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艺之路

前几天去探望刚生完二宝的大学闺蜜,勾起一些回忆。

大学我们的专业是文化事业管理,学得很杂,什么都懂一点,钢琴声乐舞蹈指挥音乐制作岭南文化管理学营销学,什么都接触一点,但学得不精,毕业后忘得差不多了,五线谱都不会看了,二胡也一直放在角落里。但心里一直暗暗发誓,一定要买一台钢琴,计划是明年把钢琴搬回家!

毕业以后,偶尔装装文艺青年。发现别人对一些音乐常识有误解,会有去解释的冲动,结果也只是冲动而已。想想,艺术存在的原因,就是给人带来快乐,如果能给人带来快乐,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所谓的规范就变得不重要了。指挥的时候,手势错了,拍子错了,唱歌的时候,以为唱得大声就是音高了,重要么?何必打扰雅兴?

我的学艺之路从哪里开始的?应该很小的时候就萌芽了吧。

小时候我可以把收音机的广告词跟着念得滚瓜烂熟,学得唯妙唯肖,我是舅舅小姨们带大的,他们几个大小孩带着我这小小孩,偶尔的乐趣就是逗我让我念广播,对,在没有电视的年代,我爱听广播,也爱模仿广播,曾经也做过当电台主播的梦。

小学四年级,爷爷送了一台电子琴作为生日礼物,这让我骄傲了好久。因为全村只有我有这样的电子琴,身边的小伙伴都没有,当然,电子琴音阶有限,我也不是无师自通,因此也只会弹奏简单的几首歌曲。

爷爷的毛笔字写得不错,我也练过一阵子,小学毕业时,给每位女同学送了一份我用毛笔字写的名人名言之类的抄写的纸,没什么特色,就是画画纸上写上毛笔字。

中学有学过一段时间的绘画,颜料工具什么都买了,但是最终觉得还是不好玩,就不玩了。是的,我自认为自己的语言天赋比绘画天赋优秀多了。

中学以前,最喜欢的就是音乐课。那时候的音乐课,顶多就是老师教我们唱歌,老师唱一句我们唱一句,先唱谱再唱词。钢琴?手风琴?乐器?都没有。

小学时,每次文艺汇演,学校道具只有一样,就是红丝带,丝带有粉丝的,有红色的,就是那种普通的方丝绸,很容易掉丝,不管跳什么舞,全部都是丝带,这个班跳完了就得马上轮换,将丝带给下一个班的同学继续绑在手上跳。

念初一的时候,任性的用所有的压岁钱买了一台录音机,放卡带的,至今我还保留满满的一盒卡带。后来买了一台大大的录音机,也是卡带的,还带闪灯。

每次做广播体操,我会认真听,打小学起就养成了习惯,除了听旋律,也听到底有什么音色,歌曲里面用了多少种乐器。当然,我没那么天才,至今也没分辨出广播体操的音乐到底有多少种乐器。现在还有这个习惯,偶尔听音乐还会听听伴奏有哪些乐器,虽然很多时候都听不出来。

初中的时候,参加过十大歌手的海选,选的歌是卓依婷的《外婆的澎湖湾》,当然,没选上,我那原生态的唱法,毫无技巧可言,顶多是卡拉OK里面唱得比较好的水平,表演形式比较幼稚,哪里会入选。

高中的时候,音乐老师招募学生,我就去了。要面试,面试的时候在舞蹈室,是的,那是我第一次进舞蹈室,舞蹈室里面有一台钢琴,那是我梦寐以求的钢琴,我只在书上和电视上,还有在乐器店的窗外看过这样的钢琴。

面试的时候,老师没让我唱歌,就让我发音,她伴奏。心里那个紧张,那个激动!第一次有人帮我伴奏!生怕老师选不上我!当然,以我的资质,选上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声线确实不错,是个学声乐的料。

自那以后,我就跟着老师学音乐了,别人早读的时候是读课文,读英语。我早读的时候就跟着老师哇哇练声,偶尔放学也练,每周至少固定上2-3次小课。那时候练声都被当其他同学当怪物,说我们是鬼叫。当然,别的同学上体育课的时候,我可以不上,呵呵,我去上小课去了,艺术特长生嘛。

自从跟老师学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学音乐,钢琴乐理声乐视唱练耳,那时候练钢琴只会弹一两首,考音乐的人太多钢琴只有两三台,练琴也只是为了应付高考的钢琴考试。

音乐很美,学习音乐的过程却是枯燥的,有时候要算什么切分音,要对节奏节拍还有音准,关键还要学会用气,这一切完美结合起来才算得上是艺术吧?我的天赋也没那么高,充其量也就是比一般人好一点,音准不错,肢体平衡感也可以,但是节奏差,舞蹈绝对是我的死穴,大学舞蹈考试,老师也许觉得我跳得太丑侮辱了艺术,都直接给我打合格分,不用考了。

我喜欢音乐吗?喜欢,真心喜欢,不然也不会去学习。当然,高中学了三年声乐,其实也不是那么系统,关键是为了应付高考,那时候想自己若是能考个星海就好了,知道不可能,因为我起点太低了,多少人是娘胎里面就开始音乐胎教了?幼儿园就开始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钢琴舞蹈乐器,小时候的玩具就是乐器,我小时候的玩具是泥巴。高中才开始跟音乐正式沾边,能突破多少?

我是不是音乐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那一波里,算是吧,我的优势是声线好,所以合唱基本担任领唱。

高考前参加过我们那个地级市的歌唱比赛,初赛唱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海选通过。

预赛的时候唱的是《同一首歌》,那个歌伴奏碟我给错了版本,中途有个停顿,大家不知道,唱的时候以为机器坏了,把我老师急坏了!还好,预赛也顺利过关。

决赛的曲目是《小背篓》,决赛前音乐老师让我跟一学妹一起拜一评委老师上了两节小课,当然,这位评委老师很年轻,是我们这里文化艺术活动的活跃人物。老师虽然年轻,音乐功底很扎实,没学习音乐前bupa我分辨不出来的,学了音乐后,从她给我们上两节小课我就知道,这个老师确实不错,要是能跟她学就好了,想想就好,上她的课挺贵的。

参加决赛,算是第一次上大舞台了,在文化广场,人很多,据说还会上电视,那个激动啊!别提了,当然,太紧张了,唱的时候一直站在舞台的中央,无所适从,腿发抖,声音发抖,站位也不不对,估计节奏也没跟上。同学送了一盘当时比赛的光盘给我,我一次都不敢放来看,因为太糗了,唱得一塌糊涂!当时唱完下台,评委老师刚好上台准备表演,她老师说我唱得很好,比练习的时候好多了,对的,她同时也是表演嘉宾。我有粉丝么?有,我的同学,还有我的小学老师,还有我爷爷奶奶我爸我弟,他们到现场呐喊助威了。

音乐高考需要面试的,面试在广州大学进行,我只参加了统考,没有参加单考。单考意思是,例如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学院等院校招生时单独设立的音乐术科考试,考试形式跟高考一样,考试内容各院校自定,一般在每年的春季进行,高考文化科统考前3个月左右吧,每个院校的单考时间不一样。我知道自己没那个水平,也没那个能耐上这样的院校,没有参加单考。

高考除了乐理笔试,其他都是面试,面试视唱练耳,声乐,舞蹈。除了舞蹈,其实考试看不到老师的面,隔着布,一个房间里面,有台钢琴,有人伴奏。视唱就是读谱,给你一段五线谱或者简谱,现场唱出来。练耳,就是给你弹奏一段节奏或者音乐,立即模拟出这段音乐的节奏点,或者哼唱出旋律。

上大学,如愿以偿,真的学音乐了,好歹也是音乐系的学生了。想想,当年选专业应该选音乐教育的,也许还真的有机会当个音乐老师,那时候不懂,以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幼儿园小朋友,我觉得自己没有耐心教小朋友,没选。选的专业是文化事业管理,当年这个专业全国也没几个院校有,省内就只有我们学院有开,我们是第二届。

大学打开了我的世界,大一的时候偶尔跟着师姐去星海音乐厅做义工,就是别人进场的时候在门口站着,当然,也可以免费听一些高雅音乐。大学三年,其实很充实,只是没有太多时间去主角专业知识,由于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考试成绩还行,结果年年拿奖学金,最后一年是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落选了。

由于主要学习管理,所以声乐舞蹈钢琴一些基础课程没有其他专业的同学课时多,倒是我的水平突飞猛进了,钢琴能给别人简单伴奏了,大约是三级到四级的水平吧,没去考过,乐器我选的是二胡和口琴,宿舍里的同学吉他琵琶古筝萨克斯都有,那时候最不讨喜的就是古筝的同学,因为宿舍太小,古筝太大,太占地方了,我们经常戏称古筝是棺材板,古筝我也想学,但我更想学的乐器是琵琶,但是琵琶远远超出了我的经济范围,所以选了二胡。

我们班经常是各种活动的行动者,有大型活动晚会,会场,道具啥的基本是我们承包了,班主任说了,这是锻炼机会。曾经组织过星期音乐晚会,音乐系不愁没节目,愁的是选谁上台,晚会是轮流当导演,分工合作,也去拉赞助,为了吸引观众,现场抽奖。

偶尔学院也有一些专题音乐专场,请一些大咖来演出或者演讲,我们班是这些活动的参与者,主要负责舞台会场之类的,有幸现场聆听,只是自己悟性不高,没吸收到大师们的精髓。

学院的老师偶尔也到一些节目当评委,到节目录制现场当过观众才知道,一般栏目是不对外发布的,但又需要观众,所以很大部分观众是学生,我们就跟着老师去录节目了,坐在评委席后面。现场跟电视播放其实是不一样的,那些观众热烈鼓掌的兴奋场面是需要单独录制的,因为是录播,不是直播。

大学牛人太多,尤其是艺术院校,个性张扬,从小就熏陶了艺术,我这半路才接触学习的,再怎么勤也补不了拙,专业水平就不跟牛人比了。毕业后,工作跟专业基本不对路,当然,我学的是艺术管理,工作也是管理岗位,算是对路一点吧?至于学的那点皮毛,什么钢琴二胡声乐,忽悠一般人还是可以的,也没想着以此为生,自娱自乐吧。

那天闺蜜的朋友问我,学了那么多年不用,也太可惜了,是啊,有点可惜,我不是属于聚焦的人,没有强烈的舞台欲望,学了那么多年不能说没有用,至少我现在讲课连续讲个两天都没问题,嗓子不会沙哑,因为我知道怎么调整气息,怎么控声,这些都是学音乐带给我的财富。

艺术的熏陶让我知道怎么去欣赏一个作品。记忆犹新的是那些才华横溢的学者,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我学艺不精,学艺之路带给我的是自信,无论遇见什么困难,我总能想起那段充实快乐的时光,咬牙坚持就过去了。

丽日东升光芒照大地,琴琵雅音声波振神州。这副对联是爷爷专门为我写的。爷爷对我寄予了厚望,我虽然不能声传神州,还是可以自乐的,这个年代,不需要舞台,有平台就好,偶尔也唱一下发布在某个平台上。

感谢学艺路上的诸位,感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学艺之路)