的爱。这篇文章之所以难以看懂因为一个点,却是四个面,人血馒头为主线,华大妈,夏瑜,刽子手,老栓展开叙述。
在艺术手法上,第一人称更加直面直观,亲切,被赋予主观色彩的主人公更加鲜活,生动。而第三人称则更重在象征性写实,更客观全面,冲击力更强。
参加北辰游学活动时,中山大学刘晓红教授给我们开书单时,强烈推荐的便是《鲁迅全集》,大思想家如是。读书向来由浅到深,由无到有的过程,我们以前读过的经典总被我们忽视,但读过的书始终潜移默化影响着你。就像《呐喊》,《彷徨》,《野草》都曾一度看不懂,每每翻阅都有不一样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