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 失败学

      中央台有一个挺好看的节目——《开讲啦》,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基本是一个领域的成功人士在台中央给大家分享他奋斗的心路历程,树立榜样的力量,鼓舞我们80、90后们大步向前进。在真人秀充斥屏幕的现今,这样的节目真的是良心之作,传递正能量。

      成功者总是这样,受人追捧,令人信服,一呼百应, “双创”时代,这样的成功者还会越来越多,而且相应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演讲、书籍等等。

      那么在镁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还有大量地失败者,他们的教训难道就不如成功者的经验有价值吗?为什么没有“失败学”?

      之前也说过,当一个人以成功者的身份站在台前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内容,只是他想让我们听到的。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和自我形象的满足,成功者总会舍弃掉一些成功的细节,比如运气成分、时代趋势、政策红利等,也会夸大自己努力和吃苦的程度,好让大家知道,走到今天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种自我认知偏差的现象很常见,包括我们自己,在给别人描述一件引以为傲的事情时,即使表面很谦虚,肯定为了增强说服力,也会不由自主地夸大自己劳动的强度和智慧的高度。

      成功者的形象通过宣传和加工,已经变得无比高大,让人仰视,其成功的真实经历变成了他深藏于心的一个秘密。如此一来,作为一个渴望效仿其成功之路的年轻人,从开始走的那一刻,就注定要面临许多大坑。

      马云说过,他的偶像是比尔盖茨,当他决定学习比尔盖茨的时候,他发现,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完全没办法下手,因为当比尔盖茨出名的时候,形象已经太过高大了。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以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出现时,他的方方面面,人格、品质、知识、技能,都要做到基本完美,才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觉得成功者的经验往往是打包批发的,让人难以聚焦。

      失败则不同,失败是可以零售的,任何一点不足都足以导致失败,一个失败者可能因为懒惰、无知、短视、人品差等任何一个缺点满盘皆输,所以我们只要盯着他身上的一个缺点,努力回避就好了。

      当我们要实现一个目标,与其去跟随成功者的脚步,妄图复制他们的成功之路,也许汲取失败者的教训,避开所有死胡同,少走弯路,才是更加可取、更加理智的方法。

      在生活中,看到失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难在吸取教训,看别人犯错,让自己获益。比如今天一早,你的同事小甲去给新上任的经理汇报工作了,因为数字不够准确细致,被批了一顿,你如果只幸灾乐祸而没有留意到新领导对数字要求很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比如某男明星明明看到其他艺人出轨吸毒会身败名裂,仍然奋不顾身地往欲望的火坑里纵身一跃,占领好几天的头条新闻,那就是他的不对了;又比如我们明明看到伦敦、洛杉矶曾经的雾霾那么严重,当雾霾发生在身边时,有些地方还是肆无忌惮的排烟排污,那就是这些地方过分了。

      别人吃一堑,我们长一智,别人亡羊,我们补牢,这是多么“划算的生意”。我们不追求捷径,只追求少走弯路。可是我们往往只盯着前面的目标,一个劲儿跑,却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忘了看看身边的对手是怎么摔倒的。

      不管别人的失败是因为走错了路,还是因为在正确的路上进行了错误的尝试,都值得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这件事他不能做,我也不能照做”。

      可是,我们的社会舆论总是对失败者过于严苛,等待他们的总是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还有每个人心里的一些自我安慰:成功太难,我还是就现在这样吧…罗振宇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上说到乐视和贾跃亭时,提出“创业者不黑创业者”,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像剖析成功一样,系统解读失败的书籍和电视节目还是很少,书店里我们能看到大量马云、任正非、王健林语录传记,却找不到那些消失企业的半点儿踪迹。可能他们都转化为了另外一种书目,历史学。

      从这些成功学的书籍里,有一本书名非常惹眼,吴晓波的《大败局》,讲的就是众多曾经红极一时的大企业如何跌落神坛的过程,每段经历都没有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成功,只专注地教我们怎么做会失败,真心推荐给大家。

      失败不是成功的反面,失败只是成功的一个部分。可能一个失败让一个人永世无法翻身,但是他的失败也许转化成了别人成功的一个部分,或者社会进步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需要抛开偏见,给值得我们学习的失败,留下一点生存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没有 失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