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弄清楚数组按每个维度进行计算时,具体的操作是什么样的。
为了便于理解,用单位体表示,剥去一层中括号后,得到的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np.random.seed(0)
arr2 = np.random.randint(0,9,size=(4,3))
print(arr2)
[[5 0 3]
[3 7 3]
[5 2 4]
[7 6 8]]
这个二维数组,总共有两层中括号。在剥去最外层的中括号后,是4个3维的数组:[5 0 3],[3 7 3],[5 2 4],[7 6 8]
。拿任意一个单位体举例,如[5 0 3]
,剥去中括号,是3个单位体5,0,3
.
arr2 = np.random.randint(0,9,size=(2,4,3))
[[[5 0 3]
[3 7 3]
[5 2 4]
[7 6 8]]
[[8 1 6]
[7 7 8]
[1 5 8]
[4 3 0]]]
这个三维数组,总共有三层中括号。在剥去最外层的中括号后,是2个(4,3)的数组(绿色方框表示的):
后面就和二维数组的表示方法相同。
数组剥去最外层中括号后,得到的单位体的个数表示第0个维度(axis=0
)的大小,次外层就是第二个维度(axis=1
)的大小,以此类推。
arr.sum(axis=0)
arr.sum(axis=1)
axis=0
数组是尺寸是(2,4,3),按第0个维度求和后,维度为(4,3)
.两个(4,3)的矩阵,对应位置上的元素求和。
剥去最外层中括号后的单位体上对应元素求和
axis=1
过程:
数组是尺寸是(2,4,3),剥去最外层的中括号,是两个单位体(4,3)——最外层单位体。两个单位体再剥去一层中括号,得到4个(3,)的数组——次外层单位体。每个最外层单位体内的次外层单位体上相应位置的元素分别相加。
axis=2
依照上面的做法,axis=?就将中括号剥到第几层,然后对应位置上的元素相加。
过程:
数组是尺寸是(2,4,3),剥去最外层的中括号,是两个单位体(4,3)——最外层单位体。两个单位体再剥去一层中括号,得到4个(3,)的数组——次外层单位体。4个单位体再剥去最外层的中括号,得到3个次次单位体——标量。
axis = 2
print('*'*10,' axis = %a'%(axis),'*'*10)# 这种格式输出方式
print(arr.sum(axis=ax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